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亳州:千方百計助企紓困 真心實意為企解憂

時間:2022-04-15 10:41:39    來源:中安在線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全省“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活動啟動以來,亳州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改、兩為、五做到”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以“三嚴三實”“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采取行之有效的舉措,解決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和瓶頸制約,助企紓困解難,提振企業信心,激發企業活力,取得顯著成效。

高位謀劃夯實助企根基

為將省委、省政府關于活動開展的各項部署貫徹落實到位,亳州市堅持高位謀劃、推動責任落實,第一時間成立高規格市級工作專班,配套印發市級訪企解難活動方案,組織各級領導干部采取現場辦公、調研走訪等方式,面對面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市委書記、市長等市領導帶頭開展“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活動,公開接待企業12次,共收辦問題181個,已辦結81個,正在辦理100個,幫助企業解決用工7609人、解決融資貸款21488萬元、協調企業用地380.47畝。

暢通政企常態化溝通渠道,精準對接企業需求。為全力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激發市場主體創業創新活力,亳州市印發市長接待日活動方案,明確市政府市長、副市長每月開展1次接待企業家活動,在工業園區現場辦公,面向全社會接受預約,并提前公示,面對面了解企業項目在建設、運營、融資、環保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和訴求,對企業疑難雜癥問題“望聞問切”,將服務觸角延伸到“廠門口”。對企業反映的各類問題訴求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當場難以解決的,及時交辦、限時研究、按時反饋,并納入督查考核平臺,形成清單化、閉環式管理,確保企業的訴求切實得到解決。在市政府網站、亳州晚報等開設市長接待日活動專欄,定期公開企業訴求辦理和回訪情況,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截至3月底,亳州市已成功開展13次市長接待日活動,現場接待93家企業,涉及57個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完善領導干部聯系包保機制,為企業提供專業貼心服務。為進一步總結延續“服務企業年·重點企業五級包保”有效做法,亳州市政府出臺《關于開展重點企業(項目)包保走訪活動的通知》,將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臨近入規工業企業、半停產企業、新開工重點項目、續建重點項目納入聯系包保范圍,實現市四大班子領導和市直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共93位領導干部包保372個企業項目,按照每月至少電話聯系1次、每季度至少走訪1次,“點對點”“面對面”精準幫扶,“一企一策”研究解決企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形成常態化服務企業機制。

打造“一口”收辦服務企業新模式,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根據省政務服務中心推行“一制度兩窗口”工作要求,亳州市在市政務服務中心設立“涉企服務窗口”,由市政務服務中心主管單位安排專人負責協調。該市統籌整合全市服務企業資源,集成線上綜合服務平臺、線下服務專區等多個服務渠道,按照“集成化服務、標準化管理、專業化運營”目標,為企業提供全鏈條、全天候、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務,有效解決服務資源“碎片化”和涉企政策“兌現難”等問題。并在全省率先設立“政務找茬”“辦不成事”窗口,收集解決企業群眾到市政務服務中心沒有辦成事的問題及訴求,推動解決企業群眾在辦事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著力提高為民服務水平。

靶向發力助企“爬坡邁坎”

針對活動中企業集中反映的共性問題,亳州市深入企業積極開展專題調研,并會同省有關單位進行系統研究,扎實推動由解決“一個問題”向解決“一類問題”轉變,破解深層次機制問題,實現紓困更精準。

緊盯關鍵重點幫扶,實現紓困更精細。針對企業“用工難、人才缺”情況,該市深入企業摸排用工底數,理清企業用工詳細信息,市、縣政府專題召開產教融合校企對接座談會,搭建校企精準對接平臺,組織鎮村干部實施“敲門行動”,采取“一企一策”,制定針對性措施幫助企業化解用工難、引才難等實際困難。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共幫助822家企業解決用工需求1.37萬人。針對亳州聯滔電子有限公司、渦陽縣盛鴻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長期用工缺口較大問題,譙城區、渦陽縣政府領導化身“引才主播”,分別在抖音平臺開展“直播帶崗”,通過介紹區域特色和人才政策、吆喝企業優崗等,宣傳展示企業工作環境,推介工作崗位,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做到“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收到了良好效果。

