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國內 > 正文

客服電話“甩鍋”套路多 客服業務能力待加強

時間:2018-10-10 09:40:12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客服電話“甩鍋”套路多:經常打不通 甚至忽悠購物

轉接人工服務總是“坐席正忙請等待”;語音客服選項極多卻總答非所問;一個售后小問題輾轉數月無人理會;反映產品缺陷卻被忽悠購物……近來,一些企業電話客服遭到消費者越來越強烈的“吐槽”。

記者調查發現,作為售后服務重要環節,一些企業的客服電話不但沒有實現與消費者有效溝通,反成為引爆矛盾的導火索。

客服電話“甩鍋”套路多

當前,消費者對商家售后服務投訴數量呈明顯上升態勢。據中消協提供的2017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服務類投訴量首次上升到總投訴量50%以上,銷售服務類投訴量位居第二,而客服電話的投訴占很高比例。

記者調查發現,消費者吐槽的客服“甩鍋”套路主要包括:

——人工客服電話難覓蹤影。消費者李輝是某知名互聯網公司一款游戲的玩家,為咨詢游戲過程中的一個服務問題,他需要找人工客服。誰知耗費九牛二虎之力,才在內容繁多的網頁邊角位置找到“藏”在其中的人工客服電話,撥打30多分鐘才接通。

——雖然態度禮貌但根本不解決實際問題。成都消費者小取使用“快狗打車”軟件找人搬家,卻遭到搬家人員的騷擾。她聯系客服人員尋求解決,客服雖反復稱會盡快與相關人員溝通,但遲遲沒有實際推動事情解決。拖到后來,甚至不等她說完話就掛斷電話。當小取遭第二次騷擾再次撥打客服電話時,語音提示“工作人員已下班”。

——“轉圈”推諉。消費者劉先生稱,今年8月,他在蘇寧易購購物后,因咨詢優惠問題撥打客服電話,其間多次被不同客服轉接,且每一位都表示對此前的溝通進展毫不知情,直到最后也無法解決爭議,只能投訴。

——對消費者投訴敷衍了事甚至誘導消費。江蘇昆山消費者胡先生投訴一家老牌家電企業,稱他6次報修空調,歷時一周無人上門。其后,只有一名售后工作人員上門拍了幾張照片,說“變頻空調就是這樣”之后即離去,依然未做任何維修。

北京消費者周女士購買一款音響發現使用異常,便致電客服,被告知是某個部件損壞,需要購買新部件,否則該音響將不能使用。但周女士咨詢一搞技術的朋友發現,該產品并未有任何損壞,只是有一處開關未打開。

售后預算僅為產品價2%,客服業務能力待加強

中消協副秘書長王振宇認為,一些領域的售后服務已成為企業發展明顯短板。

據獵聘大數據研究院統計,當前,市場中客服團隊需求量的七成集中在互聯網和快消品兩個行業。記者了解到,這兩類企業在組建客服團隊時多選擇外包方式。、

“目前,廠家、商家在售后服務上的投入明顯不足。”中國家用電器維修服務協會理事會主席團副主席張彥斌表示,一般廠家在售后服務上的投入能省則省,預算僅為產品定價的不到2%。

據記者調查,由于普遍薪酬不高,一些企業在招聘客服時對學歷要求不得不放寬至高中水平甚至更低。不少消費者表示,與客服電話溝通時,常常感到對方不明白自己在說什么,或者無論提出怎樣的訴求,得到的答復都千篇一律。

某知名家電企業的一位管理人員告訴記者,有些企業對電話客服的要求就是兩個“快”??快接、快掛,抓緊處理下一個。

更重要的是,企業對客服的授權十分有限。于先生坦言,不愿意授予電話客服任何實質性權力,只需起到聯絡和安撫顧客的作用即可,實質性問題必須逐級上報解決。

行業發展需過硬售后支撐,警惕“壟斷惰性”導致漠視服務

多位專家告訴記者,從投訴案例數據分析,目前客服問題在家電消費企業多發。據中國家電服務維修協會相關報告統計,從2008年至2017年,家電產業經過近10年的發展,產值從數百億元發展到1.5萬億元。張彥斌認為,這樣大的產業規模,必須要有過硬的售后服務體系支撐。

多名專家認為,售后服務對企業經營影響將越來越直接。艾媒咨詢數據顯示,75%的消費者會因對客服不滿意而放棄購買行為,43%的消費者會因對客服不滿意而不推薦他人購買。

此外,一些互聯網電商平臺也是售后服務問題較多的領域。中國人民大學未來法治研究院研究員熊丙萬說,對于售后客服質量不高,應警惕壟斷帶來的惰性問題。

他說,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因客服質量頻繁引發社會熱議的幾家企業,多在互聯網領域中占明顯市場優勢,缺少應有的競爭性可能才是其漠視售后服務的深層原因。“提升服務質量,除了加強消費者投訴、監督,更重要的是使市場競爭更活躍。”熊丙萬說。(記者杰文津、魏董華、賴星)

關鍵詞: 套路 客服電話 能力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