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嘎嘎棒”“賊拉好”……今天,遼寧人朋友圈刷爆了! 環球今頭條

時間:2023-03-30 19:24:44    來源:新華社    

喜歡“小燒烤”的遼寧人熱情又爽朗

話語總是帶著些許幽默


【資料圖】

但在數字政府建設這件大事上

遼寧人卻不開玩笑

而是將質樸和實在

融進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建設的

方方面面

事情辦得“嘎嘎棒”

曾經,住在大連灣的漁民更換漁業捕撈許可證,去一趟大連市的政務服務大廳辦理起碼需要一天時間。“現在辦這事兒可老方便了!”大連灣街道灣浦村漁民王鵬告訴記者,現在去家附近的便民服務站,不到半天就能辦好。而在更遠的長海縣,辦稅等政務服務更是送到了小長山島上的企業辦公室里,讓企業足不出戶就能辦事。

“2017年,我剛來到這里開辦企業,要一個個部門找人辦事。現在,基本上都是在網上提交,‘一站式’服務辦事的效率是看得見的。”在遼寧一家光伏貿易公司工作的蘇曉玲高興地向記者分享了近期辦事的經歷。

在沈陽一家工程建設企業當報批專員的程紫秋說,2022年8月,企業接到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資金壓力之下急于開工。沈陽市渾南區推出的“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諾”機制為企業解了燃眉之急,讓企業“拿地即開工”。

“嘎嘎棒”“老順心了”“服務杠杠的”......記者在采訪中聽到這些好評。是什么讓大家對遼寧的政務服務贊不絕口?

2019年以來,遼寧著手建設政務服務“一張網”,對政務服務事項的梳理和流程再造,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的支撐能力,建成了全省統一的身份認證、電子證照、電子印章等共性應用系統,以及省、市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線上線下政務服務加速融合。

當大數據在看不見的后臺加速奔跑,看得見的政務服務辦起來就越來越簡單。

截至目前,遼寧有669條政策實現免申即享,已兌現資金支持超過17億元,稅費優惠達672億元,為390萬戶企業減少跑動659萬次以上,減少申請500萬次以上,市場活力不斷釋放。2022年遼寧經營主體滿意度調查數據顯示,90.5%的企業認為遼寧政務服務實現了“一網辦”。

意見建議“有著落”

上午9時,沈陽市和平區文安路社區的網格員劉詩璐開始了這一天的第一次巡檢,小步慢走在網格片區,和居民們聊聊天,遇到問題,她負責協調解決。

“我上次看到一個下水道的蓋子有些安全隱患,本想打12345反映情況,但是下午再看時,發現已經有工人來維修了。熱線沒打,事情就解決了。”社區的吳萃阿姨告訴記者,這群“80后”“90后”網格員每天都在社區巡檢兩趟,大伙兒有事情都找他們辦,很多事情還沒等居民開口,網格員們就已經做在了前面。

“只要細心些,就能把很多問題‘未訴先辦’”。劉詩璐說,不論是網格片區的居民打12345熱線的投訴,還是她主動發現的垃圾堆放和安全隱患等問題,拿起手機就能去協調解決或者及時反饋。在沈陽市和平區,劉詩璐這樣的網格員有1183名。

做到“未訴先辦”,源于近年來遼寧省將12345平臺與基層網格治理平臺深度融合,建立起一體化的數據采集、數據管理、數據共享和數據應用平臺,形成“省-市-區-街道-社區-網格”六級聯動辦理工作體系,逐步打通了服務企業和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遼寧12345平臺開辟了“隨手拍”版塊。群眾想反映問題,可以隨時拍攝視頻或圖片進行提交,相關部門會快速處置。2022年,遼寧通過“隨手拍”解決訴求問題14.7萬件,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正在形成。

數字政府“賊拉好”

“政府的服務意識越來越強。”大連豪森設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德熙已經在大連生活39年,作為遼寧營商環境變化的親歷者,他感慨萬千:“這些年來,不論是辦稅,還是辦理環保手續,企業的大小事基本上一次就能辦好,從過去的求人辦到現在的一次辦、上門辦,營商環境不斷變好,暖了企業的心,企業也會安心謀發展。”

近年來,遼寧建立了以《遼寧省大數據發展條例》為綱,《遼寧省政務數據資源共享管理辦法》《遼寧省推進“最多跑一次”規定》等為支撐的多層次、立體化的地方性法規體系,從而保障數據共享、歸集、“一網通辦”等工作開展。

“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新生兒出生”等26個事項實現“一件事一次辦”,醫保異地就醫結算等155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各類創新探索不斷涌現,遼寧逐步提升政府數字化改革的速度和溫度。

“當大家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能第一時間幫助大家辦好事!”遼寧省營商環境建設局局長周軼贏說,線上線下的政務服務就是群眾辦事的“老鐵”,“一網通辦”將不斷提升大家辦事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