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當前通訊!讓閑置資源再“生金”

時間:2022-08-09 05:35:12    來源:安徽日報    


(資料圖)

“我在白陂湖養魚場干了快3年,一年收入3萬元,還不耽誤自家農活。 ”8月4日上午,桐城市雙港鎮雙鋪村57歲的村民潘百勝一邊給魚兒投食,一邊說。

白陂湖水面面積300余畝,以前雜草叢生、淤泥沉積,是一片荒廢水面。2020年,雙鋪村引進能人曹峰回鄉創業,開發白陂湖養魚。如今白陂湖不僅每年為村集體增收7萬元,還吸納村民務工。

近年來,雙鋪村不斷盤活鄉村閑置土地、水面資源等,吸引能人返鄉創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務工增收。早在2017年,該村將原村部一間大會議室對外招租,每年收取租金5萬元;2018年,該村將村集體閑置土地盤活,通過資產置換收益29萬余元;將一處閑置的菜市場改造成為文體活動中心,公開對外租賃,村集體每年增收7.44萬元。 2021年,該村通過盤活各類資源,村集體收入51萬元。

桐城市委組織部農組辦工作人員胡國貴告訴記者,桐城市不斷盤活“資源、資產、資金”三要素,通過土地流轉、入股龍頭企業、創辦合作社等多種形式,發展村集體產業,增加村集體收入。去年,全市203個行政村共實施 “造血”項目1800個,村均年經營性收入49.4萬元。

“我們社區位于原白馬鄉政府所在地,白馬鄉撤并后,遺留下一些單位的閑置資產,我們通過盤活這些資產,促進社區集體經濟發展。”桐城市龍騰街道白馬社區黨總支書記張中余說。

據了解,近年來,該社區利用閑置資源招商引資,將原白馬小學的閑置校舍轉租給桐城市雙寶農業有限公司,每年租金6萬元。此外,該社區還盤活原白馬糧站、信用社、鄉政府等單位的閑置資產,社區集體增收40萬元。 “我們通過合作經營、盤活資產、有償服務等方式,讓社區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年增收數十萬元,固定資產300多萬元。 ”張中余說。

關鍵詞: 閑置資源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