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滾動 > 正文

最新:高血壓的十個誤區 總有一款忽悠了你

時間:2022-11-04 15:55:38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對于很多人來說,高血壓可能僅僅是“血壓高了點”,短期內可能并不會給身體帶來什么實際的影響。但是在臨床上,因為血壓飆升造成嚴重后果的例子比比皆是,有時候生命在高血壓面前也是很脆弱的。

10月8日是“全國高血壓日”,“血壓要知曉,降壓要達標”是今年的宣傳主題。這句話聽起來好像水到渠成一樣,真正要做到位還是要費一番工夫。很多人在與高血壓做抗爭的時候,難免會犯錯,有認知上的,也有習慣上的,還有一些觀念被誤解了。今天,北京醫院心內科的專家就根據臨床診療經驗,總結了公眾對于血壓的10個常見誤區,快來一起學習吧。


(相關資料圖)

誤區 沒有癥狀就說明血壓正常

無論身體是否耐受、是否出現比較明顯的癥狀,高血壓對健康的損害都是毋庸置疑的。多年臨床研究發現,長期高血壓危害心、腦、腎,是冠心病、腦血管病等重癥的高危因素。如果放任高血壓不管不顧,那么發病也只是早晚的問題。

誤區 一天多量幾次血壓心中更有數

血壓本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與周圍的環境、自身的狀態,乃至情緒和飲食,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即使整體穩定,也不排除某一特定時段會有波動。

一般來說,我們剛發現血壓高或調整降壓藥的時候,頭一兩周可以每天選擇固定的時間測量,每次測兩三遍,然后取平均值;以后可以每周測一天,盡量選擇早晨。像有些人早、中、晚、睡前都要測量一遍,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誤區 測血壓正常就沒有高血壓

這句話聽起來是沒有問題的,但在實際操作中有很多“漏洞”。正常人白天的血壓比晚上的要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杓型血壓”,但是有一小部分人反其道行之——夜間血壓比白天血壓高,如果僅僅在白天量血壓,那么就可能導致誤診,這時候我們建議用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才能更好地評估。

誤區 老年人血壓應當高一點

從年齡角度分析,“老年人”確實屬于特殊人群,但是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并未特別設定。“按年齡段血壓遞增”的說法早就廢除了,老年人高血壓的診斷標準與普通成年人沒什么兩樣。除非老年人的身體非常虛弱或有其他疾病影響,出于提防腦供血不足的考量,才會適當放寬,這得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誤區 藥不見效就該馬上換

藥到病除是每一位患者的心愿,有些病或許可以做到,但高血壓的發生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且受諸多因素影響。多年臨床經驗告訴我們,降壓也需要平穩、緩慢地進行,很少一吃藥馬上就見效,4至8周內逐步讓血壓達標才是常態。

誤區 降壓藥吃多了會上癮

這是很多高血壓患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我反復強調降壓藥不是毒品,沒有“成癮性”!降壓藥是幫助降血壓的,如果我們僅僅通過改善生活方式或者控制了引發血壓升高的確切原因,換言之不用降壓藥血壓也能控制在正常范圍內,那就可以不用或停用降壓藥。

但是,絕大多數的患者需要長期服藥降壓,而且只要遵醫囑合理用藥,降壓藥可以一直吃。

誤區 降壓效果不好就加量

我發現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很多降壓不力的高血壓患者,寧肯加大劑量也不愿意增加用藥種類。實際上僅僅加大用藥劑量,反而可能帶來更大的副作用。而增加藥物種類——聯合用藥,不僅降壓效果更好,也很好地保護了心腦腎等重要臟器。

誤區 保健品也是一種降壓藥

不少老年人對保健品情有獨鐘,總覺得保健品效果好、副作用少。當然,有些保健品在降壓、穩定血壓方面確實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是保健品畢竟不是藥品,無法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盲目使用保健品代替降壓藥會延誤高血壓的治療,部分保健品甚至會造成肝腎等器官的損害。

誤區 吃藥管用生活可以放松

我們常說“病從口入”,很多高血壓恰恰是吃出來的,高鹽飲食就是罪魁禍首。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吃藥和積極改善生活習慣必須“兩手抓”,清淡飲食、早睡早起、適當運動、情緒穩定等均要保持。

誤區 血壓高吃藥低了就停

高血壓的治療需要連續吃藥,即使調理一段時間后血壓達標了,也不能擅自停藥,因為停藥后血壓很容易反彈。臨床上特別忌諱降壓藥“吃一吃停一停”,這樣做會導致血壓忽高忽低不平穩,其危害并不亞于持續的高血壓。

文/汪芳(北京醫院)

關鍵詞: 高血壓患者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