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特別關注 > 正文

青島首批兩集中供地收官 新的土拍模式引關注

時間:2021-05-20 13:26:52    來源:半島都市報    

原標題:首批兩集中供地收官 61宗地塊成交

島城的土拍市場許久沒有這么熱鬧了。青島市轄區第一批次住宅用地,于5月12~14日集中上市,地塊涉及主城區、西海岸、城陽和即墨,大部分地塊以底價成交,少數流拍,還有一宗地塊達因多輪競價后超過最高限價而熔斷,轉入線下競自持城鎮住宅建筑面積。品牌房企融創、金茂、綠城、萬科、和達、魯商、中南等均有所獲。據悉,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的集中供地將分別于7月和11月上市。那么,這樣的供地模式,對島城的房地產市場會有什么樣的影響呢?購房者最關注的問題又是什么呢?

事件:首批“兩集中”供地收官,61宗地塊成交

5月12日~14日,青島市首批集中供地正式開始進行網上拍賣,涉及63宗地塊,總占地面積161.8萬平米,合計約2427畝,總建面329.64萬平米,起始總價125億元。最終,60宗地塊成交,涉及金額128.66億元;2宗地塊因無人競價,遭遇流拍;1宗地塊達上限價網上土地競價中止,轉入網下競自持面積,最終以6.42億元成交。也就是說,3天時間內,島城共計成交61宗地塊,成交總金額為138.08億元。

5月12日,島城共出讓22宗地塊。其中,上午進行的是市北、李滄8宗地塊的拍賣,均為底價成交,總規劃建面43萬平米,成交總價34.5億元,最高成交樓面價10000元/平米。當日下午,城陽13宗地塊集中拍賣,總占地面積42.52萬平米,規劃建面65.95萬平米。最終,11宗地塊底價成交,成交總占地面積40.3萬平米,成交總建面62.35萬平米,總價24.2億元,最高成交樓面價4396元/平米。另有2宗地塊流拍。和達、龍湖、萬科等品牌房企均有收獲。

5月13日,島城共出讓17宗地塊,總占地面積37.22萬平米,規劃總建面110.37萬平米,總起始價44.86億元。最終,17宗地塊全部以底價成交,總成交價44.86億元。其中包括即墨的15宗商住用地,共賣出12.08億元。和達、中鐵諾德、城建等品牌房企均有所獲。

5月14日,島城出讓西海岸24宗地塊,總占地面積669954平米,規劃總建面105.37萬平米,起拍總價25.07億元。最終,24宗地以底價25.07億元成交。融創、華潤&魯商、金茂、和達、中南&隆海等品牌房企均有所獲。

焦點:開平路地塊熔斷,6.42億元被綠城斬獲

連續3天的網上土拍,吸引了數十家品牌房企的參與,其中也不乏一部分本土房企。但63宗地塊中,有一宗地塊十分引人注目,5月12日連續競價164輪,觸發熔斷,它便是市北區開平路45號地塊。

據了解,開平路45號地塊位于市北區水清溝片區,原址是青島白櫻花面粉廠。據卓易數據,當天參與網上競拍的房企有17家,包括萬科、保利、龍湖、華潤、中海、綠城、中巍、碧桂園、金地、招商、金科、中南、海信、青城、旭輝銀盛泰、青特和平安。地塊報價金額從起始的10310元/平米,經過164輪競拍,一路達到17010元/平米,因達到最高限價,網上土地競價中止,轉至線下競自持城鎮住宅建筑面積。

5月14日,招商、保利、中海、金地、旭輝銀盛泰、碧桂園、綠城和青城8家房企,針對該地塊參與了線下競拍。最終,綠地以樓板價17000元/平米和自持商品住宅建面2106.9平米,將其收入囊中,成交總價6.42億元。

據了解,開平路45號地塊總占地面積13925.2平米,規劃總建面48738.2平米(住宅32906.9平米,商服4873.8平米,劃撥公租房建面10957.5平米)。具體經濟指標,容積率≤3.5,建筑密度≤30%,綠地率≥25%。成交后,綠城的自持建面占比達5.7%,溢價率達64.9%。

業內人士分析,該地塊位于主城區核心區,臨近地鐵1號線開封路站,周邊商業、綠化等配套逐步完備,城市更新之后的未來可以期待。但地塊出讓設置的一些開發條件,也對開發商操盤提出了挑戰。

聲音:新的土拍模式,引發市民關注

據了解,今年2月,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召開全市住宅用地調控工作部署會議時提到,嚴格實行住宅用地“兩集中”同步公開出讓,即集中發布出讓公告、集中組織出讓活動,全年將分3批次集中統一發布住宅用地的招拍掛公告并實施招拍掛出讓活動,引導市場理性競爭。而此次首批土拍,引發了眾多市民的關注。

在半島購房俱樂部里,不少網友針對開平路45號地塊展開討論。網友“林豹子”表示,自己就在一品牌房企工作,此次參與競拍的也有自己公司,早在地塊供應前,公司內部負責土地研判的同事,便通宵達旦研究地塊。另一位網友“陳康康”則表示,許久沒見到這個熱鬧的場面了,所以從拍賣開始,就一直關注著網上的競拍情況。“現在地價都17000元/平米了,將來房價得到多少啊?”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針對開平路45號地塊的競拍結果,大部分市民比較關注房價問題。“現在片區內的幾個品牌樓盤,銷售均價都在27000元~30000元/平米了,這個地塊會不會繼續拉高片區房價?”市民馮先生表示,自己今年就打算在老四方片區買套房,所以十分關注周邊房價。

業內:或加快房企優勝劣汰,有利于平抑房價

據了解,今年7月和11月,島城還將有2次集中的土地拍賣,待上市的地塊也將在后期陸續發布。島城樓市分析專家、仲派集團副總張斌認為,土地集中供應,也讓各房企有足夠的時間去做土地的研判、價值的分析、去設計更好的產品。所以,對于促進島城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來說,是有利的;但是,土地的集中出讓,需要房企在短時間內付出高額的保證金和土地出讓金等,因此十分考驗它們的融資能力、現金流管理能力以及操盤能力,因此會加快房企的優勝劣汰。

同時,中指研究院分析師表示,集中的土地成交,勢必造成集中的樓盤銷售。這意味著,以往的銷售節奏與營銷節點也需要重新鋪排,以保證充足的資金,來面對集中的拿地需求。“從這一點上來說,項目的集中入市,一方面考驗開發商的營銷能力,一方面也有利于平抑房價上漲的壓力,所以,一定程度上對購房者是有利的。但也不能忽略一點,就是階段性項目集中入市,也可能導致市場短期內供需失衡,因此未來項目入市的節點,需要相關部門做更好的把控。”上述分析師表示。(半島全媒體記者 江海峰)

關鍵詞: 青島 集中供地 平抑房價 土拍模式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