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里是泉州監獄,福建省關押男性罪犯人數最多的監獄,這里關押的罪犯中,判處死緩、無期的重刑犯占比30%。
如何將這些罔顧法紀、惡習纏身的罪犯改造成為守法公民,不致再危害社會?泉州監獄教育改造科民警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
下面,讓我們走近這群“靈魂工程師”,看他們如何引領罪犯走出迷途,開啟“第二次人生”。
(資料圖片)
“世界上最難的事,就是把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
“你說什么?你要離婚?”罪犯黎某被判死緩,漫長的刑期加上妻子提出的離婚要求,讓他覺得一切都被摧毀了,絕望籠罩著他。
如何讓黎某走出絕望?教育改造科副科長劉富強運用心理學知識,先和黎某產生共情共鳴,讓其覺得自己是有人理解的,從而建立起咨詢輔導關系,再按照“否定、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五部曲,幫助黎某完成了艱難的心理療傷過程。
最終,黎某在親情電話中平靜地與妻子做了告別,但劉富強對他的心理矯治并沒有到此為止,而是進一步引導他參加團體心理輔導活動。
團體輔導是一種解決共性問題的高效心理輔導方式,劉富強介紹,“對因為刑期長而感到生活沒有希望的罪犯群體,民警邀請成功減刑并在監內表現良好的改造典型作交流分享,這些活生生的案例比民警的鼓勵更有影響力。同時,讓分享的罪犯體會到幫助他人的滿足感。”
“主人公的做法是否正確?應該怎么做?你覺得他是個什么樣的人?”在團輔活動中,民警為罪犯講述精心撰寫的故事,通過反問,帶領罪犯從最初的聽故事,到描述主人公的行為,再到思考主人公的問題,最終從故事中找到自己的身影,學會換位思考,反思自我。
“都說世界上最難的事,就是把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黃振龍表示,分析犯罪原因,法律知識缺失及認知偏差是主要因素。監獄民警要做的,就是轉化罪犯的錯誤思想,但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的。
“在外人看來,監獄民警的主要職責是看押罪犯,但實際上,把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才是監獄的主責主業,這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劉富強說。
年輕氣盛的賴某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會為了爭奪兒子的撫養權,親手捅死了結婚多年的妻子,被判處了無期徒刑。交談中,賴某告訴教育改造科的心理咨詢師徐鉆能,入監以來他內疚、自責、沮喪,一想到孩子,更是悔恨交加、夜不能寐,時常有自殺的想法,他非常害怕。
找到病因,徐鉆能著手對賴某進行了三個階段的矯治:傾聽、陪伴、共情,通過無條件接納等心理會談,建立良好的矯治關系;識別負面情緒、錯誤想法,記錄和監控自動思維,對其錯誤信念進行干預;制訂行動計劃,進行行為試驗,尋找檢驗替代核心信念,發展成替代性、適應性的信念。
24次的認知行為治療,徐鉆能把賴某“我一文不值”“我很差勁”的核心信念轉變為“我是有價值的”“犯了錯誤沒關系,我可以從中學習”。現在的賴某,情緒和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改善,抑郁、內疚、恐懼情緒大大減少,開始主動與家人聯系,了解孩子的近況并嘗試和孩子溝通。
“我們一心致力于教育改造工作的科學性、專業性,在獄中以科學的手段逐步轉變罪犯的三觀,幫助他們重獲新生。”劉富強說。
“一次不行,那就一百次,只要堅持一定會改變”
早在2006年,黃振龍就成為泉州監獄第一位公職律師,他堅信法治是最好的改造手段。
今年8月,黃振龍當選福建省律師協會理事,他認為,這正是對泉州監獄教育改造科長期推行法治教育的肯定和鼓勵。在他的帶領下,泉州監獄由11名公職律師組成的民警法治講師團,一直致力于為罪犯這一“法治落后生”群體補課。
一場場考試、一次次宣誓、一遍遍重讀,就是對法治信仰的重塑,“一次不行,那就一百次,他們總會聽進去,堅持就一定會有改變。”教育改造科民警毛曉江說。
泉州監獄長期實行罪犯法律知識合格考試制度,學法微課堂、出入監宣誓、法治文化節、普法欄目劇、普法微動漫等,多種形式的法治教育,在潤物無聲中增強著罪犯對法律的敬畏和認同。
“當年法院的判決書一下來,我就把它撕了。這次我重新看到自己的判決書,認真讀完犯罪事實后,我為自己犯下的罪行感到不恥和深切的懊悔。”在一次“重讀判決書”活動中,重刑犯陳某聲淚俱下。
此外,泉州監獄教育改造科積極探索以監獄為主導的恢復性司法模式,力所能及地修復罪犯受損的社會關系。
“年少的我,一時沖動,將你們的兒子殺死。我知道你們不會原諒我,但我要用一生來向你們盡孝懺悔,我活著,就是為了贖罪。”七監區罪犯王某在民警的指導下,用2個月時間,十易其稿,給因其故意傷害致死的受害者父母寫了一封萬言懺悔信。
從2020年開始,王某每月將勞動報酬寄給受害者父母,被退一次,就拜托民警再寄一次。今年年初,王某終于收到受害者妹妹的諒解信,信中只有一行字:“我們原諒你了!”看到那短短一行字,王某抱頭痛哭,心中的石頭落地了。
近3年來,泉州監獄通過組織罪犯向被害人書寫懺悔信、履行財產刑、拍攝懺悔視頻等方式,生動直觀地喚醒罪犯的良知,1237名罪犯向被害人賠償損失,1529名罪犯自發向武漢火神山醫院捐款抗擊疫情,3125名罪犯主動參加“中華慈善日”公益募捐活動……
“將罪犯從罪惡、絕望中喚醒,逐步擁有自強的精神、自立的能力和自律的意識,使他們回歸社會時能夠更好地融入,做個守法公民,這便是罪犯教育改造的深刻意義。”黃振龍感慨地說。
在學習“非遺”技藝中找到“出路”
“爸爸,我也想捏泥人!我要那個孫悟空!”
