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全球熱消息:“我想給孩子捐肝!”因販毒被判死緩的他失聲痛哭求助民警,3年后......

時間:2022-06-28 05:35:09    來源:福建長安網    

孩子出生患“先天性膽道閉鎖”,需換肝才能生存。面對高額醫療費,他鋌而走險販賣毒品,被判死緩。

三年前的父親節,孩子病危,他心如死灰;今年的父親節,當他在監獄里撥通熟悉的號碼,聽到了孩子歡快的聲音......


(相關資料圖)

這三年里,發生了什么?

“媽媽,我不想死,你再救救我吧!”

2012年,新婚燕爾的孔慧(化名)與張強(化名)迎來了期盼已久的小生命——小亮(化名)。“先天性膽道閉鎖,必須做肝移植手術,否則將危及生命。”然而,醫院的一紙診斷書,讓他們瞬間崩潰。

移植手術費用幾十萬,且要有合適的肝源,這對當時一個月收入僅4000多元的孔慧與張強來說,無疑是泰山壓頂。

在病床上的小亮

“就算豁出命,我也要救兒子。”張強佯裝鎮定地對孔慧說。但他沒有豁出命,卻豁出了做人的底線——2013年9月30日,孔慧接到公安局通知:張強伙同他人販毒。不久,張強被判處死緩,押至福建龍巖監獄服刑。

“他不能上學,他的肝臟、脾臟特別脆弱,一不小心就有爆裂的危險。”“每天都流鼻血,已經數不清去醫院的次數了,我只敢上夜班,害怕白天不能及時送小亮去醫院。”

孔慧借遍了親朋好友,欠下高額外債。最后,不得不帶小亮回到安徽淮南公婆家,靠小亮爺爺每月1800元的退休金度日。由于當地醫院醫療水平有限,不久后,一家人又搬到了合肥。

一個7歲的孩子,本應無憂無慮地在陽光下玩耍、奔跑,可是,小亮每天都在和死神做斗爭。

孔慧只敢上夜班,害怕白天不能及時送小亮去醫院

“小亮經常問我,媽媽,我是不是快死了?他說,我不想死,你再救救我吧!哪個當媽的忍心看到孩子受這樣的折磨?”孔慧抹著眼淚說道。

吐血,流鼻血,每天喝很苦的藥。這種苦,對成年人來說都難以承受,但小亮在苦苦掙扎。

2019年,小亮吐血,肝硬化,腹水嚴重,危在旦夕。

“我想給孩子捐肝,我欠他的太多了”

小亮的肝脾一天天腫大起來,一個簡單的磕碰,脾也許就爆了,生命可能戛然而止。“警官,求求你們救救孩子吧。”獄內,張強得知孩子近況后失聲痛哭,后悔莫及,只能向監獄民警求助。

“爸爸,我來看你了……”2019年6月,得益于福建監獄“陽光工程”特殊幫教活動,小亮終于見到了日思夜想的父親,一家三口終于“團聚”。

一家三口終于“團聚”

“我們是缺錢,但你怎么這么糊涂啊!”此刻的孔慧,面對滿是愧疚的張強,無法說出更多責怪的話語。得知丈夫通過努力改造,已經減為無期徒刑后,她感覺生活仿佛又有了希望。

“民警和領導都很關注孩子的病情,和孩子他爸見面以后他們馬上聯系了‘紅蘋果公益’的林敏明老師,林老師了解孩子病情和家庭情況后,立即召集很多志愿者,組建了孩子醫療協調小組。”

“如果可以,我想給孩子捐肝,我欠他的太多了。再找不到合適的肝源,這可能就是我們的最后一面!”現場,張強失聲痛哭,向民警提出捐肝給孩子。

民警與孔慧和孩子座談

民警志愿者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聯系福建省教育援助中心(“紅蘋果公益”),尋求籌款和醫療支持。

接到消息后,“紅蘋果公益”執行長、福建省司法警察總隊一級警長林敏明立刻啟動“紅蘋果公益”的各種資源,不少愛心志愿者和企業響應,志愿者們建立了“小亮醫療協調”微信群,實時更新進展。

據悉,作為全國首個由監獄民警自發成立、為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提供教育援助的公益組織,“紅蘋果公益”在預防犯罪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成效,已幫扶援助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30000多人次,范圍覆蓋全國31個省份。

“這條路不行就走另一條路”

肝源和手術費是面臨的兩大困難。大家認為,從費用和盡快實施手術來說,親體移植無疑是最佳選擇。

向監獄領導匯報,希能能夠爭取讓張強做親體移植;聯系在兒童大病救治方面頗有經驗的上海“小星欣公益”,獲取專業指導;向社會募集手術費用......民警志愿者開始分頭行動。

