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 正文

黃若新書:電商的終局

時間:2021-09-01 17:09:02    來源:今日頭條    

黃若新書:電商的終局

去年就聽聞天貓商城的創始總經理黃若關于電商的新作正在由東方出版社編輯出版,記者這一次等了比較長的時間,從編輯手中拿到樣書,已經是2021年8月,據介紹說,因為這本書是作者關于電商的封筆之作,又是談行業終局,來來回回修改了好幾次。

黃若的電商書籍對于常年跑互聯網的記者來說并不陌生,最早接觸他的第一本著述是2013年,那一年他出版了“我看電商”,幾乎成為行業的必讀書,里面關于電商在中國的發展,天貓商城的構建,幾種商業模式的分析,至今仍具有穿透力。這之后他又陸續出版了《走出電商困局》《零售的變革》等行業暢銷書,都是關于中國零售和電商的干貨分享。用作者本人的話說,《電商的終局》這本書是他關于電子商務行業觀察與分享系列的收官之作。

這本書著重探討的是行業發展的格局和未來走向,在流量成本日趨高漲,互動營銷成為必備技能的移動信息時代,電商發展將呈現怎樣的新趨勢?中國零售最近幾十年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平臺為王現象,爆品現象,新品驅動銷售現象,如今十分搶眼的自有品牌零售,以直播為媒介的視頻營銷模式,以及圍繞互動環境下“人”的電商營運都有哪些鮮明的特點,這些都在黃若的新作中有重點分析。難得的是,作者以其三十多年零售管理經驗,探索零售行業的核心,就競爭激烈的電商終局做出大膽推斷。書中的許多觀察與預測,對于處在快速變革中的電子商務和實體零售,都是一份難得的提醒?!峨娚痰慕K局》這樣的書名出自一位行業長老,富有前瞻性的啟發。

為什么這些年電商越來越發達,商家并沒有感受到經營成本的優化呢?記者這個話題討教這位多年的零售操盤手。

黃若表示:中國零售總體上是流量驅動的。換一句話說:賣東西的掙不過做平臺的,搞品牌的弄不過刷流量的。由于電商強有力的贏家通吃效應,握有流量和顧客資源的一方越來越強勢,如今許多商家在線上做銷售推廣,流量費用已經超過銷售額的50%,也就是說,顧客每花一百元,有五十元以上是給了做流量的中介,例如網紅,主播,平臺點擊收費等等,而銷售過程中產生的所有商品成本,運輸配送,售后服務,保險稅票等等只能擠在余下的不到一半的銷售額里,這樣的狀況只能導致兩種現象:或價格虛高,或降低產品品質,因為不這樣做的話品牌方就無法盈利。二十年前電商行業剛開始的時候,喊出的動人口號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還有通過互聯網降低零售流通成本,讓品牌輕松獲利。然而如今的現狀是:生意越發難做,品牌成為小妾,而握有流量的成為暴利的收割者。喜的是,網絡零售使得這個古老的流通行業飛速發展,提供了更為便利的購物途徑,憂的是,流量統治下零售舞臺的主角(商品)被擠到角落,有流量就能做爆品,而爆品又大多是曇花一現。關于這個現狀,《電商的終局》書中有詳細的分析。

電商二十年,從無到有一路走來,人們關注的都是這個新興行業進入的機會:垂直類目的當當,貨到付款的京東,不收傭金的淘寶,以品牌驅動銷售的天貓,聚焦七環外的拼多多,外賣送到家的美團,在線打車的滴滴,主營折扣的唯品會。而如今,行業趨于成熟,進入門檻越來越高,融資不再是幾個概念就能有巨資入賬。過去的方法不再靈光了,費用結構高漲不止,經營利潤持續下滑。。。出路在哪里,這恰恰是“電商的終局”這本書的價值所在。作者敏銳提出:電商行業已經從當年開荒辟地的初創,進入注重后續經營的下半場,今天最有價值的行業思考和戰略規劃,來源于對電商終局的判斷。它的表現形式將是什么?機會在哪里?哪個地方有陷阱?作者提出,零售是一個人貨場的流通,從聚焦于“貨”的生產,進而關注“場”的建設,到如今更加重視“人”的經營,最終,零售行業九九歸一,必將全方位進入 “人的零售”時代。這是作者對于包括電商在內的零售業態的終極判斷,而這,我通讀之后深感恰恰是《電商的終局》這本書的精彩。

在中國的零售和電商行業,黃若是一個公認的長老級領軍人物,他從地面零售到電子商務,從跨國公司高管到管理民營企業,早期操盤過北京華聯,德國麥德龍這樣的大型實體零售企業,后來轉軌線上,出任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天貓商城的創始總經理,主持開創B2B平臺商業模式,這些年黃若潛心創業及寫作,曾獲評“中國營銷十大人才”,“新浪微博十大影響力電商大V”等榮譽。記者本人從事的是一個以文為生的職業,深知寫作筆耕是個苦差事,如果要做干貨分享,那就更沒有捷徑可言,既不能胡謅,也沒有地方可以引經據典。通常來說,呈現在書里幾百字的內容,需要濃縮許多深度的思考,行業的觀察,提煉和總結。又苦又累的活,一直堅持下來,或許書的作者圖的就是一份對零售的熱愛。而對于既是記者又是讀者的我來說,喜歡黃若的這份睿智的思維和流暢的文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