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聚焦:“非羈碼”云監管、辦案智能指揮中心……<br>數數那些硬核檢察“黑科技”

時間:2022-11-23 19:40:33    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    

浙江紹興上虞:


【資料圖】

從內容記錄到簽名捺印

筆錄全部數字化

“從內容記錄到電子簽名、捺印,再到傳入檢察業務應用系統對應案卷,全部可以用數字化實現……”近日,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檢察院檢察官阮德鋒向前來學習該院研發的檢察數字化筆錄系統的兄弟檢察院干警邊演示邊說。

據了解,從2021年初,上虞區檢察院在浙江省檢察機關率先研發了檢察數字化筆錄系統,利用數字化簽字捺印技術,直接生成電子筆錄導入檢察業務應用系統,減少紙質筆錄打印、簽字、捺印、掃描上傳等環節,助力提升檢察辦案質效。目前,該系統已入選浙江省數字化改革重大應用“一本賬”。

在上虞區檢察院遠程提審室,阮德鋒在制作完電子筆錄后,通過檢察工作專網向25公里外的上虞區看守所推送筆錄。犯罪嫌疑人使用審訊桌上的遠程簽字板完成對電子筆錄的核對、簽名、捺印,檢察官同步簽名。之后,檢察數字化筆錄系統自動把數字化筆錄傳輸到檢察業務應用系統對應的案件卷宗里。

“以往的紙質筆錄制作不但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財力,還容易影響辦案效率。”該院檢委會專職委員、檢察數字化筆錄系統研發小組組長唐冠彪說,“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研發一款無紙化、零接觸的數字化筆錄系統已迫在眉睫。該系統經過刑事檢察部門試點應用,并根據使用反饋及時查漏補缺,目前已經成熟,可用、可推廣。”

“紙質化升級為數字化,更彌補了筆錄在送簽過程中的安全漏洞。”阮德鋒介紹,數字化筆錄系統可在數據加密保護下生成不可編輯的PDF文檔,有效避免代簽、補簽、修改等情況發生。

據統計,截至目前,該院已有480余件刑事案件在檢察環節使用電子筆錄,應用的高效率和便捷性深受干警好評。

遼寧大連:

“非羈碼”實現

對非羈押人員“云監管”

“有了‘非羈碼’,今后我就能通過手機實時查看非羈押人員的日常活動軌跡和在控情況,防止其脫管、失聯,還能立即發現其是否有未經審批擅自外出等違規情形,及時采取應對措施。”近日,“非羈碼”監管系統在遼寧省大連市上線試運行。試用“非羈碼”開展監管工作幾天后,大連市公安局沙河口分局民警林其琛分享了自己的使用感受。

今年以來,大連市檢察院著力打造立體式數字監管體系,積極探索引入“非羈碼”監管系統,對進入審查起訴環節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全面啟動“非羈碼”數字監管模式。為了讓“非羈碼”運行效果落到實處,該院前期充分調研先進地區工作模式,聽取公安機關辦案人員的意見建議,并研究制定相關文件,對“非羈碼”的適用范圍、適用程序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

據介紹,犯罪嫌疑人在“非羈碼”App上通過驗證人像生物特征完成注冊登錄后,智能設備終端會實時采集被監管人的數據,自動比對、及時發現其前往特定場所、同案人員聚集、出逃隱匿行蹤等違反規定的風險行為,作出智能化自動預警。

“‘非羈碼’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等技術,設置外出提醒、違規預警、定時打卡和不定時抽檢等多重功能,確保被監管人能夠在必要的管控下回歸正常生活,實現對非羈押人員‘云上’監管、‘碼上’行動。”大連市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姜濱介紹。

目前,沙河口區檢察院與沙河口公安分局圍繞“非羈碼”具體操作等事項交流探討、達成共識,采用“公安+檢察”協同監管形式,對轄區非羈押人員開展“非羈碼”電子監管工作。據介紹,下一步,大連市檢察機關將在現有工作基礎上,逐步與同級公安機關、法院溝通協調,對該市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形成系統化、數字化監管。

貴州安順:

建立生態環境公益訴訟辦案

遠程智能指揮中心

“今天是第3次對黃家龍潭的水質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已達地表三類標準。”日前,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檢察院技術干警現場對安順市夏云工業園區重要水域的水質進行取樣檢測,并通過電話與辦案檢察官聯系。電話的另一端,安順市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官正在通過生態環境公益訴訟辦案遠程智能指揮中心實時查看相關數據,監督一起公益訴訟案件整改落實情況。

這是貴州省檢察機關首個將快檢實驗室和無人機取證設備接入辦案平臺的遠程智能指揮中心。今年3月,安順市檢察院建立生態環境公益訴訟辦案遠程智能指揮中心。在日常辦案中,技術人員通過該中心實時傳輸取證結果,節省辦案資源,提高辦案效率。

據介紹,該中心剛建成,就在辦理最高人民檢察院交辦的一起行政公益訴訟案件中發揮了顯著作用。該案涉及夏云工業園區300余家企業超標排污、擅自傾倒固體廢物、違反環境保護“三同時”等多種環境違法行為,調查取證工作量大。對此,平壩區檢察院派出兩名技術人員,在兩天時間內運用無人機、快速檢測勘查箱等技術偵查設備,對園區內涉案企業產生的固體廢物污染、水污染情況等完成調查取證,并第一時間上傳到智能指揮中心。公益訴訟檢察部門遠程獲取結果后迅速立案。

目前,安順市兩級檢察院在辦理21件公益訴訟案件時得到該中心的助力,辦案覆蓋飲用水水源地、水資源、土壤和耕地保護等多個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并積極拓展到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傳統村落、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貫穿線索收集、跟進監督、“回頭看”等公益訴訟辦案全流程。

關鍵詞: 公益訴訟 智能指揮 羈押人員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