小亮病情惡化住院

當天,龍巖監獄領導就回復并同意上報福建省監獄管理局。第二天,省監獄管理局召開會議,同意張強到福建省建新醫院做親體移植。

收到通知后,各小組馬上按計劃推進——

龍巖監獄教育援助中心(“紅蘋果公益”)的民警志愿者賴成勤和傅聰牽頭,協調親體移植所需的手續和審批;

一家人相互打氣鼓勵

建新醫院的“紅蘋果公益”志愿者卞定華協助小亮母子辦理建新醫院和第九OO醫院的住院手術檢查等事務;

第九OO醫院志愿者盧明芳醫生承擔起與醫生的對接,分享醫療信息并提出建議的任務;

上海“小星欣公益”在征得家屬同意后,通過線上平臺發布籌款并搜集醫療資源;

……

“一次籌不到就兩次,直到籌完為止!”

但事情沒有想象中的容易。

2019年8月9日,小亮母子來到福州,在林敏明的安排下,在第九OO醫院見到了盧明芳,她請了幾個醫生會診。

醫生們指出,由于罪犯身份的特殊性,醫療管理部門規定罪犯不能做親體移植。“這是法律底線,醫院沒有上級部門的批示無法手術。”

面對志愿者的關心,孔慧失聲痛哭

“我們之前希望孩子的父親進行親體移植,做了很多的準備,當時真的很失望。”在短短的時間里,孔慧經歷了從希望到失望的巨大心理轉變。

“這條路不行就走另一條路,去北京、上海大醫院排隊等肝源,盡快湊齊手術費用,為移植做準備。”在林敏明的鼓勵下,孔慧收拾心情,踏上了漫漫“尋肝路”。

在家人的悉心照顧下,小亮病情有所穩定,迎來最佳的移植期。2019年8月下旬,孔慧帶著小亮前往上海做肝移植配型,等待肝源。

根據醫院預估,異體移植費用包含異體肝源費用、手術費、等待肝源期間藥物維持費用和排異費用,大概需要70萬。“由于孩子爸爸的特殊情況,有些捐款平臺不讓放捐款鏈接,初期的籌款并不順利。”“小亮醫療協調”微信群陷入沉默。

“一次籌不到就兩次,這個平臺籌不到就換平臺,直到籌完為止!”志愿者們在朋友圈廣泛轉發,形成愛的接力,每一個人都在為小亮的生命而努力。

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共有18861位愛心人士參與捐款,累計籌款47萬。

小亮術后自主進食

2020年1月29日晚上,孔慧接到了上海醫院打來的電話,匹配的肝源找到了!“凌晨四點的高鐵,住院手續、準備所需物品,我一刻都沒敢停歇。”孔慧懸了5個月的心,終于在小亮出ICU病房的那一刻放下。

從孩子出生到現在,每一天都在煎熬痛苦中度過的孔慧難抑激動。“真的很感謝所有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員,真的很感動,言語無法表達。”

“希望可以成為像你們一樣的人”

“是你的無私向我打開一扇既陌生又令人向往的大門,門的另一邊也許會告訴我什么是存在意義,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成為像你一樣的人,那是一個大寫的人……”

2020年4月5日,一封書信從監獄寄至林敏明手中,張強在信中這樣寫道。

張強寫給林敏明的感謝信

在隨后的日子里,張強將對孩子的愛、對“紅蘋果公益”和監獄民警志愿者的感激之情、對新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對未來嶄新人生的思考,化作改造和學習的動力,再次拉近了他與妻兒的“距離”。2021年,他被減刑為有期徒刑。

“小亮醫療協調”微信群沒有因為孩子的康復而解散,一如既往的熱鬧。

“小亮最近還好嗎?”

“挺好的,每一個半月左右復查一次。下個學期上二年級了。”

“小亮醫療協調”微信群里一如既往的熱鬧

“最近學習怎么樣啊?有每月和他爸爸視頻一次嗎?”

“現在學習還可以,但我上班太忙了,小孩很少能視頻上。”

“這樣啊,我協調一下,讓他爭取在小孩子和你在一起的時候視頻。”

“好的,非常感謝!”

今年父親節前,龍巖監獄民警又在群里發問:“孩子明天在家嗎?明天晚上讓他預約視頻?”“明天在的,謝謝您!”

孔慧發在微信群里的視頻,恢復健康后的小亮,笑的很燦爛開心

6月19日父親節這天,張強收到了他最盼望的節日禮物——孩子健康而快樂的笑臉。

恢復健康的小亮懂事聽話,在學校和老師、同學一起學習,在陽光下歡快地玩耍、奔跑,在社會的關愛下茁壯成長。看著孔慧發在群里的視頻,志愿者們的笑容和小亮的笑容一樣燦爛。(謝偉英?陳曉蓉)

關鍵詞: 失聲痛哭 未成年子女 恢復健康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