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揭秘!此地政法君助力基層治理的“流量密碼”居然是這些!

時間:2022-03-16 16:10:58    來源:寧夏政法    

原標題:基層治理的“法治密碼”

近年來,寧夏政法機關積極發揮職能優勢,強基層、厚基礎,不斷提升群眾安全感,通過法治方式解決治理難題,從源頭預防化解矛盾糾紛,有效提高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有力推進基層社會治理走深走實。

目前,全區已全面形成政法機關參與基層治理的工作新格局,為基層治理增添法治亮色,不斷助推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銀川市公安局民警到少數民族同胞家中走訪慰問。

“石榴籽”架起連心橋

“銀川是我的第二故鄉,在這里我交到了很多朋友……”回想起在銀川一年多的務工生活,來自新疆伊犁的小伙馬鵬笑著說。這種家鄉般親切、溫暖的感覺,源自銀川市西夏區懷遠市場的“石榴籽”警務室。

2021年初,看好銀川市場的馬鵬帶著全家投奔親戚,并在懷遠市場選址,打算開家馕餅店,可在申請營業執照時遇到了難題,眼看投入的10多萬元就要“打水漂”。人生地不熟的馬鵬,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走進了銀川市公安局西夏區分局北京西路派出所懷遠警務工作站“石榴籽”警務室求助。

“石榴籽”警務室社區民警凡軍偉告訴記者,接到馬鵬求助后,咨詢市場監管部門才知道,原來是打馕用的火爐不符合環保要求。經“石榴籽”警務室多次溝通,馬鵬改造了火爐,并順利辦理營業執照,小店很快便開業了。2021年7月,得知馬鵬8歲的兒子該上學了,“石榴籽”警務室又幫助他解決了孩子上學的問題,馬鵬一家安心在銀川扎下了根。

“去年10月,疫情期間,馬鵬和他的老鄉,還專門給堅守防控一線的民輔警送來了800多個馕,表達感謝。”北京西路派出所所長謝立軍說。據了解,該警務室率先推進“警格”“網格”融合,以“石榴籽”工作模式為牽引,聯動社區街道、民族宗教、市場監管等部門,主動走訪轄區各民族群眾,了解、研究、解決來銀務工群眾子女入學、就醫等“急難愁盼”問題,綜合運用“雙網”資源做好服務,在服務中“穿針引線”,讓來銀務工的各族群眾感受到“塞上江南”的溫暖。

前不久,靈武市公安局郝家橋派出所對涇靈新村“石榴籽”警務室義警隊的義警進行了表彰,“由于義警的密切配合和協助,今年一月份以來,移民區‘石榴籽’警務室轄區刑事警情零發案,治安警情下降66.7%?!痹摼钟嘘P負責人說。

涇靈新村“石榴籽”警務室現有義警巡邏隊員9名,主要由社區干部、轄區商戶、村民群眾組成。義警巡邏隊員在轄區重要場所開展巡邏,協助民警化解鄰里矛盾糾紛、開展巡邏防控等工作,與公安民輔警聯動融合、多元共治,群防群治取得顯著成效,得到了轄區群眾高度認可,成為基層維護平安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有一次,鄰居的東西被偷了,他急得淚花在眼眶里打轉。社區民警很快就為他找回失物,那時候我就下決心報名參加了義警隊,想盡自己一份力。”獲得“巡邏標兵”表彰的義警老李感慨地說。

據銀川市公安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10月,銀川公安創新打造“石榴籽”警務室,研究制定“石榴籽”警務室建設指導《意見》,圍繞“塞上楓橋”警務品牌創建目標,推出民族政策宣講好、合法權益保障好、矛盾糾紛化解好、困難問題解決好、便民舉措落實好和平安環境打造好的“六好”舉措,在全市公安機關開展“石榴籽”警務室創建活動,首批授牌命名懷遠警務工作站、北方民族大學警務室和原隆村警務室等7個警務室為“石榴籽”警務室,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愛民擁警”等主題實踐活動,在完善服務機制、提升服務品質上下功夫,切實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建立民族團結“連心橋”。

村居法律顧問在基層開展服務。

“法律顧問”化糾紛

“社區法律顧問一直忙前忙后幫我們調處糾紛,這次多虧了他們,有難事找社區法律顧問,準沒錯。”近日,在銀川市西夏區賀蘭山西路街道辦事處學院社區,王某某等70余名業主為賀蘭山西路法律服務所律師孫瑜點贊。

