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環球通訊!19年前,海南東方一水田地發生命案,案件突破口竟是……

時間:2022-07-26 15:48:11    來源:法治時報    

7月,驕陽似火。東方市大田鎮變電站對面的水田內,三五成群的農民正彎腰勞作,時不時濺起的泥點,落在褲腿上、胳膊上。


【資料圖】

然而,就是這片在南方地區常見的水田地,19年前曾發生過一起命案。

“這些不起眼的泥巴,為這起塵封19年的命案撕開一條重見光明的口子。”近日,海南省東方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高林峰站在水田邊,感慨地對法治時報記者說。

潛逃了19年的命案嫌疑人落網(警方供圖)

蹊蹺——

兩名一晃而過的“泥巴仔”

2003年9月2日下午,當時年近50歲的富旺(化名)正卷著褲腿、戴著草帽,頂著大太陽在自家水田里除雜草。

田間作業辛苦,腰酸背疼的他脫下手套,點燃一支香煙,準備去大樹下休息,抬頭便看見遠處一輛摩托車疾馳而過。

“當時大概下午五點這樣,隔太遠了,只能大致看清摩托車上是兩個小年輕,之所以多看幾眼是因為他們身上很多泥點,我覺得有點奇怪。”接受法治時報記者采訪時,富旺回憶當年的細節,“泥點也不貼切,用泥巴來形容更合適。我們下地干活的人褲子、衣服上沾點泥不奇怪,但那兩個年輕人頭發、前胸、后背都是泥巴,就有點怪了。”

富旺記得,水田距離附近的農場和公路都不太遠,有車輛來來往往也不算稀奇,但那天從下午4時開始不斷有摩托車密集地一輛輛開過去,還有人還下車詢問正在干活的農民。

“一支煙的工夫,光我就被問了5、6次。問我有沒有看見一輛摩托車,然后描述了一下型號、大小。”不想多管閑事的富旺掐掉煙頭繼續干活,想著早點干完早點回家。

誰知第二天,他就聽說前一天干活的水田附近有一個人被打死的消息。而且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竟是那起命案唯一的旁證。

19年前警方介入調查時,富旺不敢隱瞞,把當天下午自己的所見所聞一五一十說了出來。

當時警方通過富旺提供的信息分析認為,富旺覺得反常的兩名“泥巴少年”可能與該起命案有關聯,兩人或是當天參與找摩托車的關鍵證人,或者就是命案嫌疑人。

警方決定將這兩名“泥巴仔”作為案件的突破口。

“這便是卷宗里唯一最有價值的旁證了,但那天下午至少有二三十人找摩托車,所有人的相貌在他那里都是匆匆晃過,從模糊的記憶中找到兩名‘泥巴仔’無異于大海撈針。”后來接手偵查該案的高林峰至今仍記得拿到這些模糊信息時的無奈。

遇阻——

死者身份無法確定

案件陷入瓶頸,當年的辦案民警決心不放棄,將目光投向了死者和摩托車。

死者20多歲的年紀,倒在一片水田里,法醫鑒定為鈍器所傷致死,離他不遠處有一輛摩托車,顏色、型號與當天下午那群人想找的那輛摩托車完全相符。

死者會是兩名“泥巴少年”中的一位嗎?他們發生了什么?另一人又去了哪里?

警察以案發地為中心點,地毯式地搜尋排查附近村莊、農場。終于在水田附近的農場獲取一條關鍵線索:當天下午農場的一個居民劉鳴(化名)家中摩托車被盜,農場的左鄰右舍、親戚朋友得知后,紛紛騎摩托車幫忙尋找。

這些信息與富旺描述的情景開始吻合,民警繼續深問劉鳴當天下午參與找車的人員具體情況。

劉鳴告訴辦案民警:“農場就這么大,喊一嗓子,基本都出動幫忙去找,我也記不清了。有一個人的,也有兩人一組、三人一組的,找車的時候人都很分散。”

但劉鳴等農場居民都說,死者并不是他們農場的人,他們也沒見過。警方分析,“水田命案”的死者很有可能就是偷車嫌疑人。

然而,當年的辦案民警幾乎將整個農場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有再獲得更有價值的線索。

轉機——

命案發生第二天多人離開

能做的工作都做完了,在沒有目擊證人、也沒有新的線索出現的情況下,這宗“水田命案”暫時被塵封。

然而,19年來,轄區派出所的民警們換了一茬又一茬,這起未破的命案卻沒有被警方放棄。

“云劍-2020”命案積案攻堅行動開展以來,攻克這宗案件的接力棒,傳到了東方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們的手中。

