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國內 > 正文

2017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達4.9萬億 發展勢頭引領全球

時間:2018-12-06 17:08:36    來源:人民網    

12月4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主辦的2018中國“互聯網+”峰會在北京召開。會上發布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共享經濟市場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逐漸展現出引領全球的發展態勢。2017年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達4.9萬億元,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之一。

中國信通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所長魯春對報告進行了解讀。魯春介紹,共享經濟是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著力點。現階段共享經濟主要表現為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通過互聯網平臺將分散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提高利用效率的新型經濟形態。

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一直保持快速增長態勢。2017年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達4.9萬億元,同比增長47%,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之一。另外,截至2017年底,共享經濟領域獨角獸企業數量達到31家。

魯春指出,當前我國的共享經濟正從交通出行、住房共享等先發領域逐漸向生產制造共享、知識技能共享、勞務共享、科研資源共享等更廣闊的范圍發展。例如,2017年生產制造共享領域交易額達4120億元。2017年我國知識技能共享領域市場交易額超過1300億元,同比增長126%,消費者人數超過3億。

共享經濟的發展有力推動了創新創業,從2011年以來,每隔一到兩年就有新的共享經濟模式趨于成熟,成為創新創業的熱點。截至去年年底,全國范圍內爆發了多次共享經濟創新創業的熱潮,分別是2011年-2013年的住房共享創新浪潮,2013-2015年的網約車創業潮,2015-2016年的知識共享創業潮,以及2016至今的共享單車創業潮。

同時,共享經濟的就業規模不斷增長。2017年共享經濟用戶人數超過7億,參與提供服務者人數約為7000萬,其中超過10%的就業人員來自于去產能企業。

魯春還介紹,我國共享經濟制度供給日益完善,管理模式進一步創新?,F在很多地方、各行業因地制宜、因業施策的發展治理策略,為我國共享經濟的管理創新提供了很多鮮活生動的實踐:一是組建專門的工作機構,建立部門協同、區市縣聯動的工作機制;二是強化信用管理,運用系統評分、經濟獎懲手段加強對用戶違規停放等行為的信用管理和約束;三是提升監管手段,利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實現精準治理;四是構建政企協同的治理機制,例如杭州市區兩級城管部門與共享單車企業責任人建立的日常工作微信群,隨時向企業反饋車輛堆積的情況。(記者 董菁)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