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淚目!電話照常撥通,可接聽者再也不是那個熟悉的“老梅”

時間:2022-03-24 22:31:14    來源:鄂檢在線    

2022年1月12日,一如往常,將當日接收的案件錄入統一業務系統后,飯點已過。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人民檢察院案管中心干警梅華明與同事一起到單位附近的小面館,要了一碗7塊錢的砂鍋面。

一如往常,囫圇吃下后,他與同事告別,匆匆趕回單位檢查當日案件信息填報情況。當天晚上,他還需要值夜班。

1月13日,辦案檢察官打開統一業務系統,一如往常,一份份錄入完整、精準的案卷映入眼簾,一個個修改提示及時跳出。

不同往常的是,撥往襄陽市襄州區人民檢察院案件管理辦公室的電話,接聽者再也不是無論何時都在的“老梅”。

1月13日零點48分,54歲的梅華明因呼吸心臟驟停,倒在了夜間例行巡樓的路上。

“不讓一件案件帶病進入檢察機關。”

2001年,梅華明從部隊轉業到襄陽市襄州區人民檢察院,先后經歷了紀檢監察、控告申訴等崗位,案件管理中心是他的“最后一站”,來到這一站時,他已45歲。

受理審查分流案件、審核報表數據、業務數據分析,是梅華明到案管后的日常工作。

“壓力當然有,但不能給院里添麻煩。那方一線同事爭分奪秒、嘔心瀝血地辦案,這方我能守護的,是不讓一件案件帶病進入檢察機關,不讓一個帶病的數據進入業務報表。讓一線的同事們安心辦案,踏實收獲。”襄陽市襄州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胡芝春說,案管工作繁雜瑣碎,需要沉得下心、耐得住苦,但梅華明從不主動找他“吐槽”,只有院里找他談心談話時,他才說出上述“心聲”。

梅華明生前坐的那張黑色辦公椅

從新手上路到辦案檢察官的“安心管家”,背后需要付出多少,梅華明從未說起。只有他那把已磨掉了皮的座椅、辦公室那盞總是亮到深夜的燈、以及10多本工作筆記成為見證。

“有些掃黑除惡的案卷近百本,他每一本都細致翻閱,拿著鉛筆將問題處勾畫出來。”襄陽市公安局襄州區分局刑警大隊民警陳程文因送案,幾乎每周都要與梅華明“碰面”。程文回憶到,梅華明是個話少的人,只對案卷“話多”:“每一處都跟我們講原因、講需求,當天能修改補充的,他都會在辦公室等著我們改好再送過來,就算是周末也如此。”

“首次訊問的視頻很重要,還請你們盡快補了送過來。程序完整既是對自己的工作負責,更是對當事人負責。”襄陽市公安局襄州區分局刑警大隊民警何建偉仍然記得2018年,移送一起重大刑事案件至檢察院審查起訴時,梅華明說的話。何建偉回憶到:“在他的提醒下,我們當天就把視頻送到了檢察院。而且那次之后,我們每次辦理重大刑事案件,都刻一個光盤,將相關視頻一一收錄其中。”

“案件錄入的時限性很強,而且必須精準。”襄陽市襄州區人民檢察院案件管理中心主任曾敏說:“事情交給他,我們放心。在梅華明眼里,不存在休息時間這個概念。無論什么時候給他打電話,他都‘秒接’、‘秒到’。大家都知道,他的工作準則是當日案件當日錄入,當日數據當日核查。”

“總是飯吃一半接個電話就走了,幾次我都發脾氣啦,讓他吃完再去。”梅華明的妻子王保華想起丈夫,幾度淚崩:“他總說,案子不等人,讓別人等著不像話。”

“我幾乎沒怎么給他打電話。”

“這八年來,我幾乎沒怎么給他打電話。”2014年,王穎擔任襄陽市人民檢察院案件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負責對每個基層檢察院的數據進行核查和監督管理,她說:“只有問題多的院,才需要經常打電話提醒整改。這些年,襄州區人民檢察院的報表錯誤比率始終較低。”

據了解,襄陽市襄州區人民檢察院一年平均接收千余件起訴案件,案件量穩居該市前三。而一個案件從錄入到辦理完結,平均有4個左右的問題需要審核。

工作中的梅華明

“每天業務系統都會對承辦人所有變動的案卡進行提示,為了確保報表數據準確,需要對所有的案卡進行及時處理。”曾敏介紹說,統一業務系統覆蓋四大檢察,十大業務,且每年的報表數據、流程、規范都在實時變化更新:“不同的問題涉及不同的業務、不同的部門和檢察官,要逐個甄別、逐人校對,溝通協調的時間、精力成本很大。”

