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焦點日報:調解糾紛82件志愿者幫扶30余次 這里全方位多領域打造“五型社區”

時間:2022-07-28 15:28:35    來源:兵團長安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自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雙河市84團石峪鎮托里社區黨支部以“社區黨建”為引領,緊緊圍繞新疆工作總目標,積極探索“五個聚焦”新思路,著力打造“五型社區”新模式,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邁上新臺階。

聚焦普法“新風向”,著力構建“法治型社區”。托里社區堅持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結合冬季法治大培訓、法律六進、民法典宣傳月、禁毒法律宣傳日等開展主題法治宣傳活動,宣傳民法典、禁毒法、防電詐、去極端化條例、防范和打擊非法集資等各類法治宣傳培訓累計12場次,受教育群眾876余人,印發普法宣傳材料3000余份,現場提供法律咨詢服務197人次,開展法治建設為創建法治團場打下堅實的基礎。持續開展“調解千家事,溫暖萬人心”活動,2021年至今成功調解民生類(水、電、暖、下水道管網、鄰里、房屋漏水)糾紛82件,切實解決了轄區居民“急難愁盼”問題。

聚焦便民“新思路”,著力構建“服務型社區”。托里社區為方便居民生活購物協調開設了社區便民超市、為推進社區公益事業創立了“公益積分超市”,為社區各項工作提供了巨大的激勵。超市內存有大米、香油、香皂、洗衣粉、鋼筆、衛生紙等日常生活用品,黨員群眾通過參與精神文明建設、人居環境提升等工作,憑日常累積的公益積分到超市兌換日常生活用品。有效激發了各族黨員群眾參與社區公益事業的熱情和動力,為各族黨員群眾主動參與社區各項公益活動提供了激勵保障機制平臺,組建兩支志愿者服務隊,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真正做到為民辦實事,辦好事,全年開展志愿者幫扶活動30余次,對改善轄區環境衛生和營造良好的文明團結友愛氛圍發揮了重要作用。

聚焦網格“新問題”,著力構建“平安型社區”。托里社區設立由黨支部書記擔任網格長的網格,以戶為單位,設置基礎網格,每個網格設立一名網格長,由“兩委”人員擔任,負責本網格內事項。配備聯戶長,共同完成信息采集、民意收集、矛盾化解、隱患排查、政策宣傳等。做到了“格中有網,網中有人,人盡其責”,充分發揮黨支部領導,居委會主導,人民群眾為主體的新型社會治理框架,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局面,做到了矛盾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

聚焦綜治“新模式”,著力構建“智慧型社區”。托里社區將綜治中心、小區智慧安防系統有機整合,實現轄區內各小區社會治安狀況進行實時監控,對6個“智慧小區”信息進行采集,依托人臉識別和門禁系統對人員流動情況實時掌握,開展轄區矛盾糾紛、值班備勤、重點人員流動實行多元化遠程視頻監控、協調、調度和監控群防群治,每周進行分析研判,結合網格化雙聯戶工作,對可能發生的矛盾隱患進行實時監控。

聚焦民創“新動力”,著力構建“團結型社區”。托里社區著力于拓展民族團結的交融深度,激發各族群眾的愛國情懷和團結精神,社區服務中心的民創區琳瑯滿目地擺放著各類民族文化書籍,不定期舉辦聯誼活動,展現民族文化風采,增進民族藝術交流,使“石榴之家”成為托里社區的民族文化大觀園。“閑暇之余,我們都會來這里話話家常、跳跳舞,有時也會查找一些種植養殖知識,但我更喜歡編織衣物、制作裝飾品,擺放在這里,如果有人想要購買,社區工作人員會和我們聯系的。”一位維吾爾族大姐說。“昨兒個,我的剪紙畫就買了200多塊錢。”另一位漢族老奶奶激動地說。社區工作人員介紹道:“我們致力打造‘文化+民創+民生’新模式,積極推動民族文化創建‘新動力’。既豐富社區生活,又可以促進民族團結,還讓群眾‘以文化謀生’貼補家用。”

近年來,第五師雙河市84團石峪鎮秉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人民群眾的新需求、新期待,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基層治理的首要任務,堅持以“黨建引領服務群眾”為主線,施“走心”之策,下“實在”之功、行“方便”之舉,著力打造“普法+便民+群治+科技+民創”新模式,不斷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形成了合力保穩定、同心促和諧的喜人景象。

關鍵詞: 人民群眾 民族團結 工作人員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