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默默守護“神舟”回家13年!他說:“每當這一刻就和盼望親人一樣等待神舟歸來”

時間:2022-04-18 13:51:59    來源:內蒙古長安網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即將在內蒙古阿拉善萬里戈壁上著陸,這條消息將民警要建新的思緒拉回了多年前執行神舟飛船返回艙安保任務中。

“看,降落傘打開了,回家了!回家了……”2016年11月18日13時59分,伴隨著陣陣吶喊聲,“神舟十一號”飛船結束了33天太空之旅,劃破厚厚的云層,勝利返回內蒙古中部主著陸場,現場的人們沸騰了。這一刻,中國目光聚焦這片草原,億萬國人見證草原與神舟飛船第11次親密“牽手”。

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境內的阿木古郎草原,蒙古語為“平安”的意思,也是要建新所在的腦木更邊境派出所的轄區,因神舟系列飛船返回艙在此著陸而聞名遐邇,這片草原被人們稱為“神舟家園”。

2005年10月,支隊官兵圓滿完成“神舟六號”安保任務

2005年9月,“神舟六號”安保期間,支隊官兵與草原110聯防隊員部署工作

“每當這一刻,我們就像盼望親人一樣等待神舟飛船。”

這也是要建新最后一次執行神舟飛船安保回收任務。

他對神舟飛船的落地點了如指掌,“就是黑著天也能找到。”自2003年神舟五號到今年的神舟十一號,要建新整整守護中國航天事業十三年,對神舟飛船有著深厚的感情。

2008年9月,支隊官兵圓滿完成“神舟七號”安保任務

2011年11月,支隊官兵圓滿完成“神舟八號”安保任務

“我好像和神舟有個約定!”要建新自豪地說,神舟十一號發射升空后,廣大民警在歡慶的同時,積極備戰迎接飛船“回家”,同時發動牧民參與返回艙回收和安保工作,筑牢這片土地的安寧。

2012年6月,“神舟九號”回收期間,支隊官兵與轄區牧民

2012年6月,支隊官兵圓滿完成“神舟九號”安保任務

“飛船著陸前要把自家的牛羊圈好,一定不要靠近這片區域,發現外來人員要第一時間聯系派出所……”在阿木古郎草原上,每一次飛船著陸前要建新都要拿著地圖到著陸場周圍的牧戶家走上幾遍,反復叮囑牧民群眾注意事項。

各項基礎工作緊鑼密鼓地有序鋪開,要建新和他的戰友便晝夜奔波在阿木古郎草原上,啟動阿莫吾素等執勤點,對進入邊境管理區的外來車輛進行仔細核查,摸排清理暫住人口,檢查礦點、登記封存危爆物品,不給飛船安全降落留下任何安全隱患,經常是“餓了吃口方便面,累了車上打個盹兒”。

“要像鷹眼一樣犀利無比,像群狼一樣團結協作,為神舟飛船回家營造安全環境!”進入回收安保工作以來,烏蘭察布邊境管理支隊(原烏蘭察布市邊防支隊)先后部署開展了“震懾”“固邊”系列等專項行動,對神舟飛船回收降落區域周邊范圍內礦山企業及外來人員進行重點摸排,嚴防無關人員誤闖和不法分子藏匿,做到除險清患無盲區,礦點危爆物品登記、封存率達100%。

2013年6月,支隊官兵圓滿完成“神舟十號”安保任務

2013年6月,“神舟十號”安保期間,支隊官兵與楊利偉少將合影留念

“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我們都爛熟于心,安保排查我們最強!”烏蘭察布邊境管理支隊支隊長孟克朝魯滿臉自信地說道。烏蘭察布邊境管理支隊已經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保經驗,十幾年來發動主著陸場周邊60多戶牧民參與安保任務,群眾路線優勢得以淋漓盡致地發揮。

2014年5月,支隊官兵為孩子們講解航天知識

2014年10月,支隊舉行“嫦娥五號”飛行試驗器安保誓師大會

2014年11月,支隊官兵圓滿完成“嫦娥五號”飛行試驗器安保任務

“執行安保任務期間,全體民警高標準嚴要求,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守護神舟飛船。”支隊政治處主任張偉說,長期駐守在草原深處的歷代派出所民警已經和阿木古郎草原融為一體,每一次執行神舟飛船著陸安保任務,大家都格外珍惜機會,給自己多留下一些美好的回憶。

2016年10月,支隊官兵圓滿完成“神舟十號”安保任務

要建新(右二)與戰友對神舟飛船返回艙著陸區域進行分析排查。

從“神一”到“神十一”,烏蘭察布邊境管理支隊的民警們默默守衛“神舟”十七載,次次圓滿完成“神舟”飛船回家的外圍安保任務。一路走來,內蒙古移民管理警察用忠誠擔當和辛勤付出,22次為神舟飛船和航天英雄筑起“飛天”與“回家”的安全屏障,披星戴月櫛風沐雨從未停息,從橄欖綠到藏青藍已融入這深情的土地,一次次為神舟飛船和航天英雄筑起溫暖、平安的家園。(張冬)

關鍵詞: 神舟飛船 圓滿完成 烏蘭察布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