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全球微資訊!執行活動,直播亮相!河南山陽法院全程留痕接受群眾監督

時間:2022-09-04 15:44:53    來源:法治網    

?????

?????本報記者?趙紅旗

“集中執行攻堅活動開始,出發!”早上6時整,隨著河南省焦作市山陽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王曙光的簡短動員,50名執行干警和20余名法警即刻趕往執行現場開展行動。


【資料圖】

“執行活動采取直播方式,更加陽光透明,對執行隊伍的綜合素質是一個考驗,同時也是一種普法方式。”王曙光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說,執行干警與圍觀網友進行互動,及時回答網友提問、介紹執行法律規定,氣氛十分活躍,每次執行直播人均20萬人同時觀看。

執行活動敢于直播亮相,得益于山陽區法院執行權運行機制的改革與探索。

一個窗口辦理所有業務

走進山陽區法院立案大廳,執行案件初次接待窗口便映入眼簾。

“過去,我們這里是執行立案窗口,只有立案功能。當事人申請立案后,想了解被執行人財產查控情況、案件執行進度,核對信息、遞交補充材料等都無法實現,造成當事人多次來法院跑趟。”山陽區法院執行局局長廉玉光說,初次接待窗口設立后,這些功能全部前移,并在執行流程系統中記錄初次接待筆錄,生成電子卷宗,申請人一次就能辦理所有相關業務,大大推進了辦案效率。

“這個升級版的‘服務窗口’不僅能提高辦事效率,降低當事人的訴累,還有一個更強大的功能,就是答疑釋惑,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信訪問題的發生。”廉玉光說,在首次接待中,接待干警必須詳細告知申請執行人的各項權利和義務,如提供執行線索、申請律師調查令、申請懸賞執行、申請將被執行人納入失信名單等;必須告知執行不能的重大風險、終結本次執行的程序等;必須引導當事人進行陽光執行小程序的注冊,讓申請人監督案件執行全過程……

“我們通過明確申請人的權利和義務,最大限度地從源頭避免信訪事件的發生;通過執行公開,倒逼執行規范,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王曙光說。

一套制度促使集中發力

“從今年4月起,我們瞄準執行工作中的難點、痛點、堵點,按照‘繁簡分流、快慢分道、分段集約、規范高效、便捷透明、系統聯動、責任到人’的要求,全面深入推進執行權運行機制改革,在全院建立了執行辦案的新模式。”王曙光介紹。

山陽區法院出臺了《執行權運行機制改革實施方案(試行)》,制定了《事務性工作集約團隊工作流程圖》《卷宗管理中心管理制度》《執行初次接待工作人員職責》等配套制度,形成了以執行指揮中心為“最強大腦”、多個執行團隊協同作戰的“1+N”執行工作新格局,打破了“一人包案到底”的陳舊模式,建立起了以員額法官、執行干警為主導,分段式、集約化、專業化的新型辦案模式,達到了集中發力的效果。

“大家各司其職,協同作戰。”山陽區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許建軍說,全院推出“員額法官+團隊”模式,設置了速執、普執、特執、執警聯動、執行110、終本管理六個執行實施團隊,速執和執警聯動團隊負責辦理簡易案件;普執團隊辦理普通案件;特執團隊辦理重大疑難案件;執行110團隊負責協助執行實施團隊日常工作以及10萬元以下小標的案件;終本管理團隊負責已離開執行局的干警終本恢復案件的辦理。

一個系統實現無紙化辦案

“以前,一起執行案件到我們手中最多是個‘半成品’,還需要補充材料、了解相關信息,僅這些工作就要花費幾天時間,如今通過‘大腦中樞’的輔助整理,傳送到我們手中的已是一個‘成品’,相關信息一目了然,還不用我們操心發送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等瑣碎工作,讓我們心無旁騖地去辦案,執行效率大幅提高。”執行干警岳夢煊深有感觸地說。

山陽區法院成立了執行卷宗管理中心,專門負責案件紙質材料的收集、整理、掃描上傳,執行卷宗全部實現了數字化。執行干警告別以往繁雜的紙質材料,通過電腦和手機,就能辦理執行立案、財產查控、文書審批、結案歸檔等各項業務,實現了執行業務無紙化,電子卷宗材料隨辦案進程同步生成,執行過程全程留痕。

執行事務性工作集約辦理團隊,監督執行流程各個節點,督導所有執行案件的執行進度,并及時向被執行人電子送達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等。

截至目前,山陽區法院執行案件的結案率、各項工作指標均大幅提升,人民群眾對法院執行工作滿意度不斷提升。

關鍵詞: 事務性工作 協同作戰 人民群眾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