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最新:創新普法模式、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新疆阿勒泰擦亮法治底色,推動各項工作法治化

時間:2023-02-22 18:41:07    來源:新疆平安網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立足地區實際,以招才引智為突破助力法治建設,以學法普法為基礎筑牢法治基石,以成果轉化為落腳點深化法治實踐,在法治軌道上促進發展、保障善治、應對挑戰,推動各項工作法治化,讓法治保障護航百姓幸福生活。

凝聚法治力量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

阿勒泰地區行政服務中心大廳工作人員為群眾辦理業務

“頭天上傳資料,第二天就能來取營業執照了。”2月7日,在阿勒泰地區行政服務中心,阿勒泰市民姜琴領到了“新鮮出爐”的營業執照,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據了解,阿勒泰地區行政服務中心梳理歸納“我要開餐館”“我要開超市”等套餐,一個窗口受理通辦,給辦事群眾帶來了極大便利。

為增強服務效能,優化營商環境,最大限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該中心發布了全地區各部門(單位)審批事項的標準化服務規程和辦事指南,形成6523項事項辦理目錄,確保不同層級同一事項實施清單統一規范。“公布事項清單和辦事流程,讓企業、群眾知道該怎么辦理業務、怎么進行監督,同時也警示窗口人員按規定規矩辦事,促進了服務質量和水平提升。”阿勒泰地區行政服務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李華說。

專業、完善、優質、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務,是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一環。阿勒泰地區持續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優化公共法律服務內容,為群眾提供及時精準普惠優質的公共法律服務。

1月初,布爾津縣布爾津鎮居民王某在親友陪同下,來到布爾津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咨詢夫妻間追索扶養費一事。

原來,王某身患重大疾病,但丈夫卻因感情破裂拒絕履行扶養義務,無奈之下,王某決定以扶養費為由起訴丈夫周某。律師在詳細了解情況后,幫其維護合法權益,最終在法院主持下,對該起扶養費糾紛進行了庭前調解。

這只是阿勒泰地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開展為民服務的一個縮影。

阿勒泰地區通過整合法官、律師、人民調解員等資源,全方位為基層群眾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詢、法治宣傳、人民調解等法律服務,引進公共法律服務人工智能終端31臺,實現群眾法律服務“一扇門進入、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結”。目前,全地區已建成8個地、縣(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60個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站、535個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室,配備專(兼)職法律工作人員236人。

創新普法模式讓法治宣傳更走心

哈巴河縣組織“普法輕騎兵”成員開展“法治禮包”送萬家活動

2400余名“法律明白人”奔走鄉間,帶領群眾學法用法,促進鄉村穩定和諧;“法治教育基層行”大宣講,用群眾喜愛的方式講群眾需要的法律知識;“法治宣傳隊”雙語普法進牧區,把黨的政策、法治的聲音傳到“最后一公里”……

“本想著身處他鄉,出了問題可能會很難處理,沒想到法官不但給予快速調解,還監督對方履行義務,讓我感觸很深。”1月27日,成都滑雪愛好者李某說。

原來,李先生在可可托海國際滑雪場滑雪時,被另一名滑雪者張某不慎撞擊,導致滑雪板受損。兩人因賠償事宜產生了爭執。當日,正巧遇到在滑雪場開展普法活動的富蘊縣人民法院可可托海人民法庭庭長朱甲華,經過他的耐心調解,張某向李某支付了2000元賠償金,雙方對這個結果均感到滿意。

像這樣的旅游巡回法庭,阿勒泰共有15個,旅游巡回法庭工作人員定期到景區提供法律咨詢,開展普法宣傳。同時,建立糾紛快速處置機制,確保依法快速高效化解旅游服務合同、人身傷害、財產損害、消費者權益等糾紛,推動“法旅融合”,實現依法治“旅”、“游”法可依。

阿勒泰地區創新運用“法治講堂·逢九必講”等七大普法平臺,持續深化打造邊疆民族地區普法新模式,形成特色普法品牌,讓法治宣傳教育強起來、實起來、暖起來,讓法律知識進入家家戶戶,實實在在增強各族干部群眾法治意識。如今的阿勒泰,人人爭當“法治帶頭人”氛圍漸濃,各族群眾已養成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的良好習慣。

關鍵詞: 法律服務 阿勒泰地區 行政服務中心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