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速訊:廣西公安推行“五專”模式重拳打擊養老詐騙犯罪

時間:2022-08-17 15:32:42    來源:平安廣西網    

廣西有29個縣被評為中國長壽之鄉,占全國35%,此外,還有兩個設區市被命名為“世界長壽市”,獨特的地理位置導致養老詐騙犯罪較為突出,為全區730萬老年人營造安全、幸福的康養勝地,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各級公安機關的重要“民生警務”。

今年4月份以來,自治區公安廳黨委按照全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部署精神,指導全區14個設區市和111個縣(市、區)公安局推行“專班負責”“專案逐辦”“專業主辦”“專心攻堅”“專項督查”的“五專”模式,截至7月底,共破養老詐騙案865起,破案率88.08%,抓獲涉案嫌疑人975名,打掉養老詐騙團伙104個,為老年人追贓挽損9415.47萬元,讓廣大老年人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3次獲公安部領導批示表揚。


(相關資料圖)

廣西公安廳召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通報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工作情況。

自治區公安廳黨委將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列入重要“民生警務”,專題研究推進打擊整治工作,全區14個設區市和111個縣(市、區)公安局構建“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其他領導分頭抓、各警種部門協同抓”的工作格局,自治區公安廳掛牌督辦37起重大養老詐騙案件,由各市公安局局長任專案組長,組建工作專班,限時攻堅突破。各級公安機關結合“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聚焦六類養老詐騙打擊重點,主動摸排養老詐騙違法犯罪線索377條,嚴格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舉報線索核查工作指引》,全面核查轉辦,“研交辦督結”閉環運轉。截至7月底,全區共接12337平臺轉辦線索1461條,核查1459條,辦結1402條。

自治區公安廳推行的“專案逐辦”模式,即要求市、縣公安局實行“破現案”機制,對征集、摸排和深挖獲得的線索,經核查涉嫌違法犯罪的,立即調集精干力量,組成專案工作專班,力爭實現快偵快破現案。全區共立現案615起,破585起,破案率95.12%。

在“破現案”的基礎上強化“攻積案”,全區各級公安機關對近5年未破養老詐騙案件進行梳理,摸清養老詐騙積案底數,共梳理出未破積案363起,組織攻堅破案272起,積案破案率74.93%。全區111個縣(市、區)公安局積極梳理養老詐騙案件未到案嫌疑人員和在冊逃犯,嚴格落實戶籍地和立案地公安機關追捕責任和追捕措施,絕不讓養老詐騙犯罪分子成為漏網之魚。全區共抓獲養老詐騙犯罪嫌疑人975名,抓獲養老詐騙在冊逃犯21名。

廣西各級公安機關依托“情指勤輿”一體化實戰化運行機制,強化上下聯動、警種配合、部門協同,做好數據戰果收集、專項材料報送,實現同頻共振,刑偵、經偵、治安、技偵、網安和情報等警種聯手進行線索研判,建立打防機制,聚力串并攻堅,開展規模化、全鏈條、全網絡深度打擊。

自治區公安廳主動與檢法部門溝通協調,多次召開協商會議,就養老詐騙犯罪罪名、犯罪形式、證據固定、追贓挽損等刑事案件辦理注意事項進行研討,就專項工作提前介入偵查、案件移送對接、追贓挽損等方面達成共識,聯合制定下發《辦理養老詐騙案件協作配合機制》,高效推進養老詐騙犯罪案件快偵快破、快捕快訴、快審快判,提升整體打擊成效。

針對不少養老詐騙犯罪從網下轉到網上的特點,廣西公安機關利用技偵、網安和情報部門信息技術手段,精準鎖定一個養老詐騙犯罪團伙線索,指導平南縣公安局成功搗毀5個“愛心捐助眾籌”假平臺,抓獲涉案嫌疑人30名,為580余名受害人挽損300多萬元。

全區各級公安機關對標“首善標準”,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瞄準養老詐騙犯罪,用心用力下足“繡花功夫”主動打、高效打、依法打、全警打。同時梳理近5年未破積案,全區29個“長壽之鄉”共梳理出“老候鳥”涉老案件122起,破案104起。

自治區公安廳瞄準“長壽之鄉”和“候鳥”人群,進行系統分析研判,部署針對性打擊養老詐騙犯罪,匯聚資源手段合成作戰,限時攻堅突破,加強督促指導,派出綜合督查組赴各市縣督查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工作,召開全區公安機關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推進會,強化打擊質效,全面查清犯罪嫌疑人資金流向,及時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財產,最大程度挽回群眾經濟損失,全區公安機關共追贓挽損9415.47萬元。

全區各級公安機關落實穩控措施,加強涉穩情報收集研判預警,統籌做好受害老人教育引導、資金清退、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工作,嚴防因執法辦案引發不穩定事端,壓實行業部門整治主體責任,強化預測預警、深挖徹查、標本兼治,推動行業領域規范整治,堅決鏟除養老詐騙滋生土壤。全面落實“五進”要求推動涉老反詐宣傳,幫助老年群體提高識騙防騙能力。

(廣西法治日報)

關鍵詞: 公安機關 自治區公安廳 犯罪嫌疑人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