“泥巴少年”到底是誰?這無疑成了解題的關鍵鑰匙。

19年前都沒能還原“泥巴仔”相貌的富旺,現如今已是近70歲的老人了,記憶更加模糊,現在警方想通過這個旁證來突破,幾乎是不可能的。

帶著與19年前的辦案民警同樣的疑惑,東方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大隊長陳亞龍、教導員翁平帶頭上陣走訪排查。

走訪第一天,他們便遇到新的難題:老農場早就拆了,且當年農場的年輕人也離開了不少,當年參與找摩托車的人更或已搬家、或已離開、或已過世。

然而,經過大量細致的走訪,2022年5月,辦案人員終于獲取到一條關鍵信息。有人向警方透露,命案發生的第二天開始,陸陸續續有大概10個人離開了老農場。

此地無銀三百兩!這個反常的現象引起了辦案人員的注意,立即將當年陸續離開的10個人全部傳喚到案。

破冰——

鐵證面前嫌疑人慌了

審訊中,眼尖的刑警們,一眼就將目光放在其中柳強(化名)、李同(化名)兩人身上。

潛逃了19年的命案嫌疑人落網(警方供圖)

“往前倒推19年,兩人年齡在20歲左右,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與當年富旺描述的‘泥巴少年’年齡相仿,我們很自然就多想一想。”高林峰說,兩個人年紀相仿,在警方審訊時表現卻迥然不同,柳強看上去很老實,總是低著頭,李同則顯得比較慌張。

審訊室內,柳強深深低著頭,一句話也不說。

高林峰問詢幾個問題后,一語道破柳強的心思:“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在賭我們到底掌握多少證據。我們不會平白無故抓你,你要清楚,在法律面前,你賭不贏的,擺在你面前的路只有老老實實交代。”

柳強開始坐立不安,陷入沉思。

高林峰又從道德方面去攻破柳強的心理防線:“我知道他是偷車嫌疑人,你們也是為了找車,不管中間發生了什么,他也罪不至死吧。你現在生活過得也不錯,有家庭、有店面,還有兩個孩子,有罪就要認,還能爭取寬大處理。”

“警官,我認罪。這些年我心里也有愧,不該逞一時之勇。這也是一種解脫了。”聽到家庭和孩子,柳強坐不住了,開始認罪。

而在另一間審訊室內,李同開始還在矢口否認,但在柳強的供詞面前,他也如實交代了犯罪經過。

潛逃了19年的命案嫌疑人落網(警方供圖)

往事——

摩托車被盜引發一起血案

在兩名嫌疑人的供述下,當年的案件始末逐漸浮出水面。

原來,事發當天得知劉鳴家的摩托車被偷后,柳強、李同兩人一組去幫忙找車。

當時農場的人已經將幾個路口封住,涉嫌偷車的劉舟(化名)不愿棄車逃走,便連同偷來的摩托車一同藏進水田邊的柵欄附近,以樹枝和雜草作掩護,計劃等找車的人散去后還能騎上偷來的摩托車離開。

誰知,柳強和李同先遠遠發現了藏起來的摩托車,走近確認時,與蹲在草叢里的劉舟目光相對。

兩人在質問劉舟時與其發生了口角,很快,爭吵演變成互毆。

“那個年輕仔比我們厲害,一開始打不過,追的時候阿強摔倒了,那人還在跑,我就追上去,朝他屁股狠狠踢了一腳。”李同回憶當年情形時說,他的那一腳讓偷車嫌疑人直接摔倒,他立刻上前抱住對方的腰,并讓柳強動手。

隨后,柳強從旁邊柵欄上卸下一根木棍,朝偷車嫌疑人身上亂掄,然后兩人一起拳打腳踢,也不知道打了多少下,直至他完全沒有了動靜。

看到一動不動的偷車嫌疑人,開始害怕的兩人連身上打人時沾上的泥巴都顧不上清理,趕緊離開水田回了家。柳強說,回到家看到自己手上的血,他心里更害怕了,趕緊洗澡換衣服去找李同,兩人商量后當晚跑到工地上睡了一晚,次日躲進了鄰縣白沙,隨后馬不停蹄先后去了海口和廣東,直至3年后才回到東方市。

高林峰告訴法治時報記者,得知兩人是命案嫌兇后,原農場的人都很震驚,兩人在農場里屬于“老實孩子”,平時規規矩矩地從不惹事,大家從沒想過他們手上會沾一條人命。

“我現在也想不通,當時怎么就頭腦發熱這么干了,19年了,我一直帶著壓力和恐懼在生活,現在也終于解脫了,我認罪。”審訊室內,柳強再一次深深低下了頭。

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辦理中。(連蒙 董林)

關鍵詞: 刑偵大隊 東方市公安局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