“捏泥人20元一位,現場教,也可以買材料,回家自己動手!”在孩子們七嘴八舌中,泥人攤的攤主林某招呼他們坐在簡易課桌邊。
林某是“妝糕人”非遺傳承人,這門手藝是他在泉州監獄服刑時學會的,“我原本在監內學習泥雕,2016年監區成立了‘妝糕人’非遺制作技藝興趣小組,聘請師傅進監指導。我因為有泥雕基礎,成為了第一批學員。”
今年3月刑滿釋放后,林某回到老家在廣場擺起了攤,“這里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妝糕人’,為了方便,我就改叫‘泥人攤’了。”現在,林某除了現場教學、賣成品和材料包外,還立了一個牌子,免費為學校上公益課。
從每天2、3個小時的擺攤,到為7、8個學校上公益課,再到成立自己的非遺工作室,林某在這門傳統技藝上找到了出路和希望。
“這些技藝都是老一輩傳下來的,丟掉很可惜。”受疫情影響,林某無法進入校園授課,他另辟蹊徑,在抖音和微信上做起了推廣,“發一些作品和教程,但最近沒空錄新視頻了,我得先忙結婚的事。”林某開心地說。
近年來,泉州監獄結合閩南地域特色,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罪犯教育改造相結合,以文化藝術為載體,引導罪犯重塑“健康人格”,一些被大眾拍手叫絕的非遺絕活,在高墻內悄然生根發芽,別有一番氣象——
巨龍在空中舞動,“旗陣”“腰鼓”整齊劃一,“拍胸舞”“二十四節氣鼓”大氣磅礴,“掌中木偶”“妝糕人”活靈活現,還有逗趣生動的“火鼎公婆”,耳畔空靈的南音……這些非遺技藝使人仿佛置身于泉州的大街小巷、寺廟祠堂,感受著泉州非遺文化的沁潤,許多罪犯在學習“非遺”技藝的過程中找到了“出路”。
引進“非遺”項目18個,聘請12名民間非遺傳承大師進監開班收徒,培養監內傳承人近900名......如今,泉州監獄各項非遺技藝培訓開展得有聲有色,已實現“一監區一特色一品牌”的目標。
“疫情防控期間,監獄‘停課不停學’,通過視頻教學、以老帶新等方式持續開展培訓,定期舉辦達人秀、作品展,營造熱烈的學習氛圍。”副監獄長賴世潭說。此外,監獄還開展“罪犯就業推薦會”,搭建罪犯回歸社會“最后一公里”,向社會輸出“合格產品”,實現非遺保護和人才培養的雙豐收和雙促進。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穩呂樂田陽孫震泰安報道時值深秋,泰安市邱家店鎮姚家坡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作為全國最大的“秋褲村”,每
2022-10-29 18:34
在中國,每12秒有1人發生卒中,每21秒有1人死于卒中,腦血管病已成為中國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早期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
2022-10-29 18:39
10月28日上午,全國首個航運企業集成化審批服務平臺在青島自貿片區啟動。該平臺運用數據中臺、AI人工智能、電子簽名等技術,將涉及水路運輸、
2022-10-29 18:37
海報評論員朱延魯10月28日,山東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數據。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64409億元,
2022-10-29 18:31
作為正規醫院,南昌豐益肛腸醫院在改善就醫環境、降低就醫費用、優化就醫流程方面下功夫;實行的無假日醫院制度,為上班族看病提供便利;通過
2022-10-29 17:53
10月28日,山東發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64409億元,同比增長4 0%。跑贏3 0%的全國大盤,經濟大省山東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解強民通訊員姜雁群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設備工程開工活動在稻香站舉行,標志著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
2022-10-29 15:3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梁雯濟南報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會將于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創新引領發展數
2022-10-29 15: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孫杰濟南報道10月28日,由中國聯合國協會主辦、外交部國際司支持、山東大學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開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測評每天護膚一小步變美就更進一步啦,因為對于好肌膚,我們不管是化妝還是素顏都會顯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親自測評護膚品--鄭
2022-10-29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