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全球熱訊:拆遷遇到糾紛怎么辦?司法“突擊隊”來“排雷拆彈”了!

時間:2022-11-15 15:33:48    來源:福建長安網    

秋風起,白云飛。你看,海面上成排船只來回穿梭,示范改革先行區揚帆起航;港區后方后井村整村拆遷如火如荼,臨港新城正在加快建設腳步。

這是福建省廈門市海滄港區一派熱鬧繁忙景象。


(資料圖片)

4月來,為破解港區建設村莊用地和港區發展的空間矛盾,提升港區功能,推動產城融合,后井片區吹起整村搬遷號角。

擊鼓催征,奮楫爭先。法治力量主動擔當,海滄區司法局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第一時間成立司法“突擊隊”,靠前做好征拆中的法律服務和矛盾糾紛化解工作,護航征遷在法治的軌道上有序推進。

司法“突擊隊”靠前化解矛盾

后井片區衙里、內坑、后井征遷工作點上,每天都有村民走進走出。

內坑點的李志遠是海滄街道司法所的工作人員,也是村民口中的“小李”“志遠”。作為司法“突擊隊”的一員,他進駐到征遷組幾個月后,成了令群眾信賴的“醫生”,有矛盾糾紛的家庭,都上他這來“掛號”。

3月份,海滄區司法局主動對接海滄街道,抽調綜合科、基層科、法務科、公證處和新陽司法所、東孚司法所精干力量,聘用了6名調解員組建司法“突擊隊”,在征遷點上成立“流動司法所”,調解員、公證員分散在拆遷點上,和征拆組工作人員、村民小組長等互相配合,靠前服務,為群眾答疑釋惑,化解矛盾。

進駐后,司法“突擊隊”第一件事,就是跟隨拆遷人員走街串巷入戶,排查矛盾糾紛。

“拆遷就是‘分蛋糕’,利益面前矛盾問題凸顯。”海滄區司法局黨支部副書記、司法“突擊隊”隊長唐存良說,司法“突擊隊”通過深入的調查了解和走訪,發現后井村新宅、古厝交錯,宅基地新證、老證混亂,析產、繼承、買賣、邊界等大量矛盾錯綜復雜、糾紛交織疊加。

糾紛化解后,調解員制作調解協議書連夜送去給90歲老太簽字

司法“突擊隊”深入拆遷點,變坐等糾紛上門為主動排查矛盾,讓群眾有了說法論理的平臺,同時,提供法律服務、司法調解、卷宗制作、公證辦理等一站式服務,建立起了一套規范的訴源治理解紛制度。

“老太太,剛剛給您念的,都聽清了嗎?”8月11日晚上十點多,糾紛調解成功后,司法“突擊隊”副隊長、海滄司法所所長林海燕等人又馬不停蹄地制作調解卷宗,并送到90多歲的周老太手上,給她簽字。

糾紛化解了,矛盾雙方握手言和,但調解員的工作卻沒有結束。

“我們要立即制作卷宗,將調解的過程、結果形成書面文字,讓幾方當事人確認無誤后簽字,消除后續可能出現的矛盾隱患。”林海燕說,“突擊隊”的工作就是“排雷拆彈”,目的是又快又好將矛盾糾紛解決在當時,化解在萌芽。

堅持“法理情”拆解疑難雜癥

“按人頭分。”

“那不行,參考老一輩規矩,得按‘男丁’分。”

“之前修房子,我們家出錢最多,得按這個分。”

……

后井村有40多棟老宅,除去買賣、繼承等問題不說,光是公廳面積怎么分,就產生了眾多分歧。

開展案件分析會

“兩間房,九戶人分”,8月10日晚,調解員接到了這個調解預約。這樣棘手的糾紛問題不在少數。拆遷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翻出了一堆“糊涂賬”,也讓親情變得岌岌可危。

上個月,林海燕組織周某和他的親姐姐,以及另外同父異母的4兄妹調解,一屋子人因為兩間房吵得不可開交。

周某告訴林海燕,他最氣不過的事就是連自己的親姐姐都不幫自己。

原來,周某已過世的母親名下有兩間房(登記人口為兩人)。這次拆遷,周某的兒子找到親姑姑,“奶奶名下有兩間房,希望姑姑能放棄繼承,我們會適當給予答謝。”

