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環球即時看!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7.2%!山西朔州公安“一號工程”為基層治理賦能

時間:2022-12-18 20:26:08    來源:山西長安網    


(相關資料圖)

今年以來,山西省朔州市公安局黨委把派出所警務機制改革列為2022年全市公安工作的“一號工程”,以“四個堅持”工作舉措,疏通基層堵點、痛點,促進公安基層治理水平全面提升。截至目前,朔州已建成并運行綜合指揮室43個、警務室105個,795名專兼職民輔警扎根在基層。全市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下降5.28%、行政案件受案同比下降9.16%,警務機制改革成效初顯。

堅持高位推進、科學布局,確保改革工作高質量鋪開

今年以來,朔州市公安局黨委高度重視基層基礎工作,以派出所警務機制改革工作為動力,全力開展“一標三實”基礎信息采集應用工作,全面提升朔州公安基層基礎工作。領導高度重視是高效開展的“定心丸”。市縣公安機關黨委把派出所警務機制改革作為“一把手”工程,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各級戶政部門為具體責任單位,堅強有力領導改革深入開展。組織嚴密有力是高位推進的“總開關”。制定出臺《關于推進派出所警務機制改革先行試點的工作實施方案(試行)》,成立“一把手”掛帥的加強派出所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發揮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督促落實的作用,全面協調推進警務機制改革。制度及時跟進是穩步推進的“壓艙石”。堅持報告制度、臺賬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督導落實制度、宣傳制度等“五制度”,推動各項措施落地見效。

堅持典型引領、固化經驗,繪就派出所警務運行新藍圖

朔州市公安局黨委積極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的派出所警務運行新機制,先行試點、分類確定。分級確定試點。結合全市派出所現狀,確定管轄人口多、治安狀況相對復雜的7個城鎮派出所為市級改革試點派出所,其他縣、市自行確定1-2個改革試點,同步推進改革工作。分類確定機制。7個試點所結合轄區不同人口、治安狀況等因素,對轄區的警務區和警務室布置進行再規劃,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的改革方案和警務運行模式。以點帶面推開。組織相關人員現場觀摩了解試點派出所“兩隊一室”運轉模式,學習警務機制改革成果,發揮典型輻射帶動作用。按照人口密度、轄區特點、治安復雜程度,將全市派出所優化整合為45個派出所,12個所推行“兩隊一室”模式,33個所推行“一隊一室+N個警務室”模式。

堅持上下聯動、綜合保障,推動派出所工作提質增效

推進機制落實。制定印發《朔州市公安局關于建立健全警種部門支援派出所機制的實施意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常見警情處警指引和派出所辦理刑事案件負面清單》等,為派出所提供“無條件、有時限”支援。推動警力下沉。優化整合派出所,將全市55個派出所整合為45個。通過選調、新分配、借調警力歸建等硬措施,新下沉警力105人。推動綜合保障。聯合市財政局出臺《朔州市公安機關基層所隊經費保障標準》,明確提出經費、裝備要向派出所傾斜,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投入改革經費超2500余萬元。情指中心、信通等部門積極打通各類網絡設備通道,105家警務室全部接入公安網。推動民警專職化。今年以來,110接處警平臺分流非警務警情17174起,分流非警務事項同比上升127.5%,保證了社區民警80%以上的工作時間沉在社區。同時,建立健全“全警種支援派出所”接處警機制,全力打造“塞上衛士”巡邏防控體系,互相支援、互為補充。

堅持警網融合、共同治理,塑造社區警務新形象

推動警網資源融合。聯合市委平安辦出臺《關于在全市推進城鄉社區警務與網格化服務管理深度融合的意見(試行)》,通過警網融合民輔警、網格長、網格員等社區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打通服務群眾“最初一公里”。全市派出所在居民區、企業(單位)、人員聚集場所張貼社區警務工作服務牌,公示社區民輔警、社工、網格員的電話、微信二維碼等信息,讓群眾能夠第一時間找到社區民輔警、社工、網格員。推動民警“進班子”。積極推進派出所所長、社區民警“進班子”工作,截至10月初,48名派出所所長已進鄉鎮(街道)黨工委班子、118名社區民警進社區(村)“兩委”班子。打造品牌調解室。充分挖掘平魯“林三調解室”、山陰“海平調解室”等品牌調解室作用。積極依托基層綜治平臺和“庭所對接”“民調入所”“律師進所”參與多元化解機制,打造朔州公安“長城”品牌社區警務團隊,推動社區警務團隊與基層治理網格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全市已組建117支社區警務隊,共建立調解室121個,排查各類矛盾糾紛2671件,妥善化解2624件,化解率達97.2%。

(來源:山西政法微信公眾號)

關鍵詞: 朔州市公安局 今年以來 刑事案件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