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當前簡訊:給錢就能代辦養老保險?假的!警方揭示新型養老詐騙

時間:2022-08-23 21:42:53    來源:新華社    
近日,全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辦公室在全國范圍內將15個典型案例列入重點掛牌督辦案件,一起了解其中一個案例。

收取10余萬元輕松辦理養老保險

去年8月份家住黑龍江省寧安市石巖鎮52歲的房某報警,稱了解到陳某可以為他人辦理養老保險,在60歲后每月可以領取約2000元保險金,于是房某找到陳某,給了她10萬元,請她為自己代辦養老保險,但是時間過去半年,養老保險依然沒有辦下來,她覺得自己被騙了。

房某:(她說)挺有把握的,以后老了歲數大了退休了也有個保障,一個月能開兩千多塊錢。我挺相信她的,都給她了。


(相關資料圖)

警方結合當地相關政策了解到,農村戶口一次性補交十余萬金額,也無法辦理養老保險。

寧安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二中隊中隊長楊殿宇:經過我們初步調查,作為一個農村百姓,一次性拿這么多錢出來辦養老保險,很明顯與現在的政策不符,對方已經存在虛構事實,存在詐騙嫌疑。

于是警方找到陳某,原本以為是一個點對點的詐騙行為,然而聽了陳某的陳述,警方感到了事態的嚴重性。

陳某:我沒有拿(房某的錢),我把錢都給了能辦這個事的人,而且我之前也找那個人辦了養老保險,我也給了他十多萬。后來周邊的親戚鄰居朋友知道我在辦養老保險,也都找我辦這個事,一共有五六十人吧。

寧安市公安局局長樊澤科:發現她本身也是一個受害人,她收到錢后把錢給了另外一個人。我們通過對這個案子的梳理,發現涉及這個案子人員比較多,而且大部分都在農村,都是孤寡老人。他們拿這個錢都是東挪西湊,都是借,為了辦理養老保險。所以通過我們大量的調查,發現這個案件是一個系列案件,我們決定成立專案組開展專案調查。

給錢就能辦理養老保險豈料“能人”竟是騙子

警方了解到報案人房某和中間人陳某收到的錢都給到了一個叫齊某的男子手中,而對齊某進行偵查后發現,他手中的資金遠不止陳某交給他的金額,就是說他還收了另外一些人的錢。

01:20

寧安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大隊長卜巖:通過公安機關深度研判,發現與陳某一樣充當中間人的還有倆人,中間這三人對齊某詐騙一事并不明知,隨后我們發現寧安被騙的有50多人,已經上升到哈爾濱、牡丹江市區,包括農墾,一共涉及80余人。

警方結合對犯罪嫌疑人齊某的審訊和走訪發現,這起案件是一起針對牡丹江市周邊地區農村老年人的詐騙案件,這起案件受害人數多、平均年齡大、文化水平低、分布范圍廣,初步查明,齊某通過虛構事實取得他人信任,并承諾為他人辦理養老保險,騙取被害人錢款共計5802000元。民警介紹說,在該案辦理中難點不是案情的研判和審訊等,而是來自受害者被騙群體。

寧安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二中隊中隊長楊殿宇:受害人不愿意與警方配合,主要原因是一些受害人認為自己有可能還能辦成養老保險,另一部分人他就認為報案了,嫌疑人被抓了,這個錢能不能返回來。

警方提醒:提高防范意識勿輕信他人

警方介紹稱,目前犯罪分子對老年人實施詐騙,主要是提供養老服務,投資養老項目,銷售養老產品,宣稱以房養老,開展養老幫扶,特別是代辦養老保險等騙術,提醒廣大老年人還是應該擦亮眼睛,提高自我防范意識。

牡丹江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支隊長金日權:大多數老年人防騙意識薄弱,防騙能力不強,針對詐騙手段,特別是對花樣翻新的新興網絡詐騙,缺乏辨別能力,在騙子的花言巧語之下,稀里糊涂掉進陷阱。

警方也提醒廣大老年人,不要輕信他人,要提高防騙意識,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

牡丹江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支隊長金日權:天上不會掉餡餅。投資理財需謹慎,老年人不能輕易相信外人,不能隨意透露自己的相關信息。提高識別防騙伎倆和套路的能力,年輕人要常回家看看,對家里老人講講防騙知識,幫助老年人有效防騙,讓不法分子不敢騙、不能騙、騙不了。

關鍵詞: 養老保險 刑事偵查 寧安市公安局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