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京津冀區域發展指數為138.9
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協調發展是主要支撐力量
河北日報訊(記者方素菊)京津冀協同發展統計監測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前發布的測算結果顯示,2021年京津冀區域發展指數為138.9,較上年提高7.7。其中,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協調發展是主要支撐力量,三個分指數分別為153.0、153.0、141.6;開放發展和綠色發展指數提升較快,較上年分別提升19.9和8.5,是推動總指數上升的主要因素。
(相關資料圖)
創新動能持續增強,創新水平不斷提高
2021年,京津冀區域創新發展指數為153.0,較上年提高5.5,創新產出和創新效率提升明顯。
從創新投入看,2021年,京津冀區域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3949.1億元,較上年增長14.6%。區域R&D投入強度達到4.1%,較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北京保持在6%以上,繼續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天津和河北分別為3.7%和1.9%。區域每萬常住人口R&D人員全時當量為51.6人年,較上年增長3.2%。從創新產出看,截至2021年底,京津冀區域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為42.1萬件,較上年增長3.2%。區域技術合同成交額9079.6億元,較上年增長14.1%。區域每萬常住人口擁有有效發明專利38.2件,較上年增長3.5%;北京穩居第一,為153.5件;河北增長最快,較上年增長22.2%。從創新效率看,區域每億元R&D經費的專利授權為105.6件,較上年增長10.1%。
協調發展顯現成效,要素資源加快流動
2021年,京津冀區域協調發展指數為141.6,較上年提高2.6。區域間聯系更加緊密,要素流動加快,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縮小。
從區域協調看,隨著交通一體化深入推進,三地空間聯系日益密切,京津冀區域空間聯系強度較上年上升11%。從城鄉協調看,區域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進一步縮小,其中,北京由2020年的2.51∶1縮小至2021年的2.45∶1,天津由1.86∶1縮小至1.84∶1,河北由2.26∶1縮小至2.19∶1。從要素流動看,三地企業在區域內跨省(市)設立分支機構數量快速增長,2021年為7453家,較上年增長14.1%。京津研發、河北轉化格局積極推進。2021年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350.4億元,較上年增長1.0%,中科院、天津大學、鋼鐵研究總院等13項京津重大科技成果在河北轉化落地,項目數占河北省級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總數的1/5。
綠色發展持續發力,協同治理逐步深入
2021年,京津冀區域綠色發展指數為153.0,較上年提高8.5,綠色生產、生態環境改善取得積極成效。
從綠色生產看,區域能耗持續下降,2021年京津冀三地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較上年分別下降3.1%、5.1%和6.7%,北京能耗最低,河北下降最多;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逐步擴大,占能源消費總量的8.8%,較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從生態環境看,2021年京津冀地區PM2.5平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較上年下降15.6%;192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達到或好于Ⅲ類的斷面比例為70.4%,較上年提高8個百分點;區域森林覆蓋率為35.5%,較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開放發展逐步恢復,對外經貿較快增長
2021年,京津冀區域開放發展指數為119.3,較上年提高19.9,進出口與利用外資有所恢復。
從對外貿易看,2021年區域貨物進出口總額為6874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5.5%。其中,北京為4709.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40%;天津為1325.7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4.7%;河北為838.5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0.1%。區域高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28.7%,較上年提高4.7個百分點。從利用外資看,2021年區域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額較上年增長9.6%,京津冀三地分別增長7.8%、13.8%和13.4%。
共享發展穩步推進,居民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2021年,京津冀區域共享發展指數為127.6,較上年提高1.8,基本公共服務共享和基礎設施共建拉動作用明顯。
從基本公共服務看,區域人均重點民生領域財政支出持續增加,2021年為7261元/人,較上年增長3.2%;京津冀三地支出之比由2020年2.49∶1.60∶1縮小至2.47∶1.75∶1。區域每千常住人口擁有衛生技術人員9人,較上年增長9.6%。從基礎設施建設看,三地積極建設以軌道交通為骨干的多節點、網格狀、全覆蓋的交通網絡。北京大興國際機場2021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500萬人次。區域公路網更趨完善,高速公路里程密度由2020年的474.6公里/萬平方公里提高至2021年的487.5公里/萬平方公里。京張高鐵、京雄城際、京哈高鐵京承段等建成通車,區域鐵路里程密度由2020年的484.9公里/萬平方公里提高至2021年的498.0公里/萬平方公里。38條公交線路實現跨市域運營,總里程2700余公里,日均客運量超過27萬人次。從社會保障看,區域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8211萬人,較上年增加48萬人。
關鍵詞: 常住人口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記者從山東省應急廳了解到,截至1月2日16時,全省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形勢總體平穩,未接報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和自然災害事故報告。節日期間,
2023-01-03 08:02
□記者李媛報道本報青島1月2日訊今天凌晨,青島三木水產股份有限公司在位于青島市市北區的RCEP山東企業服務中心,領到了山東對印度尼西亞簽發
2023-01-03 07:55
山東對因疫情影響暫時遇困小微企業實行延期還本付息金融紓困再加碼應延盡延解難題■編者按為持續鞏固經濟“穩中向好、進中提質”良好態勢,日
2023-01-03 07:47
山東農業大學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進協同育人建強新農科培養新農人2022年12月23日,山東農業大學資環學院時連輝教授獨自駕車40多分鐘,來到肥
2023-01-03 07:53
□本報記者李洪翠當前,做好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日益凸顯。同時隨著春節臨近,返鄉過年帶來的人群流動給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帶
2023-01-03 07:49
新年伊始,蔚來、小鵬、理想、哪吒等造車新勢力集中披露了2022年交付成績單。新勢力車企2022年12月交付量普遍環比大增,蔚來、小鵬、理想、AIT
2023-01-03 07:30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2022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今年的貨幣政策定下基調。這意味著,2023年的貨幣政策總量要夠、結構要準
2023-01-03 07:26
1月1日,在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召開的2023太湖灣科創帶濱湖創新大會上,國內首個量子人工智能(161631)計算中心太湖量子智算中心、智能網聯汽車(
2023-01-03 07:34
近日從內蒙古科技廳獲悉,內蒙古大學科研團隊經過不懈努力,在探索新型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材料領域取得重要突破。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國際
2023-01-03 07:29
A股市場2022年最后一個交易日紅盤收官。展望2023年,多家機構紛紛發表投資策略表示,壓制市場的多重因素或將在2023年迎來拐點,A股盈利增速有
2023-01-03 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