得知有拆遷補償,周某的姐姐不干了。她和母親再嫁生的兄弟姐妹4人,都要求分這兩間房子。

糾紛圓滿化解,當事人簽訂調解協議書

調解現場,幾方都不肯退讓。“我母親的份額子女都有份,我可以適當分他們一點。”周某表示,卻遭親姐姐強烈反對,“我從小就被送養,吃了很多苦,我要求平分”。

“我大膽提個意見。”林海燕看到,兩個最親的兄妹都開始惡言相向,對周某說,“大家好不容易接受了兩間房一半作為遺產,一半歸你所有的方案,姐姐吃了很多苦,能不能從你的份額里拿出一部分補償給你大姐,這樣才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周某一家在旁商量了半個小時后,最終接受了這個提議。姐姐心滿意足,大家都簽下了調解協議。

林海燕再遇到周某和她姐姐時,兩人正有說有笑在小區里散步。回來她十分感慨地和工作人員說,“還好這親姐弟沒有再被‘拆’散”。

“大調解”格局促和諧

每天早上7點多,調解員蘇容聯準出現在村里。他不是在村頭和群眾們聊天,就是上當事人家里泡茶,“所以老蘇對村里的人和事,‘摸’得很透”,蘇容聯的搭檔小林說道。

退休的村書記蘇容聯,擔任多任村調解主任的顏宏榮等“老調解”現在都被返聘到司法“突擊隊”貢獻余熱,和司法工作人員形成優勢互補。

李志遠和顏宏榮就是其中一對“黃金搭檔”,從入駐征遷點以來,他們聯手化解了近30起矛盾糾紛。

歷時三個月,經歷七次調解多次走訪,糾紛當事人終于握手言和

“誰抽到了‘有’,房子就在誰名下。”視頻里,李志遠和大陳和小陳說明抽簽規則。他們在調解員的主持下,抽簽決定父親遺產的分配問題。

哥哥大陳本不了解司法調解,他覺得,勸一勸,說一說,沒什么用。直到上次妹妹和弟弟的矛盾在調解員的調解下圓滿化解,妹妹拿到補償款,心滿意足,弟弟也沒吃虧,順利預簽約。調解發揮的大作用,才讓他刮目相看。

于是上個月,大陳主動找到調解員:“父輩留給我和弟弟老四一套房子,登記在老四的名下,我們現在還能說得清,要是我們都不在了,老四的孩子能認嗎?”

聽完,李志遠把老顏拉到一邊,“有沒有什么好辦法?”

“以前農村分家也經常遇到這種問題,兄弟之間就抽簽決定。”聽到老顏這樣說,李志遠也馬上有了思路,“如果他們同意,我們就用手機錄下來,存個證明”。

上門為老人提供法律咨詢服務

于是,老顏馬上把這個“土辦法”告訴大陳小陳兄弟倆,他們一致同意。

結果公布,老陳抽到“無”,小陳抽到“有”。房子還是在小陳名下,可兄弟倆都心服口服。在調解員的見證下,小陳補償了一筆錢給老陳,在調解卷宗上簽下字,雙方都沒有后顧之憂了。

“以事實為基礎,以法律為準繩,法、理、情兼具,這樣的調解很公平。”小陳的兒子是律師,全過程參與調解后,由衷為司法調解點贊。

后井整村拆遷項目還在火熱進行中。進駐幾個月,司法“突擊隊”幫忙化解矛盾糾紛,提供法律咨詢,和許多村民成了朋友,村民也總喜歡來拆遷點泡泡茶、聊聊天。

幾杯茶下肚,話匣子打開,茶煙裊裊中,一位當事人說起他和堂兄的糾紛:“非常感謝調解員幫忙調解,上次我爸生病,堂兄一家還來醫院探望,等拆遷了,我們子子孫孫還能世世代代繼續交往下去。”

截至目前,司法“突擊隊”共化解了矛盾糾紛65起,解答咨詢200余次。在司法“突擊隊”的有力護航下,后井整村拆遷項目交出滿意“期中卷”,完成預簽約92%,提前破解老宅析產公證難題,對騰空房屋的拆除也正加快進行中。

關鍵詞: 化解矛盾 區司法局 工作人員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