因對小區物業公司服務不滿,王某某等70余名業主多次撥打市民服務熱線投訴,并到社區、街道等部門反映。社區法律顧問孫瑜了解情況后,積極介入,向居民提供法律指導,建議居民成立業主委員會,合法行使權利,同時與物業辦工作人員一起組織物業公司和業主代表進行調解,向雙方闡釋各自權責范圍。經過3次調解會議,最終妥善化解雙方矛盾。

“村居法律顧問工作,既要調動派駐律師積極性,又要提高基層干部主動性,引導基層干部借助法律顧問立規矩、化矛盾,絕不是‘單行線’,而是基層干部與派駐律師并線行駛的‘快車道’?!蔽飨膮^司法局局長王瑋華說。2021年,西夏區將“為村居配備法律顧問”列入為民辦實事,實現81個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村居法律顧問通過舉辦法治講座、參與法治宣傳活動、參與矛盾糾紛化解、現場法律咨詢問答、線上法律服務等方式,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法治保障。

西夏區西花園街道辦事處興洲苑社區一位居民家中漏水,樓下鄰居的臥室和衛生間成了“水簾洞”,60多歲的老人晚上只能睡在沙發上。賠償問題雙方始終未能達成一致,樓下居民到社區求助,社區邀請法律顧問為雙方進行調解。經調解,雙方達成協議:由樓上居民負責維修樓下居民的房屋,同時另外支付補償費用800元。至此,鄰里之間恢復和睦。

“村里有個公益創投項目申報書,需要你幫著把關?!庇缹幙h閩寧鎮福寧社區支部書記劉作新,撥通了村居法律顧問寧夏鑫池律師事務所律師周建波的電話。周建波隨即就項目書中的事項給出了修改意見。

鄉村振興,法治同行。為充分發揮村居法律顧問專業優勢,將公共法律服務做實做細,永寧縣司法局以優化服務項目、創新服務方式為著力點,全面提升村居法律顧問服務質效,讓村(居)法律顧問真正走進村居,為閩寧鎮鄉村振興提供法治力量。

“村居法律顧問與相關部門聯合對突發、疑難復雜事件進行調處,現已逐漸成為基層矛盾糾紛聯合調解機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庇缹幙h司法局閩寧司法所所長何亮說。

2021年,自治區司法廳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進一步完善村居法律顧問體制機制等工作措施,推動各地切實把村居法律顧問工作落到實處。向全區2809個村居選聘了893名法律顧問提供法律服務,普遍設立了法律顧問公示牌,建立微信群和工作臺賬,及時解決村民的法律問題。全區100家律所黨支部與107個村支部結對共建,開展聯建共建活動百余次,寧夏寧眾律師事務所等10余家黨支部列席、指導“兩委”換屆。去年,全區村居法律顧問向群眾提供法律咨詢4萬余次,制定修改村規民約1000余件,化解矛盾糾紛1萬余件。

“今年,全區村居法律顧問將繼續發揮律師專業優勢,最大限度地做到將基層社會矛盾妥善解決在自己家門口,聽民聲、訪民意、解民憂,用法治思維助力基層社會治理,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為平安寧夏、法治寧夏建設作出貢獻?!弊灾螀^司法廳負責人說。

銀川市西夏區人民檢察院集中檢查寄遞企業。

“四診”工作法解難題

“法官,你能管我這個事不?”2021年12月底,銀川市民楊某走進銀川市西夏區法院鎮北堡審務工作站,向值班法官唐玉強求助。原來,楊某受王某雇傭在西夏區鎮北堡鎮拉運砂石料,工作共45天,按約定應獲得1.2萬元報酬,但王某僅支付3000元,所欠的9000元一直推托不付。楊某聽說鎮上有值班法官,遂前來尋求幫助。

值班法官和人民調解員立即與王某取得聯系,王某到場后表示,因對楊某的工作表現不滿,才不愿支付報酬。通過法官和調解員耐心勸解,最終王某當場支付楊某勞動報酬6400元。

