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滾動 > 正文

流量“漫游費”取消在即 運營商深耕家庭市場謀出路

時間:2018-05-10 15:03:24    來源:通信信息報    

2018年注定是通信行業不平凡的一年,中國聯通進入混改元年,3家運營商啟動5G試驗,新一輪“提速降費”要求移動網絡流量資費2018年至少降低30%,并在7月1日之前取消流量全國漫游費。

“提速降費”為大眾網民以及社會產業釋放了大量的紅利,但讓利的同時運營商也變得更加“焦慮”,運營商量收剪刀差進一步加大,資費杠桿正在失效,當前拉動運營商增長的“流量經營”業務,在“產業數字化”“數字中國”等國家戰略趨勢下,略顯“無力”。而隨著人們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的變化,通信消費越發呈現家庭化、個性化趨勢,廣大消費者已經從打電話和上網進入到智能家居生活時代,運營商如何整合智能家居、搶占智能家庭入口成為取勝的關鍵。

去流量“漫游”對運營商沖擊遠大于語音時代

2018年是國家推進“提速降費”政策的第四個年頭。從寬帶/流量資費全面下調到流量不清零/無限流量套餐、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再到今年政策的焦點“取消流量漫游費,移動網絡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不到四年時間,移動用戶資費下降83.5%,人均年省160多元。而運營商也陷入了量收剪刀差:2017年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為76.4%、電信業務收入增長為6.4%。

在過去兩年中,提速降費政策主要針對寬帶和話音業務。這也從側面說明,30%的流量資費降費,也許不需要政策的強制驅動,市場自身激烈的競爭足以完成要求。尤其是2018年,在5G將至未至、4G剩余窗口期不多的情況下,運營商會在不限量套餐、定向流量包等特殊資費方面投入更大力度,以爭奪4G剩余價值,資費降幅可能會超出預期。

與2017年取消語音漫游費不同,彼時語音業務已連續多年量收齊跌,語音漫游費實際被“長漫合一”等多種套餐取代,名存實亡。盡管如此,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專家測算,這直接惠及我國5.4億移動通信消費者的政策,每年帶來的降費總額超過280億元。

而當下流量收入正在處于增長階段,是三大運營商保持增長的主力軍。取消流量“漫游費”,對收入及發展驅動力的沖擊將遠大于語音時代。

運營商發力布局家庭市場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家庭司發布的《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6)年》,當前我國家庭呈現出如下幾個特點:一是家庭戶規模小型化、家庭類型多樣化,二人家庭、三人家庭是主體,同時單人家庭、空巢家庭也在涌現;二是家庭收入差距明顯,收入最多的20%家庭是最少的20%家庭的1/19左右;三是養老需求和醫養需求結合的需求比較強烈;四是流動家庭和留守家庭已經成為常規模式。

家庭市場潛力巨大,為此,三家運營商不約而同地將目光鎖定在家庭市場上。中國移動方面,在其2017年業績董事長報告書中,尚冰首次提出了2018年中國移動的發展目標,其中更是著重提到了家庭業務方面。他表示將著力形成家庭與物聯網市場新優勢,大力實施數字家庭工程。而在2018年的重點工作中,尚冰談到要提升家庭寬帶客戶份額,打造一流家庭寬帶品牌,提升家庭寬帶綜合ARPU,提高家庭數字化服務收入。

中國電信方面,其在近日發布了智慧家庭新融合套餐,用戶只要加入智慧家庭新融合套餐,只要一人付款,全家最多有5人都可以共享全國不限流量,還能免費享用千兆智能光寬帶和天翼高清大視頻3.0帶來的極致體驗,此外還可以加載智能音響,智能安防等更多智慧家庭產品,體驗一種全新的智能生活方式。

中國聯通也在全力打造家庭互聯網產品。據了解,中國聯通將智能網關+APP+平臺作為統一入口,以高清視頻,家庭組網、智能管道、家庭云、智能家居、視頻通訊六大核心業務為基礎形成生態閉環,打造智慧家庭生態圈。

深化細分服務,做大做全智能家庭市場

縱觀三家運營提供的家庭產品,僅是10年前家庭融合產品(手機卡+寬帶+IPTV)的延續,沒有考慮到現階段家庭的特點需求,亦沒有細分市場,整合資源,制定不同的家庭營銷策略。因此,未來,運營商須搭建積木式的家庭基礎通信產品體系,細分不同家庭、家庭內的不同群體,面向中青年人提供不限量的手機大流量產品和高速有線寬帶服務,面向老人、兒童提供可視電話和定位功能服務。

而在滿足家庭用戶對基礎通信需求的基礎上,運營商需結合自身優勢打造基于家庭場景的智能家庭解決方案,對外開放存量家庭用戶營銷入口,引入不同的家庭解決方案提供商,共同打造智能家庭解決方案,做大做全智能家庭市場,實現用戶保有和價值提升的目的。

關鍵詞: 漫游費 運營商 出路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