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即時看!“1+10+5”工作模式!新疆哈密探尋創新市域治理“最優解”

時間:2022-07-19 16:43:49    來源:石榴云/新疆法制報    

2021年8月15日,哈密河濕地公園晨曦(無人機照片)。通訊員李華攝

哈密市始終把服務群眾、造福群眾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近年來,哈密市委政法委聚焦總目標,提升市域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今年不斷推進一個試點、十大工程和五項機制?!?+10+5’工作模式,為哈密創新市域社會治理探尋‘最優解’方案?!?月18日,哈密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田凱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個區縣試點邊推廣邊提升

去年4月以來,哈密市伊州區作為市委政法委確定的一個試點區縣,開展了針對重點區域治理實踐、見效再推廣工作。如該區西河街道幸福社區是哈密市大型社區,有城市改造征遷戶600余戶、山地牧民安居搬遷戶800余戶、平原農民富余勞力公租戶1000余戶,加上單位集資戶、周轉房用戶,現有居民超過5000戶。社區居民成分復雜,平原農民公租戶、山地牧民搬遷戶季節性流動非常大,呈現春冬閑時租住在城市,夏秋忙時回到農牧區“候鳥式”居住現象。人戶分離普遍,成了管理難點、堵點。

哈密市委政法委將伊州區幸福社區作為重點區域進行治理實踐。從各鄉鎮抽調熟悉情況、業務能力強的干部,按城市社區戶均管理比例增加幸福社區工作力量。向該社區增派了20多名黨員干部,健全網格黨組織,形成社區綜治網格(黨委)、5個小區綜治網格(黨支部)、5個居民說事點(黨小組)、5個小區服務站(黨小組)構成的縱橫網格管理體系。隨著居民說事點、小區服務站工作的有序開展,社區服務居民的效率與質量不斷提高。

日前,幸福社區黨委書記賈平說,“一年來,我們加強黨建引領,建立居民戶籍地承擔主體責任、小區所在地社區承擔屬地責任的雙重管理取得成效。隨著黨建網格與綜治網格資源整合,實現了安居安置小區由松散式管理向網格化管理轉變,矛盾糾紛在居民說事點就能及時化解,對流動人口也做到了科學管理?!?/p>

截至7月15日,按照“邊試點、邊總結、邊推廣、邊提升”的思路,哈密市一個區縣試點工作已初顯成效。該市打造了一批以伊州區西河街道幸福社區等“典型治理”為牽引,以規范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為措施,以網格化服務管理為支撐,以多元化解居民矛盾糾紛為機制的平臺與陣地。走出了一條群眾期待具有哈密特色的治理新路子。

“法治超市”的“專柜服務員”正在給居民調解矛盾糾紛。通訊員羅潔攝

十大工程項目筑牢平安根基

6月14日,哈密市首家社區“法治超市”在伊州區麗園街道七一路社區揭牌開業!“法治超市”現開設有法律講堂、律師接待、法律服務、個性化矛盾糾紛調解等“專柜”,有專職法官、公證員、調解員、律師擔任“服務員”,定期在“超市”上班,零距離為居民提供法律咨詢、法律知識宣傳、矛盾糾紛調解等服務,打通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

“我們下一步建立法治微信‘微超市’,邀請社區的聯戶長、黨員等加入,通過網絡渠道收集居民訴求,在社區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化解矛盾用法的法治環境。”七一路社區“訪惠聚”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王岸英說。

哈密市作為第二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今年通過實施“綜治網格、警網融合、智慧邊防、群眾工作、矛盾糾紛、城市黨建、文明實踐、智慧應急、網信應急、民主法治”十大工程項目,并在年底前完成。在綜治網格規范建設工程上,哈密市不斷完善“綜治中心+網格化+信息化”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設,拓展“黨建+網格”服務管理,構建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開放共享的基層管理服務平臺;在矛盾糾紛多元共治工程上,該市43個鄉鎮(街道)全部建立一站式矛盾調解中心,實現人民群眾訴求表達“一窗式”辦理、“一體化”推進、“一攬子”解決;在民主法治示范引領工程上,圍繞村級組織健全完善、基層民主規范有序、法治建設扎實推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組織保障堅強有力等五個方面創建標準,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十大工程項目限時完成,助力各部門主動破解社會矛盾外溢。哈密市域社會治理系統化、社會化、精細化、法治化和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該市平安基礎工作進一步筑實。

七一路社區法律宣傳隊隊員表演情景劇,為居民宣傳法律知識。通訊員羅潔攝

五項治理機制解決難點問題

近年來,哈密市委政法委建立健全試點統籌推進、領導督導包片、定期工作報告、難點問題會商和督辦考核評價五項治理機制,助推市域社會治理工作提檔升級。

去年以來,哈密市委政法委深入伊州區陶家宮鎮、回城鄉、花園鄉和西河街道城鄉、兵地接合部的安居安置小區,分別對黃宮村思源小區、光輝小區、強固小區等涉及的重點區域進行實地系統調研,提出了治理解決對策:在思源小區和光輝小區、強固小區探索試行“村委會管理模式”和“綜治辦公室管理模式”。相關區域實踐實現了治理無死角,加強了基層基礎工作。通過五項機制提檔升級,一批社會治理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得到解決。

4月15日,哈密市域社會治理工作推進會議強調,哈密市、區縣、鄉鎮三級按照月、周、日定期召開分析研判會,區縣領導按照下沉包片、分工深入基層,及時協商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發現和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田凱說,隨著五項機制提檔再升級,哈密市域社會治理工作突出了黨委領導、政法委“主責”作用,分解細化了128項具體任務、21個剛性指標,420家單位融入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8320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著力解決社會關切民生問題,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關鍵詞: 市委政法委 幸福社區 工程項目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