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 正文

美云智數發布“供應鏈控制塔” 持續推動供應鏈數字化轉型

時間:2021-12-10 11:39:18    來源:榕城網    

“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作為美的工業互聯網對外輸出服務的載體——美云智數重磅發布了新品“供應鏈控制塔”,揭秘美的集團在供應鏈管理領域數十年快速協同,高效供應的秘訣。聚焦于此,《中國工業報》進行追蹤報道。

以下是采訪內容

???

持續推動供應鏈數字化轉型 美云智數發布“供應鏈控制塔”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  作者:曹雅麗

“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分行業做好供應鏈戰略設計和精準施策,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在全球加速進軍數字時代的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發揮工業互聯網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促進作用,對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引擎作用是產業界面臨的新課題。

近日,作為美的工業互聯網對外輸出服務的載體——美云智數重磅發布了新品“供應鏈控制塔”,揭秘美的集團在供應鏈管理領域數十年快速協同,高效供應的秘訣。

練好“內功”  華麗轉身

在數字化轉型浪潮中奮楫篤行,在智能化變革中突圍創新。

據了解,2020年,美的更大力度地推進著全面數字化、全面智能化的重要轉型,已經全面從家電企業邁進科技型企業的陣營,這背后正是得益于其數字化轉型。

美的集團,作為中國傳統制造業轉型的典型企業,近期,標準普爾公司(簡稱“標普”)將美的集團信用評級由“A-”上調至“A”。標準普爾A級作為全球制造業最高信用評級之一,首次花落中國民營企業,美的集團成為國內民營制造企業里獲得最高信用評級的企業,也是全球少數獲得A區間信用評級的制造企業之一。

據悉,美的之所以能在雙循環、國產替代、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下一直穩健向上發展,得益于美的擁有良好的業務板塊布局,持續進行數字化變革和科技投入,讓整體發展更穩健,企業韌性更強,未來還將繼續ToC和ToB業務并重發展策略,加大AI、云計算、大數據、IoT、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投入,不斷創新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更好地賦能產業,共建生態。

作為數字化供應鏈的先行者,美的深耕數字化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無論在商業模式的變革,還是用戶滿意度提升方面,都極具借鑒意義。

困難重重  改革勢在必行

當前,中國制造業正經歷新一輪數智化轉型升級,此時,需迎難而上,才有可能在新一輪洗牌中立于潮頭。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意義重大,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打造未來競爭優勢的迫切需要,也是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把握發展主動權的戰略選擇。

2020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之后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2021年7月,六部門印發《關于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提出,促進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充分發揮優質企業在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中的中堅作用。

對于數字化實體經濟轉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在出席中國宏觀經濟論壇時強調,一是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要由消費到生產,由流通到制造,下一步要轉到產品生產過程的數字化。

“如果說消費和流通領域的數字化只是序幕的話,生產領域的數字化才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才是真正的大戲,才能夠實質性的提升實體經濟的質量效益和可持續性”。劉世錦說。

美的集團美云智數總裁金江認為,對于制造業企業而言,面對困境,破解供應鏈數字化轉型難題,尋求改變迫在眉睫,使數字化助力企業的精細化管理。首要的一步,就在于實現供應鏈數字化轉型。

但數字化時代,制造業面臨著諸多挑戰:市場需求多樣化、柔性快反要求高、新技術層出不窮、數據價值挖掘難,加上制約公司盈利的“成本、效率、質量、交期”四大黑匣子,始終沒有被完全打開,企業利潤空間難免不斷被擠壓。

同時,各種問題突顯,研產協同效率低:產品平臺多,物料標準化和部件模塊化低,可制造性差;產銷拉通不順暢:依據歷史數據和銷售目標制定銷售計劃,生產不能針對市場需求的變化及時響應,造成結構性貨源短期;供方響應不及時:當需求變化時,供方未能按需求靈活調整生產,確保物料供應;制造柔性快反差:因產線兼容性不足,工序差異多,工廠生產換型費時費力;倉儲物流效率低:倉儲物流管理混亂,訂單、生產信息與物流端割裂,溝通效率低,排車發運不及時;質量異常追溯難:當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時,無有效手段快速定位產品質量異常的根因,并鎖定影響范圍。

對此,企業也在不斷固筑供應鏈的“護城河”,挖掘端到端可視與洞察,提前預測交付風險,重塑調優智能流程,以達到集成化卓越運營的目的,期望通過價值鏈上下游高效協同或業務變革與創新來控制成本,實現內生式增長。作為數字化供應鏈的先行者,美的一直致力于通過數智化手段改善供應鏈管理中遇到的難題。

