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全球熱議:接待群眾來訪2500人、化解矛盾糾紛1500件,北京門頭溝法院這樣解決山區群眾“急難愁盼”

時間:2023-01-18 15:27:54    來源:京法網事    

“我們村發展民宿有幾年了,一個官司也沒有!”說這話的,是北京市門頭溝區潭柘寺鎮王坡村黨支部書記王永清,語氣中盡是欣慰和自豪。對于這種“無訟”狀態,王永清最想感謝的是門頭溝法院的黨群司法服務站。

多年來,門頭溝法院一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堅持以黨建平臺為依托,在齋堂法庭、潭柘寺法庭和王平村法庭分別設立集“黨群聯系聯絡、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宣傳教育、黨員實訓鍛煉”為一體的黨群司法服務站,形成“群眾點單、黨群司法服務站接單、黨員辦單”的工作模式,切實解決山區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資料圖】

自成立以來,黨群司法服務站與150余個基層黨組織開展200余場共建活動,累計接待群眾來訪2500人次,訴前化解矛盾糾紛1500余件,提供法律咨詢、普法宣傳、風險研判等服務1000余次。2022年,黨群司法服務站獲評“北京法院黨建創新示范案例”。

群眾家門口的“服務站”

“我們從小就住在這里,現在險村改造新房都蓋好了,村里卻讓我們去租房住,這是什么道理?”王平鎮某村的村民在黨群司法服務站里向值班法官馬鋼錘訴說。

經過實地調查、走訪調研,馬鋼錘了解到,這個村子剛剛完成險村改造,村委會與某建筑公司簽訂了建設施工合同,工程完工后,村委會尚有36%的工程款未支付,因此建筑公司拒絕交房,如今百余戶村民有家卻不能住,村委會因債務問題難以運轉,建筑公司也準備起訴村委會。

“這個情況如果通過訴訟處理,原被告責任是厘清了,可是百余戶村民卻可能長時間住不進自己的房子。”馬鋼錘說道。

為此,馬鋼錘通過黨群司法服務站“接單”,主動聯系鎮黨委一同與村委會、建筑公司開展調解工作,經過各方多次的溝通協調,建筑公司與村委會達成了分期還款協議,村民如愿搬進了期盼已久的新房,村內經濟活動也逐漸恢復正常。

“不論是解決糾紛,還是法律咨詢,啥事都可以來這里說道說道。知道群眾的真實訴求,才能把實事辦到大家心坎上。”門頭溝法院副院長畢芳芳在介紹黨群司法服務站時這樣說。

走進黨群司法服務站,記者發現桌上有好幾本《群眾來訪登記本》,干警們說這是黨群司法服務站的“接單本”,本子里記錄著山區群眾通過現場、電話、微信等形式向黨群司法服務站下的“需求訂單”,每一頁的“解決情況”一欄,詳細記錄著“訂單”的辦理過程和結果,一筆一劃皆是干警們為山區群眾解難題的注腳。

護航“門頭溝法院小院”品牌發展

宋福強是門頭溝區齋堂鎮白虎頭村的村支書,十幾年前,他就帶領村民鑿山修路,把廢棄荒山變成了百畝棗園。如今,宋福強又抓住了綠色發展的機遇,帶著全村干民宿。“村里想發展民宿為村民增收,最近想找投資方融資,要簽合同了,我不太放心,能不能請法官幫我們看看。”宋福強找到了黨群司法服務站。

值班法官謝耀宗現場“接單”,簡單釋法說理后,約定3天后前往村委會實地解答疑問。當天,謝耀宗詳細了解了村里發展民宿產業具體模式,協助村委會審核融資擔保相關合同,并就民宿產業發展中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對村干部進行了提示。

如何給整個門頭溝區的民宿產業加一道“法律安全鎖”?這是黨群司法服務站此后一段時間的“頭等大事”。為此,黨群司法服務站靠前服務,牽頭與區文旅部門建立服務保障民宿產業發展工作機制,圍繞產業發展“體檢”、防控重大發展風險、提供優質服務,建立一系列工作機制,切實為民宿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同時,向全區民宿產業經營者發布《民宿產業法律風險防控指南》。

合作開發、勞動用工、解紛指引……需要注意哪些風險,什么情況下需要承擔責任,足足50條,一看就明白。

隨后,黨群司法服務站還幫助火村、葦子水村、王坡村等十余村建立民宿產業法律風險防控體系。三年來,黨員干警陸續走進民宿發展村居、民宿企業進行專題宣講50余場,為民宿經營主體提供法律咨詢、合同審查、矛盾化解指導等服務200余次。

“以前提起門頭溝就是煤炭,如今,旅游、民宿等新業態紛紛涌入,這對村民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很多村民觀望不敢行動,有些村民大膽行動但忽視風險。這就需要我們主動擔當起保障產業發展的責任,為鄉村振興加好油、充滿電。”聊起這些工作,齋堂法庭庭長謝耀宗眼里有光。

法治鄉村建設的“宣講隊”

“飛來大獎您莫信,反復套錢無底洞;以房養老是騙局,房產您別隨便抵……”潭柘寺鎮南村的“農民法治夜校”正在開講,因為老年人居多,今天夜校主題是“預防養老詐騙”。

“之所以選擇在夜間,是為了不影響農忙,不想讓大家顧得上農活就顧不上上課。農閑的時候,我們也會在白天下村,只要有空就過來念叨念叨、叮囑叮囑,時間長了大家自然就有法律意識了。”潭柘寺法庭庭長譚勇說道。

為了滿足山區群眾對法律知識的需求,黨群司法服務站每個月都會定期下村開展普法宣傳活動。一張桌子、一條橫幅、一顆熱心,田間地頭、村口廣場、老槐樹下都是“課堂”,生動、接地氣的語言武裝了村民的頭腦,也溫暖了群眾的心田。據了解,三年來,黨群司法服務站累計開展普法宣傳300余次,惠及群眾8000余人。

此外,在普法宣講的同時,黨群司法服務站還吸收了幾類“關鍵人”加入普法宣傳隊伍,他們是村干部、網格員、退伍軍人、老教師。相較于法官,在村里,他們人更熟、事更熟、村情更熟,有時候在調解的時候,他們的幾句話、幾個舉動,就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于是,黨群司法服務站將培育新鄉賢隊伍納入普法宣傳工作。陸續吸納30多名“關鍵人”成為村民身邊的法治宣傳員和兼職調解員,通過定期培訓,讓他們成為村里的“法律明白人”,在帶動、影響更多人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的同時,不斷擴大多元解紛“朋友圈”。

“黨群司法服務站是門頭溝法院司法為民、主動為民、智慧為民的一個小切口,更是基層人民法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實實在在的決心。”門頭溝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亓紀表示。下一步,門頭溝法院將繼續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依法履職、主動作為,做深做實黨群司法服務站的各項工作,把好事辦得更好、實事辦得更實。

關鍵詞: 建筑公司 法律咨詢 法律風險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