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底線》中男主角的工作地究竟啥樣?為你揭秘立案庭那些事……

時間:2022-10-26 20:26:07    來源: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法院 楚天都市報    

接待大廳的訴訟服務智能查詢系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市民在武漢市江岸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接待大廳窗口

電視劇《底線》近期落下帷幕。這部聚焦中國司法改革、展現中國司法進步的劇集,吸引了眾多觀眾觀看,熱度居高不下,由靳東飾演的男主角、基層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方遠也是圈粉無數。劇中有不少經典臺詞。例如,方遠在“挖”民庭書記員舒蘇的“墻腳”時,舒蘇表示:“立案庭就是給法院看大門的。”這句話引起不少網友熱議。

立案庭真是法院“看大門的”嗎?一起走進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法院立案庭,看看戲里戲外究竟有哪些不一樣。

大多民商事糾紛網上立案

經過掃描測溫、信息核對、安全檢查,走進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接待大廳,整個大廳占地面積約450平方米,設有10個服務窗口。

“我的案子從材料審查到立案,當天就完成了。”一位年過六旬的女士表示道。她剛剛離開立案窗口,她與鄰居的民事糾紛案已被法院受理。

“立案庭是訴訟當事人的第一道門檻,所以有人稱呼我們是給法院‘看大門的’。”立案庭庭長黎赪介紹。江岸區法院立案庭負責法院管轄的一審民事、商事、刑事自訴和行政、執行案件的審查立案工作。訴訟當事人除了現場立案,也可以通過網上立案、郵寄立案等多種方式立案。

“這個接待大廳是今年初才投入使用的。”黎赪說。訴訟服務中心接待大廳根據“兩個一站式”(即“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標準建設完成。

接待大廳分為安檢區、導訴區、自助區、等候區、窗口接待區、掃描E中心等六大功能區。配備了律師“一碼通”通道、排隊叫號系統、訴訟服務自助終端、智能云柜、無線WiFi網絡接入、視頻監控系統、消防報警系統等現代化設備設施。

走近一臺訴訟服務智能查詢系統。一旁的工作人員熱情介紹,該系統是一種新型司法服務設備,主要有綜合查詢、訴訟引導、法官名錄、繳費計算、開庭公告等五大功能,為訴訟當事人、代理人、律師等辦理訴訟業務提供指引。

工作人員說,目前正在使用的“智慧訴訟服務”以法院電子訴訟服務網為統一入口,實現訴訟服務“一網通辦”,訴訟當事人足不出戶就可以在網上辦理立案、交退費、信息查詢等事項,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目前,我們法院大多數的民商事糾紛都是通過網上立案。”黎赪說。相比現場立案,網上立案減少了訴訟當事人往返法院的奔波,降低了訴訟成本。網上立案審核完畢正式立案后,當事人就可以在網上完成繳費操作。疫情防控期間,此舉也減少了人員聚集的感染風險。

作為法官沒有雙休是常態

《底線》中,方遠有一句經典臺詞:“周六保證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證。”這句話引起不少基層法院法官的共鳴。

“如果偶爾能夠雙休,對我們來說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江岸區法院立案庭法官劉冰凈說。去年4月,江岸區法院組建訴訟服務中心時,她被調到立案庭。每個周六她基本都會加班,平時準點下班的時候也不多。“當然,每當我化解一起紛爭,看到群眾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我也就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劉冰凈說。

正如《底線》中描述的那樣,為了解決訴訟當事人因工作日上班請假不便、無法到庭應訴的情況,江岸區法院立案庭訴訟服務中心設立了夜間法庭、周末法庭。“這也是讓當事人體會到司法溫暖的措施之一。”劉冰凈表示。

“目前,我們立案庭成立了訴前調解、金融、交通事故、物業、涉企、綜合等九支速裁團隊,法官根據審判工作的專長來劃定團隊,有些法官身兼多個團隊的成員,充分發揮集體協作優勢,全面推行速立、速送、速審、速判。”黎赪介紹,“這九支速裁團隊主要審理體量較大、批量化強的案件,通過量販式審理、沙漏式管理,創造過一天庭審上百件、一個月審結800多件的多項工作紀錄。”

2021年全年,江岸區法院立案庭訴前調解成功率為62.7%。今年以來,立案庭訴訟服務中心共受理案件11700件,結案10111件,結案率86.42%,在武漢市基層法院中名列前茅。

案件是尺度與溫度的結合

在《底線》中,有一句臺詞讓黎赪深有感觸:“這就是法官的工作,天底下少一些仇恨和隔閡,多一些溫暖和理解。”

“立案庭的工作不僅是負責立案,更承擔著訴源治理的重任。”黎赪表示,要做好訴源治理,重要的是讓當事人體會到法律的溫度,所謂“法律有尺度,法官有溫度”就是這個意思。

黎赪對他去年審理的一起案件記憶深刻。原、被告是一對父子,因雙方關系破裂,父親起訴要求兒子返還90萬元購房款。

案件受理前,黎赪和法官助理張亞麗分別與父子兩人溝通,試圖調解,但雙方矛盾過深,調解失敗。

“由于這起案件事實清晰,當事人的訴求也很明確,我們決定當天立案、當天開庭、當庭判決。”黎赪說,“但僅僅給出一份硬性判決,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只有化解矛盾,幫助雙方挽回親情,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在2個小時的庭審中,黎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數次對訴訟雙方當庭調解。兒子漸漸產生悔意,現場痛哭起來。但是,父親卻不原諒兒子,堅持要求法庭判令被告返還90萬元購房款。

第二天,父子倆一同來到法院領取判決書。法官助理張亞麗走到被告身邊,輕聲提醒:“其實你父親也不容易,你是兒子,給他說一句道歉的話,可以嗎?”

“經過前一天的庭審,其實原、被告雙方的想法已經有了一些動搖,只是需要一個臺階下。”黎赪解釋道。

“當時我感覺時間仿佛凝固了一樣,顯得很漫長。”張亞麗回憶。許久,兒子對著父親顫抖地說了一句:“爸,對不起……”

父親聽到兒子的道歉,頓時淚如雨下,抱著兒子痛哭起來。“這90萬元我并沒有想讓兒子還,只是希望他能夠好好地孝敬我。”他邊哭邊說。

兒子聽到父親的話,笑著說:“爸,以后你就是我永遠的債主啦。你開開心心長壽一點,兒子欠你的用一輩子來還。”

看到兒子攙扶著父親走出法院的大門,黎赪如釋重負。

“立案庭是群眾來到法院的‘第一窗口’,它既是群眾表達訴求、開展訴訟活動的第一站,也是法院化解矛盾的最前沿。我們審理案子或許不像電視劇里那樣驚心動魄,但司法為民的初心卻是一樣的。”黎赪說。

關鍵詞: 服務中心 訴訟當事人 江岸區法院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