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環球熱議:“珍品”“單品”誰能懂 “作者”“畫師”誰知道?一個藏品”騙子的自白……

時間:2022-08-28 16:23:50    來源:京法網事    

我在您陌生來電的那頭

也在您買菜散步的路邊

我知道您是李叔、張伯和王姨,


(資料圖)

我對您噓寒問暖

也對您笑臉相迎

我送您免費雞蛋

邀請您進去看看

這都是我的“破冰”之術

我夸您扶您陪著您

目的只是要

您退休有空有時間

勞動一生有儲蓄

您想理財賺錢來養老

不想給子女添負擔

您容易輕信“有獎品”

不善于識別虛假信息

“藏品”鑒別難度高

“珍品”“單品”誰能懂

“作者”“畫師”誰知道

我說它好它就好

“藏品”升值最懸乎

市場沒有參考值

增值獲利我來編

“阿姨您放心買,

回收銷售我有門道。”

您買的“藏品”能否參加?

當然可以!

再交一筆手續費,

“運作”全由我們包。

反正您都看不到。

好辦!

“國家專項有扶持,

手里保險全退掉。”

“親朋好友借一借,

賺錢以后再回報。”

“咱倆合作一起買,

以后獲利一起分,

您只拿個幾萬塊”,

之前承諾幾百萬?

低價“藏品”試試水

潛在目標“輪番上”

這邊“藏品”賺“利潤”

那邊“運作”賺“費用”

一次成交多次賺

“上游下游一條龍”

不會網銀幫您轉,

要給現金送您取,

如果要用刷卡機,

錢付給誰了您都不知道

“正在運作要退出,

幾億損失不見了。”

“華僑先生在隔離,

馬上就來辦成交。”

“已經為您走審批,

公司財務正處理。”

“給您介紹新公司,

實力更強人更多,

拍賣賺錢能致富。”

萬變不離一“核心”

近年來,針對老年人的收藏品詐騙屢見不鮮,犯罪分子借助老年人的理財需求,利用老年人信息獲取渠道較窄、鑒別能力不強,維權能力較弱等特點實施詐騙,嚴重侵害老年人財產權利,并引發社會治理的次生危害。“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已將針對老年人的收藏品詐騙作為嚴厲打擊的重點之一!

在司法重拳出擊的同時,老年群體也要加強自我“防詐”“反詐”的意識:

謹慎對待投資品,

輕易莫信“高收益”。

專業機構有資質,

“裝修華麗”不算數。

“拍賣”“鑒寶”易偽裝,

事前親友多商量。

交易全程留證據,

“拍胸保證”沒意義。

一旦發現有異常,

立即報警沒商量!

文/楊雋男

關鍵詞: 嚴厲打擊 能否參加 財產權利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