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最高法:刑事審判要準確回應人民關切 讓公眾理解和認同裁判結果

時間:2022-03-10 14:56:24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刑事審判工作關乎國家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關乎人權司法保障,關乎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刑事審判工作怎么干?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沈亮9日在解讀《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時表示,刑事審判要兼顧天理國法人情,要以嚴謹的法理彰顯司法的理性,以公認的情理展示司法的良知,做到既恪守法律,把案件的是非曲直、來龍去脈講清楚,又通達情理,準確回應人民關切,讓公眾理解和認同裁判結果,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刑事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溫度。

沈亮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人民法院發揮刑事審判職能作用,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服務保障經濟發展、強化人權司法保障、守護好民生安全底線,全力守護百姓平安。

沈亮表示,黑惡勢力是侵蝕黨的執政基礎、損害人民利益、破壞社會治安、危害基層政權的“毒瘤”。他指出,2021年,各級法院審結涉黑涉惡案件3409件18360人。在審判工作中,人民法院堅持“打財斷血”“打傘破網”并舉,執行到位涉黑涉惡犯罪的財產刑及追繳、沒收違法所得405.7億元;一審審結涉黑涉惡“保護傘”犯罪案件255件628人,重刑率達70.2%。此外,各級法院針對一些重點行業領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發送司法建議3816份,參與行業專項整治,鞏固整治“村霸”“沙霸”“菜霸”等成果,推動凈化基層組織。

民以食為天。沈亮指出,各級法院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依法懲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去年底,兩高發布《關于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注水肉”“黑作坊”“過期食品”等問題給予回應,助力保障讓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安心菜;將“專供嬰幼兒的主輔食品”“在中小學校園、托幼機構、養老機構及周邊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銷售的”作為加重處罰情節,體現對未成年人、老年人群體食品安全的特殊保護。

電信網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并日趨呈現出集團化、專業化、跨國境作案特點,給人民群眾造成巨大財產損失,也嚴重破壞社會誠信。沈亮指出,對這類犯罪,人民法院堅決依法嚴懲,去年審結相關案件7.9萬件14.9萬人。對各種“套路貸”“校園貸”“美容貸”以及專門針對老年人的“以房養老”“投資養老”“保健品坑老”等花樣翻新的詐騙犯罪依法懲處,助力打好反詐人民戰爭。

毒品嚴重危害人民幸福安康,刑事審判作為禁毒工作的重要環節,人民法院對毒品犯罪始終堅持嚴打方針保持高壓態勢。沈亮指出,在堅持嚴打方針的同時,注重精準打擊,注重強化對新型毒品犯罪的打擊處理,依法嚴懲將新型毒品偽裝成酒水、飲料、餅干等危害青少年健康的犯罪行為。

沈亮指出,去年開展的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針對群眾反映突出的違規違法辦理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問題,下力氣予以集中整治,全面排查1990年以來“減假暫”案件1334.5萬件,對有問題或瑕疵的5.9萬件督促逐一整改。去年底,兩高兩部聯合發布《關于加強減刑、假釋案件實質化審理的意見》,要求人民法院堅持全面依法審查、主客觀改造表現并重、嚴格審查證據材料,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刑罰執行的公平公正。

防范冤錯案件,是刑事審判的底線。沈亮指出,刑事審判堅持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并重,一是堅持罪刑法定、證據裁判、疑罪從無原則,嚴格把握刑事證據“確實、充分,排除合理懷疑”的證明標準,確保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懲罰;二是大力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形成訴訟以審判為中心、審判以庭審為中心、庭審以證據為中心的刑事訴訟格局,確保每一起案件經得起歷史的檢驗;三是貫徹落實好刑事訴訟法及新刑訴法司法解釋的規定,死緩二審案件一律開庭審理,切實保障律師執業權利,推進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以程序公正促進實體公正。

關鍵詞: 刑事審判 人民群眾 人民法院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