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北京市司法局完成十二項地方立法,為冬奧成功舉辦保駕護航

時間:2022-03-15 10:45:22    來源:法治網    

□本報記者徐偉倫黃潔

“不僅盲道更好走了,小區周邊還建起了‘一刻鐘無障礙便民服務圈’,就連咨詢法律問題的北京法律網都有了‘無障礙瀏覽’功能。”說到這幾年的變化,殘障人士劉女士感慨頗多。

變化遠不止于此,近年來,北京市不僅逐步成為殘疾人友好型城市,也在2021年首次實現了空氣質量全面達標,默默奉獻的志愿者更被譽為北京冬奧會上“溫暖的雪花”……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賽場內外的諸多感動,離不開法治的有力保障。冬奧成功申辦6年來,北京市司法局針對籌辦過程中的志愿服務、環境治理、廣告投放、無障礙環境等領域需求,量身打造與奧運緊密相關的法規規章體系,先后完成12項立法和20余項規范性文件的審查工作。

北京2022年冬奧會期間,有近1.9萬名賽會志愿者和20余萬名城市志愿者參與服務。

北京志愿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背后,是北京在立法領域的未雨綢繆。冬奧申辦成功后,北京市即啟動了《北京市志愿服務促進條例》的修訂工作。

參與該條例修訂工作的北京市司法局立法三處副處長白保玉告訴《法治日報》記者,修法伊始,他們即前往北京冬奧組委展開調研。

“相較于以往,這屆冬奧會的志愿者招募形式有了很大的不同。”白保玉說,以往對大型賽事的組織方能否自行招募志愿者一直沒有明確規定,大多情況下賽事組織方和志愿者中間還會多一層“志愿者服務機構”。

為了破解這一困局,讓志愿者組織工作更加高效高質,《北京市志愿服務促進條例》明確,舉辦大型社會活動時,舉辦單位可以自行招募志愿者。基于此,北京冬奧組委也有了專門的志愿者部招募管理處。

據了解,修訂后的《北京市志愿服務促進條例》還特別對建立多元化的激勵保障機制、為志愿者購買保險、適當給予交通食宿補貼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為志愿者積極參與冬奧志愿服務奠定了有力基礎。

在2022北京新聞中心召開的發布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2021年北京六項主要污染物首次全部達標,特別是冬奧會期間北京空氣質量達到了有PM2.5監測以來最好水平,“北京藍”日益成為常態。

成績取得的背后源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相關立法也在日臻完善。2020年1月,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同步通過《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是我國第一個同步起草、同步調研、同步審議、同步制定的區域協同立法,對移動源污染防治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監測、統一防治措施。兩年來,京津冀三地全面淘汰“國三”及以下標準柴油車,開展了數百次跨區域聯合執法行動。

“冬奧車道啟用后,我一次都沒看到有社會車輛違法占用,大家都很自覺。”市民張先生說,他還發現道路兩側的廣告牌也都換裝成了冬奧主題,可謂氛圍拉滿。

其實,不僅是冬奧車道兩側,包括冬奧場館周邊、部分機場、火車站及列車等,也都換裝了濃濃的“冬奧風”。

“為確保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的廣告設施設置規范,內容符合賽事要求,北京市政府發布了對部分區域廣告設施采取臨時管理措施的通告。”北京市司法局規范性文件審查處處長王仲菊說,該通告在審查階段,新增了“屬地區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加強督促、指導和服務”的條款,目的就是提升政府部門的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強與廣告設施所有人的溝通,幫助解決相關困難,確保廣告的換裝工作順利推進。

據王仲菊介紹,近一年來,她所在的規范性文件審查處先后審查了20余項涉及冬奧會舉辦的規范性文件,包括煙花燃放、交通管理、無線電管理等各個領域,“不懂的知識就現學現問,務必做到相關規范性文件具備充分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大型賽事舉辦期間,運動員受傷的情況在所難免,鑒于比賽項目和場地的特殊性,醫療衛生保障是冬奧會籌辦工作的重要內容。為此,北京市近年來及時做好《北京市獻血條例》《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北京市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條例》的立法修法工作,讓冬奧疫情防控和醫療衛生保障工作更加高效順暢,將相關管理措施提檔為地方性法規,既可以鞏固既有做法,也為北京后奧運時代的發展提供了有效法治保障。

對于殘疾人群體而言,立法給他們帶來的紅利就在身邊。近3年來,北京市先后修復盲道2.6萬處,一、二類公共廁所全面實現無障礙化,51家網站和26款App應用通過全國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評估,地鐵1、2號線等老線車站更新59部爬樓車和142部輪椅升降平臺,2000名專業監督員活躍在一線以體驗查問題、以監督促整改……

變化的背后,是《北京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在修訂起草之初就繪制出的改革藍圖。“城市軌道交通的車站應當設置無障礙檢票通道、無障礙廁所、無障礙電梯,未設置的應當進行改造。”“政府及其部門網站、政務服務平臺、網上辦事大廳應當逐步達到無障礙網站設計標準。”“有關組織可以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市民代表等擔任監督員,對無障礙環境建設和管理進行監督。”

從“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管理條例”到“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不僅是名稱的調整,數十項創新的條款更是對殘障人士高品質生活權利的全方位保障,這正是立法服務民生的生動體現。為有效提升北京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標準,修訂后的條例還規定應當制定北京市的相關地方標準,讓無障礙環境得以高標準細化落地。

高質量完成相關立法和規范性文件審查工作,對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志愿服務、醫療急救、無障礙環境等各項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法治保障,為“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貢獻了北京法治力量。

關鍵詞: 規范性文件 北京市司法局 北京市志愿服務促進條例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