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確保疫情防控警令政令暢通,帶你揭秘吉林四平公安的“大腦”和“中樞”……

時間:2022-04-24 11:53:10    來源:吉林長安網    

“聞令而動,向險而行”。在全市公安機關全力戰“疫”之時,后方有這樣一個凝聚力強、有溫度、有實感的戰斗集體,它運用指揮精準、處置高效的聯合作戰指揮體系,“第一時間快速反應、第一時間力量到位、第一時間控制局面”。它是各級公安機關的“參謀部”“作戰部”,它24小時待命,披星戴月,風雨兼程,它就是四平市公安局情報指揮中心。

上下同欲者則無往而不勝。三月初,四平市疫情防控進入關鍵階段,情指中心全體人員進入戰時工作模式。主任寧俊彪帶領副主任李梓銘、于濤、馬實踐坐鎮情指中心,第一時間靠前指揮,第一時間調度研判,第一時間反饋通報,確保各項指令流轉高效迅速,信息數據共享及時準確。政委劉波駐扎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牽頭社會穩定、清單核查、流調溯源、數據報送等多項工作。作為市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聯絡員,他以最快的速度、最實的數字傳報指揮部命令,確保疫情防控警令政令暢通。就這樣局內、局外并肩作戰,真正發揮“大腦”和“中樞”作用。

只要配合打的好,沒有什么能難倒。情報研判科科長梅志強帶領“數據尖兵”分組接力奮戰,從信息接收、分類研判到下達指令,核實反饋,全流程作業,為提高疫情防控效率提供準確數據支撐,為織密疫情防控網打下了堅實基礎。輔警師榮帥克服警力不足的困難,承擔全市返平人員電話核查工作,輔警劉耕從疫情開始就以單位為家,統計匯總各縣區、直屬單位、衛健等共三十余個部門文字、數據資料,形成《每日疫情防控工作報告》為領導決策部署提供重要依據。

全市開啟靜態管控模式后,隨之而來的是110求助類警情數量激增。鑰匙落家、水管爆裂等從前一個電話就可以解決的問題變得不那么簡單了,從前不會出現的食物、就醫問題陸續涌現,這對整個接處警團隊是個不小的考驗。110接處警班組意識到當前形勢后,立即調整工作模式,前方由蔡志農、李湘濱、趙昆鵬、黃東四名專職指揮長帶領兩接警組晝夜奮戰在警情匯聚的第一線,隨時應對突發情況。后方由專職指揮長劉洪巖帶領市疫情防控問題協調解決工作組,第一時間妥善處置。就這樣,雙向合力,憑借多年基層工作和指揮調度經驗,成功處置了20多起鑰匙遺落警情,幫助病人解決轉院、血小板捐獻、特殊藥品緊急調送等30多個“急難愁盼”警情。一線接警員通過心理疏導勸阻了多名因疫情封控出現情緒波動的報警人。110接處警班組響應迅速,群眾點贊。

3月27日19時,情報指揮中心接到市局通知,準備抽調20余人下沉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民警和輔警積極響應,主動請戰,選中的下沉警力不管是高級警長、警長還是普通警員,都在很短時間內完成了角色轉變,穿上防護服走在小區里,宣傳靜態管理法律法規、發放封控物資、維持核酸檢測秩序。

下沉沈鐵時代經典小區的三級高級警長劉長國,是有著37年黨齡的老黨員,即將退休的他仍然堅守崗位,發揮自身的優勢,創造“舒緩情緒法”,利用業主群做好宣傳教育工作,獲得群眾理解和支持,為社區疫情管控工作提供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還有拄著拐杖、手持大喇叭不停巡查的“胖叔叔”毛佳勇,盡管在工作中受傷,依舊不停歇的在小區內巡查、宣傳防疫政策,充分利用小區監控和群眾舉報,打造警民聯防聯控防疫新模式。

夫妻雙雙上前線的宋巍與老公并肩作戰,“疫”無反顧,攜手“逆行”。每次出發前她先把十歲女兒當日的網課、作業、飯菜安頓好后,便上一線維持核酸檢測現場秩序,經常是口干舌燥,一天下來,聲音沙啞。

90后的范秋實是情指中心下沉社區里最年輕的黨員,體重只有80多斤,無論是大風呼嘯還是突如其來的降雨,都沒有擊倒她瘦弱的身軀。她有時是“搬運工”,有時變為“宣傳員”,小小的身軀,每天騎著共享單車穿梭在天橋的東西兩側,一工作就是10多個小時。

與病毒競速,與疫情賽跑,他們用信念完美詮釋了“疫”線上的忠誠與擔當,為全市打贏得這場疫情殲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關鍵詞: 第一時間 工作模式 指揮中心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