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特別關注 > 正文

涪陵榨菜部分產品最高漲價19% 如何穩坐“國民榨菜”寶座?

時間:2021-11-16 11:22:56    來源:工人日報    

11月14日,涪陵榨菜發布公告,對部分產品出廠價格進行調整,各品類上調幅度為3%~19%不等,消息一出,不少“干飯人”直呼:“榨菜都真要吃不起了嗎?”同時也有網友表示,貴了就不吃唄,反正一年也吃不了幾包,影響不大。不少消費者直接“殺”到電商臺開始囤貨。

梳理一下涪陵榨菜的漲價史,此次漲價倒也不必驚訝。從2008年~2021年,涪陵榨菜產品70g裝從0.5元漲至如今3元左右一袋,直接或間接提價13次。因其漲幅達到了480%,超過茅臺,還被消費者笑稱為“榨菜茅”。而靠著3元左右一袋的主打產品,涪陵榨菜在2020年一年的時間里,凈賺了7.77億元。

關于此次漲價,涪陵榨菜表示主要原因是青菜頭原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已開始體現。從其發展壯大的過程來看,除了原料價格上漲是誘因之外,廣告和渠道投入也是不容忽視的原因。

一方面,涪陵榨菜編織了密集的銷售網絡,全國2000多個一級經銷商,對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域實現了全覆蓋。另一方面,涪陵榨菜加大電商布局,包括旗艦店、社區團購、直播銷售等形式。上市后,涪陵榨菜先后布局蘿卜、海帶等品類,同時著力打造榨菜醬油。2015年涪陵榨菜以1.3億元收購惠通食業,涉及泡菜業務,然而該產品收入僅突破億元規模。

今年,涪陵榨菜提出向百億元邁進的新目標,為達目標,公司再度開啟廣告投入帶動銷售,據悉,僅在今年上半年,公司就投入品牌宣傳費1.67億元,創下了自身歷史之最。然而,高額廣告費用的投入,只給上半年帶來了12.46%的營收增長,導致報告期內歸母凈利潤下降6.97%。特別是第二季度,公司營收和凈利雙雙下降,在涪陵榨菜的歷史上少見。

有人提出過“榨菜指數”,據說根據暢銷全國的涪陵榨菜這幾年在各地區銷售份額變化情況,推斷人口流動趨勢的一種非正式的理論。也曾有些消費者將榨菜銷售與“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聯系在一起。實際上,方便食品的銷量全看消費者的口味喜好,2018年,涪陵榨菜旗下休閑即食的脆口榨菜,銷售額年均增速逾50%,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銷量越好。消費者并沒有降低消費檔次,是因為大量的低端同類產品被擠出市場,消費者更青睞于高品質、品牌化的產品。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超過1萬家榨菜相關企業,5年來企業注冊數量整體呈上升趨勢。14日涪陵榨菜宣布漲價,15日開盤后5分鐘即封上漲停板。無論如何,榨菜這一極具中國特色的即食食品還是深得資本青睞。

能跑出龍頭的生意必然繞不開標準化,如今,涪陵榨菜的對手諸多,辣妹子、魚泉榨菜、飯掃光等都在積極擴大產線,布局自動化領域,分食榨菜市場份額。此次漲價后,如何繼續穩坐“國民榨菜”的寶座,涪陵榨菜任重道遠。(記者 徐瀟)

關鍵詞: 涪陵榨菜 部分產品 最高漲價 原材料 誘因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