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環球熱議:惠民承諾兌現擲地有聲 浙江湖州中院兌現便利訴訟維護訴權等惠民實事167件

時間:2023-04-17 09:47:58    來源:法治網    

法治日報記者?陳東升


(資料圖)

法治日報通訊員?白坤先?茹玉

不久前,浙江省湖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選定為“為群眾辦實事示范法院”,這是浙江省唯一入選的中級法院。

湖州中院黨組書記、院長杜前近日向《法治日報》記者介紹說:“近年來,湖州法院緊盯群眾急難愁盼,深入實施司法公信力評價提升工程,不斷推出司法為民硬招、實招、新招,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交出了司法為民高分答卷。”

惠民承諾兌現擲地有聲

“我每天會陪孩子吃早餐、輔導作業……”電話這頭,李剛如數家珍地向湖州中院法官蔣瑩講述近期教育兒子的心得體會。

原來,在他與前妻撫養權變更糾紛中,法院雖判令兒子繼續由李剛撫養,但鑒于他一定程度上疏于管教孩子,向其發出了浙江中級法院中首份家庭教育指導令,責令他到湖州市家庭教育指導中心接受家庭教育指導。

此后,湖州中院總結經驗做法,發布浙江省法院首個家庭教育工作指引。

“兌現為群眾辦實事的承諾,目標要立出來,作風要比出來,成效要曬出來。”杜前說。

2022年6月,湖州中院在全市“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中作出5項承諾,設置“最暖實事”等“六比賽道”,形成履職清單,邀請特約監督員以看、聽、核、議、評、督等方式參與實事項目的監督問效,以辦實事、解難題的舉措匯民心、聚民力。

司法惠民實事辦得好不好,群眾說了算。

2022年4月1日,湖州中院召開“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發布會,現場聘請24名省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擔任特約監督員,對實事辦理全流程跟蹤監測。截至目前,湖州中院已承諾并兌現提升訴訟便利、維護訴訟權益、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司法惠民實事167件。

助力共富守護發展紅利

安吉白茶歷史悠久,創造了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的致富故事,成為“兩山”理念轉化的生動實踐。

然而,隨著知名度不斷提升,各種侵權行為也層出不窮,困擾著當地白茶產業健康發展。

“我現在就給原告轉賬兩萬元,以后一定合法合規經營店鋪。”在一起“安吉白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案庭審后,被告在合議庭的見證下當庭履行并對法官承諾。

這起案件的被告自2021年起,在其開設的網絡店鋪的商品名稱、介紹頁面、售后服務卡等處顯著標注“安吉白茶”,售賣茶葉。而原告安吉茶葉站在2016年就注冊了“安吉白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經審理,法院認為,被告對原告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構成侵權,當庭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使用“安吉白茶”標識,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

“為群眾辦實事,要找準司法服務的切入點和結合點,放大司法為民的效應。”作為該案審判長,杜前說,這類案件關系安吉廣大茶農切身利益,我們要通過加強普法宣傳、統一類案裁判標準、典型案例培育等方式,讓更多像“安吉白茶”一樣的地理標志,在法治呵護下創造更大經濟價值、產生更大社會效益。

法護營商優化提速服務

2022年8月24日,在40余名企業家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見證下,湖州法院的“法護營商直通車”在南潯首站發出。

這輛“法治直通車”是湖州中院聯合工商聯等多個部門,圍繞強村富民融合經營、政府招商引資、服務科技大走廊等舉辦的專題活動。

去年,湖州法院走訪各類企業3207家,幫助解決法律問題4562個,獲得眾多企業好評。

近年來,湖州中院把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作為為群眾辦實事的重點,多次出臺文件,開通服務專線,以實際行動支持企業家干事創業。

據了解,湖州中院還聯合市工商聯,成立全省首家營商環境司法服務保障中心,并在各區縣建立分中心,發揮“府院聯動”整體效應。開展助企紓困專項行動,辦理涉中小微企業執行案件1324件,采用靈活查封418件,向中小微企業發放執行案款25049萬元。

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平均審理時間居全省第一;破產收回債務所需時間位居全省第一……這是2022年湖州中院司法服務企業的成績單。

“作為民營企業家,我從自己的親身經歷看到也體會到,湖州法院想企業所想、急發展所急,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優質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全國人大代表張天任說。

普惠共享數字正義在旁

龍溪村是浙江省首批8個“未來鄉村”試點之一,兩年前上線了“未來鄉村”數字應用場景。

“真是太方便了,在手機上可以直接發起不動產信息查詢申請,一步都不用跑。”長興縣呂山鄉龍溪村村民感慨地說。

記者了解到,這得益于該村的“共享法庭”。

“共享法庭”設在龍溪村“未來鄉村”數字服務中心,功能全部集成到該村“未來鄉村”數字應用手機端,聯通“人民法院在線服務”“浙江解紛碼”等程序,便利當事人移動端網上立案、調解糾紛。

作為浙江省示范“共享法庭”之一,該“共享法庭”依托“司法普惠中心”平臺,與大數據局、公安局、市場監管局等10個部門建立協同機制。村民可在線發起身份信息、不動產登記信息等10余項事項查詢申請,實現多項涉訴事項一網通辦,為群眾帶來看得見的便利。

“‘共享法庭’就在群眾身邊,更能貼近群眾、服務群眾,是我們參與社會治理大格局的有力支點。目前,湖州法院在全市建立了1157家‘共享法庭’,覆蓋消費者、家事、知產、金融、勞動、道交等眾多行業領域。”湖州中院民一庭庭長項炯介紹,2022年,湖州市“共享法庭”共參與指導調解6678次,化解矛盾糾紛5433件,糾紛就地化解率81.3%。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