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熱點聚焦:湖南株洲:“四德工程”激發社會治理德治活力

時間:2022-08-08 09:45:07    來源:法治網    

湖南省株洲市自開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以來,以群眾反映最集中的醫療衛生、教育教學、人居環境、道路交通四大民生領域為著力點,以“懲”明德,引領醫療領域新風尚;以“評”樹德,促推教育領域新氣象;以“規”立德,優化人居領域新生態;以“禮”促德,規范交通領域新秩序,開展“德潤人心”整治行動,紓怨氣、促和氣、揚正氣,讓市域平安穩定建立在更高道德水準之上。

以“懲”明德

株洲市針對個別醫療工作者收紅包拿回扣、過度用藥、過度檢查等12類失德行為,對涉事醫生一律暫停執業資格、科室主任一律停職、涉事醫院一律向社會書面檢討,嚴懲一切失德行為,在醫療衛生系統形成不能拿、不能做、不能腐的良好醫德氛圍。


(資料圖片)

建立醫療衛生系統道德征信積分體系,作為職稱評定、晉級晉升、人才流動的前置評價標準,讓失德敗德人員受到實質性約束。去年,全市衛健系統干部交流調整工作期間,共出具限制性道德征信報告237份,大大提升了衛健系統工作人員道德征信信譽指數。

以“評”樹德

教師的本質是教書育人、立德樹人,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有用之才,但個別教師違背初心、失德失范,收受家長紅包禮品等,導致出現涉校涉教矛盾風險。為此,株洲市暢通投訴測評渠道,在全市1743所幼兒園、中小學設立師德師風投訴信箱,梳理舉報投訴信,以群眾評價逆向培育師德師風。去年,全市中小學因教師行為不當引發的矛盾糾紛同比下降77%。

此外,株洲市建立榜單“考評”制度,設立“師德師風榜單”,每學期對全市中小學教師開展綜合考評排名,對榜單排序后5名的教師在教育系統進行通報警示。

以“規”立德

針對個別居民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扔亂倒等生活陋習,影響公共人居環境、產生鄰里糾紛的問題,株洲市主動曬陋習、破沉疴,搭建“美麗家園我監督、不文明行為隨手拍”網絡曝光平臺,發動廣大市民和志愿者,主動將身邊影響小區環境、村容村貌等不文明行為拍攝并上傳到曝光平臺,通過輿論壓力,進一步破除生產生活沉疴陋習。

株洲市引領新風尚立新規,出臺《株洲市文明公約》,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潛移默化引導村(居)民明是非、辨善惡、守誠信、知榮辱、講文明、樹新風,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產生。

以“禮”促德

在生活節奏較快、工作壓力較大的“汽車時代”,路怒癥、強行加塞、行人闖紅燈等不道德、不禮貌現象日益凸顯。株洲市通過正面引導推動文明出行,組織民警、志愿者、鄉鎮“兩站兩員”等力量,深入小區、校區、園區提醒和勸導交通不文明行為。組建交通安全宣講團,開展“大手拉小手”面對面宣講300余場,引導交通參與者寬容禮讓。

拓寬車流較大、交通擁堵路段,增設彩色斑馬線、人行天橋,株洲市通過改進服務助力和諧交通,警保聯動推動輕事故車輛“快處快撤”,在優化交通服務過程中引導大眾講公德。近幾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連年下降,道路通行率、日間平均車速分別提升22.1%、14.6%。

關鍵詞: 人居環境 美麗家園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