2020年以來,銀川市西夏區人民法院以審務工作站為支點,將訴訟服務和多元解紛觸角延伸到基層“神經末梢”,以審務工作站為平臺,創新“坐診”“巡診”“約診”“會診”的“四診”工作法,建立起靈活多樣、規范健全、運行順暢的多元化解糾紛機制運行模式,逐步成為轄區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夏區人民法院負責人告訴記者,“坐診”是知曉民意,即每周由調解經驗豐富的法官和人民調解員定期下沉供給優質法律服務,努力切斷矛盾糾紛成聚風險,從源頭上預防化解矛盾;“巡診”是排查風險,依托審務工作站,以“家門口”的法庭開展巡回審判、法治講堂、法律文書送達等工作,減少群眾訴累;“約診”靶向發力,以定期“坐診”方式,與下沉街道、社區共同搭建信息聯動協調平臺,對訴訟能力不足、存在特殊困難的群眾,采用上門等方式提供預約法律咨詢、調解等個性化司法服務;“會診”化解難題,制定基層解紛風險管控機制,建立定期上報制度,匯集審務站工作建議,對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及重大影響的矛盾糾紛通過審判委員會集體研判會診,提出化解方案。

“以法院為中心,在興涇鎮、賀蘭山西路街道等轄區兩鎮七街共設立9家‘審務工作站’,通過信息化將審務站與法院鏈接起來,訴源治理通過遠程司法確認獲得新動力。”西夏區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法院審務工作站結合各自實際找準“跑道”,一站創建一品牌。例如,在綜治中心打造類型化案件審務工作站品牌,設立“工會+仲裁+法院”勞動爭議調裁訴對接工作室;在鎮北堡鎮打造“無訟村居”示范點;昊苑村定期發布審務站工作動態,擴大成功經驗,突出源頭治理效果亮點集束放大,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

“法官就像‘主任醫師’,化解了基層的很多矛盾糾紛,非常給力。”采訪中,一位社區干部說。據了解,近兩年,西夏區人民法院將大量糾紛化解在訴前,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質效評估在寧夏法院系統始終排名前列,目前位列全區法院第一。

法官深入基層社區了解情況。

檢察建議守護美好生活

近日,銀川市西夏區人民檢察院接到線索后,成立專項監督行動小組,對轄區8個集貿市場進行調查,以當前消費需求量大、群眾關注度高的肉制品、豆制品、水產品等為重點,并隨機對菠菜等新鮮蔬菜和豆制品,以及魷魚、牛肚等水產品共3大類16種食用農產品進行了抽樣快速檢測。調查發現,部分農貿市場中銷售的食用農產品存在農藥殘留超標等情形,具有較大食品安全隱患。

西夏區人民檢察院立案取證后,向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西夏區分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同時為增強監管合力,西夏區人民檢察院同步向銀川市西夏區農業農村和水務局發出檢察建議。隨后,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西夏區分局組織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共檢查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6家、商場超市36家、食品經營店205家,累計抽檢食用農產品367批次,立案查處不合格食用農產品案件8件,并集中約談轄區農產品交易市場開辦方負責人、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加大了抽檢頻次,申請增建農產品質量監測點10個,基本達到轄區農殘檢測全覆蓋,確保轄區人民群眾食品安全。

近年來,寧夏各級檢察機關積極參與基層治理工作,聚焦群眾身邊事,用檢察公益訴訟撬動基層社會治理,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的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問題,推動補足了社會治理短板和“漏洞”。

2021年,全區公益訴訟檢察部門發現案件線索1679件,向行政機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234件。其中,緊盯城鄉居住環境和食品安全問題,發現案件線索759件,立案753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621件;部署開展“保障農村食品安全”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辦理案件線索122件,立案122件;通過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督促恢復被非法改變用途和占用的耕地748.7畝,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的河道164.6公里,清理被污染水域面積27061畝,督促保護被污染土壤33.1萬畝,督促清理違法堆放生活垃圾10.5萬噸;督促相關行政機關加強無障礙環境設施的規劃建設、改造提升和運行維護等監督管理。

2021年10月25日,中寧縣人民檢察院立案審查,中寧縣大戰場鎮內迎大線公路南側和恩和鎮雙井子村小學附近的玉米加工烘干設備長期采取敞開式加工作業,未進行防塵、防噪封閉處理,產生的大量粉塵四處飄散,有的還飄落至附近學校操場、教室內,嚴重影響周圍群眾生活。隨后,中寧縣人民檢察院分別向中衛市生態環境局中寧縣分局、大戰場鎮人民政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

收到檢察建議書后,中衛市生態環境局中寧縣分局牽頭組織各職能部門現場督查,責令玉米烘干設備的作業者停止生產、立即整改。目前,玉米烘干房建設封閉烘干塔,采取了可行降噪等措施,有效降低粉塵污染,避免噪聲擾民,確保周圍群眾日常生活不受影響。(劉惠媛 馬忠 張濤 楊超/文圖)

關鍵詞: 法律顧問 檢察建議 區人民檢察院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