充滿生機  沃土添新芽

當前,數智化大幕正徐徐揭開,這是制造企業一場脫胎換骨的系統變革與能力升級。

金江介紹,基于 “T+3”供應鏈管理理念,美的集團圍繞訂單交付主鏈條,通過對營銷、計劃、采購、生產、物流、質量等多領域的拉通協同及診斷,實現了供應鏈管理的轉型升級。

產銷協同層面,通過拉通客戶計劃、銷售計劃、排產計劃,提升訂單準確率及有效性,通過均衡下單及排產,降低訂單波動頻次,為工廠管理的穩定性提供巨大支撐。此外逐步實現由“以產定銷”到“以銷定產”的轉變,為制造業企業降庫存,提效率,降成本均有重要意義。

采購拉通層面,通過數據拉通做到對供應商原材料庫存的可視及與供方在庫存、品質、物流協同,降低斷供風險;供應商也可以對企業的需求進行相對精準的預測,在出現計劃外訂單時也可以快速反應,解決插單急單的問題。

生產管控層面,通過齊套排產、生產、入庫,提升制造柔性;通過生產信息拉通,實現銷售部門、物流部門、客戶對生產進度的可視化,不但強化部門間協同,也提升了客戶滿意度。

物流改善層面,通過庫存管理的可視化,實現對全國倉庫的在線管控,為全國范圍內的調貨提供數據支撐,真正實現全國一盤貨。通過對物流配送的可視化,提升銷售部門、生產部門、客戶對物流進度的了解,強化了部門間協同,也提升了客戶滿意度。

美的集團通過“供應鏈控制塔”實現了從“以產定銷”到“以銷定產”,通過流程拉通及供應鏈管理斷點改善,詮釋了數字化供應鏈的魅力:需求預測提升35%、運營周期減少55%、訂單滿足率提高17%……以此為器,成效顯著。

破繭成蝶 向陽而生

在行業的數字化進程中,機遇與挑戰并存。

結合美的30+工廠及多家外部企業實踐,美云智數作為美的工業互聯網對外輸出服務的載體,提煉總結泛制造業供應鏈端到端經營痛點及改善舉措,為企業提供降本增效、柔性快反和數字化透明的供應鏈數字化管理解決方案。

經營更透明:以訂單為線索,拉通企業經營各環節,對全領域發生事件做全流程可視化、透明化管控,客戶來單、排程生產、缺料信息等一目了然。

問題可預警:通過業務上下協同的預警機制,對未發生的與正發生的做提前告警監控,預警經營異常。

痛點可診斷:基于數字化轉型三大核心要素“流程、數據和系統”,圍繞供應鏈全鏈條業務系統,做全盤痛點診斷,再結合業務變革完善系統架構與機能。

鏈路全賦能:將訂單全鏈條信息通過平臺共享給客戶,像京東淘寶一樣隨時了解訂單情況,提升滿意度。

據介紹,“供應鏈控制塔”打造從客戶、研發、營銷、制造協同管理平臺,支撐透明化高效運營,令數據價值最大化,驅動業務變革落地,經過不斷的迭代,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

快消行業:國內某乳品龍頭企業,通過“供應鏈控制塔”實現訂單端到端全流程拉通,識別了18個業務斷點和31個數據斷點,倒逼補充建設業務系統,支撐業務高效運作。同時推動業務變革,用數據結果說話,減少“扯皮”,提高跨領域協同效率。

家電行業:通過供應鏈控制塔,美的打造國內2個工業互聯網“燈塔工廠”,其中美的微波爐順德工廠通過“供應鏈控制塔”,實現了貫穿研發、制造、采購等方面的全價值鏈數字化運營,使得內部綜合效率提高28%,產品品質指標提升了15%,訂單交付期縮短了53%,端到端渠道庫存占比下降了40%。

汽車行業:國內某汽車龍頭企業,通過“供應鏈控制塔”的應用,追溯到制約汽車交付的核心原因傳動軸獨家供應商模具異常,造成交付質量不穩定,交付不及時,影響生產進度。為此工廠總組織品質和資深模具工程師協助供應商解決異常,同時加快供方尋源,避免獨家供應,快速解決了交付的異常。

電子制造:基于供應鏈控制塔拉通數據時,發現某電子制造企業集團內各事業部電子元器件存在“一物多碼”情況,影響采購執行和倉儲管理。為此美云智數協同客戶一起成立了一個物料維度的數據治理小組,基于此業務場景,圍繞電子元器件“一物一碼”開展數據治理,精簡了2532個編碼,集采談判降本22%。

全球供應鏈危機不容小覷,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短缺、需求保持強勁……企業如何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如何把握發展主動權的戰略選擇?供應鏈數字化管理解決方案,或許會是其中一個參考答案,對此,我們翹首以盼。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供應鏈 持續 推動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