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世界時快訊】成功率達97.5%,這個調解室有啥高招?

時間:2023-05-04 16:39:14    來源:湖北長安網    

“這件困擾我許久的事情終于解決了!”今年年初,家住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東城街道的鄧女士因去北京過年,家中無人,屋內自來水管凍裂漏水,給樓下住戶孫先生一家造成了不小損失。

兩名當事人在社區調解未果,工作人員來到東城派出所“老谷糾紛調解室”向退休老民警谷傳國求助。了解相關情況后,谷傳國多次到鄧女士、孫先生家中見面約談,聽取各自訴求,發現造成分歧的焦點。

經過谷傳國的耐心工作和熱心調解,雙方判清責任、達成共識,并現場簽訂了矛盾糾紛調解協議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悉,近年來,為大力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荊州區公安分局東城派出所搭建由派出所牽頭,綜治、司法、律師和人民調解員、社區工作者、退休老干部組成的“1+3+N”的三級調解機制,著力從源頭化解矛盾。

“老百姓的事無小事,一定要辦好。對于矛盾糾紛,別人不管的事我們管,別人做不好的事我們做!”谷傳國表示,平日里調解的矛盾大多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糾紛,但關乎著群眾的切身利益,在調解過程中,他始終秉承著敬業精神,把這些糾紛當成自己的事情去認真對待。

“你看,她把我打成這樣,我這么大年紀她還下得去手!”

“她不先動手,我會打她嗎?”

4月11日,“老谷糾紛調解室”內,居住在東門社區的李奶奶與其前兒媳趙女士正在向調解員谷傳國訴說著自己的遭遇。

李奶奶介紹,趙女士與自己兒子在3年前已經離婚,今天到家里是來看望8歲的孫子,趙女士到來后就在家里翻找東西,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自己上前勸阻還被她打了。但一旁的趙女士卻表示,是李奶奶先動的手。

一邊是孩子的母親,一邊是孩子的奶奶,如果按照《治安處罰法》去解決,不僅解決不了“婆媳矛盾”的根源問題,還會對年齡尚小的孩子產生陰影。谷傳國聽著兩方各執一詞,思考著如何才能妥善處置。

“孩子是她們共同的掌上明珠,可以從孩子入手來勸和。”了解事情原委之后,谷傳國很快就有了想法。

“你們倆都有做的不對的地方!”谷傳國對李奶奶說,“您當著孫子的面先動手打他的媽媽,這對孩子心靈會造成多大傷害?”隨后,谷傳國又對趙女士說:“李奶奶是長輩,年紀大,你這一還手,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孩子誰來照顧?”

調解過程中,谷傳國對雙方從各自的利益角度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很快讓矛盾得以化解。雙方心態逐漸緩和下來,也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積極主動向對方認錯,趙女士答應承擔李奶奶的醫藥費,并表示今后控制情緒,不會再發生這種情況。

燒烤檔影響居民生活,他要管;居民亂停車影響出行,他要管;連兩夫妻吵架鬧離婚,他也要管……以老谷的話說,他每天都做著“雞毛蒜皮”的小事,但這些小事解決不好,很容易就上升到鄰里糾紛甚至治安問題。

“調解工作不只是把矛盾調解好,而且要在調解過程中觀察雙方狀態,判斷是否會產生‘矛盾后遺癥’。”“老谷糾紛調解室”的調解員向小明告訴記者,在派出所調解工作中,其中一個難點在于,矛盾后續可能會引發刑事案件,這就需要調解員及時發現并告知相關社區進行關注。

“矛盾糾紛化解是基層社會治理的一道重要防線,咱們派出所在基層治理上是有優勢的,其實很多治安、刑事案件都是可以在這些矛盾上發現并預防。”向小明拿出一本厚厚的調解記錄本向記者說道。

“前段時間,外轄區有對小夫妻鬧矛盾,女方一氣之下帶孩子來我們轄區租房躲著了,后來男方家人找過來鬧,最后還報了警,雖然女方當天被接了回去,可是我還是覺得不放心。”從警二十余年的直覺告訴向小明,如果不從根源上解決矛盾,很有可能引發“民轉刑”案件。

想到此,向小明立馬給雙方居住地管轄民警打了電話,告知該女子的情況,并提出自己的擔憂,管轄民警在了解情況后,及時聯合社區持續進行跟蹤調解,不僅解決了表面上的矛盾,更消除了雙方內心的郁結,最終一家人重歸于好。

“有這個糾紛調解室在,我們在社區工作安心多了。”東門社區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社區工作人員遇到困難糾紛時,與調解員共同處置,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

據了解,目前,“老谷糾紛調解室”已具有聯合調解、慈善救助、法律服務、支援行動、民情收集等五大功能,自2022年7月成立以來,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24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97.5%。

近年來,東城派出所發揚和傳承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探索社會治理新模式,在治安防控、打擊犯罪、優化服務和化解矛盾中,打造獨具匠心的“東城模式”,做到全時空守護平安、零距離服務群眾。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