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特別關注 > 正文

青島中山路修繕歷史建筑外立面 修復一個釘眼需要4道工序

時間:2021-09-07 17:46:18    來源:青島日報    

建筑是凝固的歷史。作為青島城市發展的主軸線,中山路片區匯聚了諸多歷史建筑,為保護這些歷史遺存,市南區啟動中山路建筑外立面保護修繕工程。據悉,該工程共分三期實施,涉及中山路97號中國電影院、中山路62-70號銀行群等30處歷史建筑。修繕過程中,市南區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廣泛調取歷史資料照片、征詢專家意見,將按照歷史建筑最美時期的形象進行還原,恢復建筑原有風貌特征。

用一個半月修復一處拱形花格

淡黃色的墻面上點綴著白色的方格,入口上方配有半圓形精雕細琢的花紋……9月6日下午,記者在中山路97號中國電影院看到,這座青島歷史上第一家由中國人開辦的電影院的外立面修復工程已完成八成。剩余的亮化、店招的設計安裝工作將等到旅游旺季過后繼續開展。

項目設計方——青島市公用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郭超介紹,中國電影院在歷史上曾經歷多次修繕,他們通過查閱青島市檔案館、城建檔案館保留下來的大量建筑資料、歷史照片,征求專家意見等方式,最終修繕方案還原了其外立面原本的色彩和樣式。

修繕工程的施工方——中青建安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公裝二公司總經理高建偉告訴記者,中國電影院建于1931年,是一座巴洛克風格建筑,按照對歷史建筑“修舊如舊”工作原則,他們根據建筑外墻的石漆進行調色,保證新修繕墻面與原墻面無色差;鏟除外墻空鼓處后,工人使用砂漿找,保證項目的整體觀感質量;屋面修繕過程中,同時進行了防水、保溫處理,并按建筑原貌對其紅瓦進行了更換。

高建偉指著中國電影院入口上方直徑為2.5米的拱形花格浮雕告訴記者,這里是建筑的點睛之筆,也是此輪修繕工作難度最大的地方。“會這種工藝的工人不多了,我們最終從農村找到了一位手藝人,花費了一個半月才修復完。”

修復一個釘眼需要4道工序

中山路上的銀行建筑群是青島亮麗的建筑景觀。青島理工大學教授、歷史風貌保護專家徐飛鵬介紹,銀行建筑群始建于1930年代,包括曲阜路、中山路路口最先建設的中國銀行,以及陸續建設的山左銀行、上海儲蓄銀行、大陸銀行、中國實業銀行、金城銀行等,由當時國內知名的建筑師陸謙受、吳景奇、徐守忠、徐堯、梁華生、劉銓法等分別主持設計,建筑風格多樣,有古典主義風格,也有現代風格;有歐式元素,也有中式元素;有哥特式鐘樓,也有羅馬柱式建筑。它們均采用花崗巖砌基,墻面采用花崗巖貼面,局部裝飾有精美的浮雕和凹凸嵌石紋樣,屋頂為屋頂,檐口層次豐富,并有嵌石裝飾。整組建筑華麗典雅、莊重大方,藝術價值極高。

記者在中山路上看到,現址為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的兩棟建筑正在修繕施工當中。施工方——德才股份中山路沿街兩側改造項目負責人管志鵬告訴記者,這兩處建筑都是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歷經歲月洗禮,雖然建筑基礎沒有問題,但外立面早已銹跡斑斑。經“體檢”發現,兩處建筑共有釘眼1萬多處,風化面積達30%。

“兩棟建筑外立面使用的是青島當地獨有的嶗山紅石材,為了修復這些釘眼,我們特意將嶗山紅石材磨成粉填充進去,再經過固化、色、憎水(防水)工作,才能完成一處釘眼的修復。”管志鵬介紹,針對建筑上殘存的廣告油漆、鐵銹等,他們使用專業的清洗設備進行了人工清洗;對因下雨降雪殘存在建筑表面的鹽分,施工方也進行了專業的排鹽工作。

修繕工程圖精不圖快

市南區歷史城區保護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山路兩側建筑外立面修繕項目范圍涉及中山路主街及周邊支路沿街兩側建筑,修繕方式包括外墻清洗、外墻面材質修復,細部線腳、山花維護修復,門窗更換、門頭店招整治,屋頂改造和建筑亮化等。市南區結合商戶經營、房屋征收和返租等實際情況,將分為一期5處、二期11處、三期14處建筑實施,逐步推動街坊建筑修繕和街區環境整體提升。

“歷史建筑外立面修繕是個慢功夫,我們堅持科學規劃、保護優先,逐棟建筑、逐個立面研究制定修繕設計方案,成熟一個做一個。”該負責人介紹,目前工程已完成一期中山路5號原膠州飯店修繕、中山路97號中國電影院外立面修繕已完成八成,正在實施中山路62-70號銀行群、中山路139號等建筑外立面修繕和中山路72-74號青島商會舊址整體修繕施工。(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 萌 通訊員 孫熙寧)

關鍵詞: 青島市 中山路 修繕歷史建筑外立面 原有風貌特征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