只有了然于心,才能精準“掃雷”。為了確保數據說出“真實的話”,梅華明先自學,他總說,只有比檢察官更清楚數據標準、問題根源,才能保證從自己手里出來的數據“真實可靠”,才能讓檢察官“放一百個心”。

“案卡哪里出了問題,需要怎么調整,哪些細節要注意,某個數據的生成公式,他都能準確、詳細地說出來。”襄陽市襄州區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部主任羅蕙與梅華明共事20余年,說起這位“老伙伴”,她數次哽咽:“碰到案卡問題、數據問題了,我還是不自覺的想要給他打電話。”

每個月的月底,是梅華明“絕不離崗”的日子,在新的一月開始前,他需要匯總當月數據,并確保交給上級院的報表都能“做平”。2021年7月的月底卻有些特殊,那一次,梅華明罕見的請了假,因為兒子的植皮手術碰巧安排在了那幾天。

“他就去了半天,把兒子送到武漢安頓好就回來了。”曾敏依然記得那天下午,梅華明氣喘吁吁跑回辦公室的樣子:“他說數據審核關鍵時刻,不能給上級院添麻煩。”

“每個月的報表生成數據量非常大,而每一行只會提示邏輯不平。不平的原因則需要逐項核對查找,很是考驗業務熟悉度和耐心。”在采訪交流中,王穎才知道這起“波折”:“那個月老梅跟與平時一樣準時交表,且報表幾乎沒有錯誤。”

“他是可以交付后背的戰友。”

工作中的梅華明

工作勤勉敬業,為人不計名利,是熟悉梅華明的人脫口而出的評價。

“老梅是各個處室‘爭搶’的對象,不管在哪個崗位,他都做到了干一行、行一行。”襄陽市襄州區人民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熊華東提起梅華明,感慨頗深:“但這么些年,臨近退休了,他也沒有跟院里提過任何要求。”

襄陽市襄州區人民檢察院司法行政事務管理局年輕干警田旭乾說,梅華明是“可以交付后背的戰友”。田旭乾講到,2020年9月的一個周六,他因為需要向市級院提交一個緊急數據,一早來到辦公室,準備找梅華明要業務管理權限,卻不曾想梅華明早已坐在了辦公電腦前。

“為了不耽誤梅主任核對數據,我說要不我先試一下。他就放下自己手上的事,一邊操作一邊給我講要點。”回憶當時的情景,仍歷歷在目。田旭乾說:“到了中午11點左右,因系統維護,內網中斷,梅主任讓我先回家吃飯,他守著。”此后每隔1小時,梅華明便向他反饋內網恢復情況,直到當天下午14:43,梅華明將反復核對,修改兩處錯誤的數據交給了上級院。

“梅華明始終保有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自2019年檢務督察部并入案件管理中心以來,他主動出謀劃策,推動建立了信息共享、流程監控、質量評查等工作模式。”襄陽市襄州區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部干警黎發典說:“2019年檢務督察業務我們的排名還是第5,2020年和2021年就升到了第1名。”

“一起吃面的時候,他還跟我聊起了創新司法辦案監管機制的事。”襄陽市襄州區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主任曾靜想不通,1月12日下午還一起吃面聊天的人,怎么就突然走了:“那天他是因為要幫我錄入一個民事案子加的班。”

“你辦事,我放心。”是曾靜對梅華明說的最后一句話。

梅華明走后,10多位曾經的戰友趕到他的遺體告別儀式,他們都或多或少得到過梅華明的資助。那時,他們才發現,昔日戰友那件穿了10多年的紅色秋衣已褪為粉色。

他走后,曾敏在上班前,總會在他的座椅前站一站,翻一翻他記錄的筆記。曾敏說她想知道一個年過五旬的人,是怎么做到幾年如一日專注做好一項工作的。

他走后,何建偉在移送案件前,總是不自覺的想起梅華明常問的“是不是襄州區院管轄?什么時候到期?嫌疑人在不在案?法律文書全不全?”,重新檢查確認一遍案卷。

他走后,同事還接到過找老梅約定收案時間和咨詢數據的電話。

這時候大家才驚覺,那么“平凡”、默默無聞的一個人,是那么不可或缺。

關鍵詞: 人民檢察院 業務系統 給他打電話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