共性問題政策幫扶,實現紓困更精準。針對工業廠房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工業項目廠房和配套建筑只能辦理一本不動產權證等共性問題,該市出臺《解決部門工業項目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的處置意見》《工業項目分幢不動產登記有關問題的意見》等政策,明確牽頭部門,限時予以解決,產生了“吹糠見米”的效果。截至目前,已為6家歷史遺留的企業項目容缺承諾辦理了不動產權證,為27家企業分幢辦理了不動產權證。針對企業反映幫助推廣推介產品問題,該市積極組織廣播電視臺對全市相關企業進行專題采訪介紹,在經信部門網站建立企業網站鏈接,制作本地產品名錄,定期召開建材家居推介會,幫助企業擴大銷售市場。亳蕪現代產業園區成立“銷能辦”,專門幫助園區內企業解決產品銷售困難問題。

開辟涉企案件綠色通道,實現紓困更精確。為進一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高涉企案件辦理效率,解決涉企案件訴訟難、審理時間長、判決執行難等問題,該市通過設立涉企案件訴訟服務專門窗口、開展執法辦案效率提升行動、加大涉企案件執行力度、依法審慎適用保全和強制措施、建立府院常態化會商機制、企業家約見院長“直通車”制度等舉措,為企業家啟動訴訟綠色通道,提高了司法審判和執行效率,降低了企業訴訟成本,加強企業家權益保護。

蓄勢賦能促企活力迸發

企業興則經濟興,市場活則經濟活。“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活動開展以來,伴隨著困擾企業的共性問題、遺留問題逐漸解決,亳州市開始把服務企業的工作著力點由幫助單個企業解決眼前困難,轉向減負紓困支持企業做強做大、培育產業集群、促進企業家健康成長上,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動力。

“稅信通”改革,助力企業“輕裝上陣”。亳州市營商環境辦聯合稅務、發改等部門謀劃“稅信通”聯合激勵機制,以納稅信用為支點,在全國率先打破部門之間的行政壁壘,會同21個政府部門對A級納稅人實施聯合激勵,為市場主體“增信減負”,助推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今年一季度,全市銀行機構向A級納稅人授信267億元,貸款優惠金額4002萬元;商業保險公司簽單A級納稅人保費370萬元,優惠保費31萬元,發放政策獎補資金271萬元。

“免申即享”讓政策紅利最快速度直達企業。亳州市在全省創新搭建“免申即享”平臺,解決企業對惠企政策找不到、讀不懂、不會辦、往返跑,以及政策兌現主管部門主觀性強、審批程序多等問題,通過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臺,采取政策梳理、數據共享、流程再造等措施,將政策兌現由“企業找政策”向“政策找企業”、企業被動申請向系統自動匹配、人工審批向智能審批、政策資金粗略預估向精準測算的轉變,提高了服務企業的主動性和精準性。截至目前,亳州市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臺已上線“免申即享”政策1178項,發放各類獎補資金16572.25萬元、惠及企業7908家。為解決企業利潤的技術、能源、用工、物流、稅費、融資、制度性交易成本等制約因素,實現重點企業、重點行業和全市企業平均利潤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1%,該市推行服務企業“1%工作法”。

培育產業生態,厚植發展優勢。緊抓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機遇,統籌當前與長遠,圍繞亳州市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確定現代中醫藥和大健康、綠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數字創意、裝備制造、文化旅游和現代服務、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為重點發展方向。立足現代中藥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加快推動中醫藥產業由過去傳統的中藥材、飲片向中成藥、中藥配方顆粒、破壁飲片等現代中醫藥發展,形成了以安徽濟人藥業、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公司、安徽協和成藥業等頭部企業,集聚164家規模中藥加工企業集群。充分挖掘資源特色,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實施農產品加工業“五個一批”工程,集聚五得利(亳州)面粉公司、安徽正宇、安徽恒盛、安徽東升等龍頭企業,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總產值居全省第三位。

營造一流環境,引導企業家健康成長。大力開展企業家培訓活動,實施新生代企業家培養行動,有效激發企業家創新創業的內生動力。“新春第一會”隆重表彰了“亳州市特殊貢獻獎”“亳州市稅收貢獻20強”“亳州市穩增長進步獎”“亳州市制造業企業20強”“亳州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強”“亳州市優秀招商引資引薦人”,每兩年評選一次優秀企業家,對其頒發“藥都金卡”,讓企業家社會上有禮遇、生活上有待遇,在全社會營造了親商重商安商護商的濃厚氛圍。

堅持“項目為王”,挖掘增量潛力。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為激發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亳州市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理念,組建十大產業招商組,積極采取線上招商、云上簽約等方式,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確保簽約項目早落地、落地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投產、投產項目早達產,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今年以來,亳州市招商引資億元以上項目新簽約67個,總投資229.1億元。(通訊員 杜建西 鄭飛 記者 韓攀登)


關鍵詞: 真心實意 千方百計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