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調查發現:個人投資者維權最大難點是缺少渠道和維權知識

時間:2020-04-28 14:03:33    來源:新華網    

為做好投資者保護工作,新華網投教基地聯合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投服中心”)開展“3·15”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問卷調查。調查圍繞“個人投資者關心什么樣的上市公司熱點話題”“個人投資者因虛假陳述、市場操縱受損和維權情況”“個人投資者維權遇到的困難”三個主題重點開展。

本次調查共獲得5944份有效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個人投資者最關注上市公司日常經營、分紅事宜;個人投資者對因虛假陳述、操縱市場造成的損失,維權效果不佳,但新《證券法》提升了維權信心;當前個人投資者維權最大的難點是缺少維權渠道和自身缺乏維權知識。

個人投資者最關注上市公司日常經營和分紅事宜

調查發現,在眾多個人投資者關心的上市公司熱點話題中,82.05%的個人投資者關注上市公司日常經營情況,70.58%關注分紅事宜。

新《證券法》對信息披露義務人的范圍和相關要求進行了完善,信息披露逐步從原來滿足行政監管的要求向滿足投資者對“實質有效”信息的需求轉變。

面對個人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日常經營情況和分紅情況的關切,投服中心建議上市公司在不涉及信息披露違規的前提下,平衡好強制信息披露和自愿信息披露的關系,加大自愿信息披露的范圍和深度,以便個人投資者盡可能多地了解上市公司日常經營情況。同時,建議監管部門加大對上市公司分紅的規范和引導,降低上市公司能分紅而不愿意、不主動分紅的可能性,使投資者獲得應有的現金分紅回報。

個人投資者對因虛假陳述、操縱市場造成的損失維權效果不佳

保障因證券違法行為而遭受損害的投資者的民事賠償權利是落實投資者保護的一項重要工作,新《證券法》為此做了重大的探索與制度創新,特別是證券代表人訴訟制度的建立。

本次調查發現,首先,目前多數個人投資者不能夠清晰分辨出是否因相關主體的虛假陳述、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給自己造成損失,僅18.47%的受訪個人投資者知道自己受到了此類損失。

其次,受到此類損失的個人投資者很少去維權,即使選擇維權,絕大部分個人投資者最終也是放棄或失敗,僅極少數個人投資者成功。在上述18.47%的個人投資者中,16.47%的個人投資者最終會放棄維權,0.94%的個人投資者維權失敗,0.71%的個人投資者仍在堅持維權,僅0.52%的個人投資者維權成功。由此可見,個人投資者維權之路的艱辛和困難。

但可喜的是,本次調查也發現,55.37%的受訪個人投資者認為新《證券法》會提升自己維權的信心。

個人投資者維權最大難點是缺少渠道和維權知識

調查發現,個人投資者維權的第一類難點是缺少專業可靠的維權途徑和缺乏專業金融法律知識,占比分別為67.40%和58.83%。

這造成個人投資者在利益受損后,先是不能明確自身損失類型,其次是確認損失類型后不知該找誰幫忙,最后的結果是不得不放棄維權。

第二類難點是維權時間長、材料多而收集困難、費用高等問題,占比均維持在40%左右。

第三類難點是上市公司不配合、資不抵債等問題,占比均在15%左右。

落實好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要重點解決投資者維權過程中的難點。新華網投教基地和投服中心建議有關單位和部門、市場經營主體進一步加大對投資者維權知識和渠道的宣傳,讓投資者在受損后知道找誰維權、通過什么渠道維權、具體如何維權。(陳劍)

關鍵詞: 個人投資者維權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