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今日快訊:【堅決打贏抗旱救災硬仗】精細調水解旱情

時間:2022-08-24 05:44:29    來源:安徽日報    


【資料圖】

近日,記者來到六安市裕安區蘇埠鎮陵波村,張壽支渠從陵波村的稻田旁穿過,潺潺流水仿佛讓酷熱的天氣涼爽了幾分。 “多虧了有這條張壽支渠,水直接放到田里,解決了大問題。 ”當地興農農機合作社負責人黃國艮說。

陵波村位于淠史杭灌區范圍內,距離三大渠首之一的橫排頭水利樞紐不遠,黃國艮在當地種糧已有多年。“現在正是水稻揚花抽穗灌漿的關鍵時期。長期高溫不退,地里放上水五六天就會被曬干。如果沒有張壽支渠引來了淠河總干渠的水源,那我家1100多畝稻田很有可能產量銳減甚至絕收。 ”黃國艮說。

張壽支渠是淠河總干渠戚家橋管理分局管理的3條支渠之一,3條支渠灌溉周邊數個鄉鎮共15萬畝良田。淠河總干渠戚家橋管理分局負責人秦軍告訴記者,為提高用水效率,3條支渠沿線的各個村莊采取間歇性灌溉,爭取讓每一塊田地都能及時得到水源,同時當地也加強巡邏,減少跑冒滴漏。

淠史杭灌區對區域內皖豫兩省四市千萬畝農田灌溉和沿線居民生活用水起著重要保障作用。安徽省淠史杭灌區調度處負責人朱善斌介紹,灌區今年種植水稻960萬畝,其中約930萬畝中稻和晚稻已進入集中需水的關鍵階段,再加上持續不退的晴熱高溫,灌區抗旱形勢十分嚴峻。

為緩解旱情,淠史杭灌區管理總局加強對灌區蓄水來水和農業、生活需水等情況監測,分析評估旱情形勢,會商調整抗旱供水保障方案,合理配置引蓄提水量,分區域分水源劃定供水范圍。 “我們也及時向灌區用水戶提出一些抗旱措施和建議,例如對原本播種雙季稻的農戶,我們就建議將第二季水稻改種其他旱作物,以減少干旱造成的影響,把抗旱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上。 ”朱善斌說。

淠史杭灌區管理總局還精細調度大型水庫供水,預留一定蓄水保障城鄉生活用水安全,并強化調度過程控制,在當前水稻保收關鍵時期加大供水力度。同時要求灌區尾部所有外水補給站全力開機提水,部分地區采取架設臨時泵站等應急措施提水抗旱,千方百計增加抗旱水源。 “我們加大了灌區用水管理力度,分渠段確定用水消耗指標,加強用水督查,嚴禁超額消耗。為了避免出現用水矛盾,我們還加大了對跨市渠道的用水協調,加強上下游縣區的對接與配合,避免爭水搶水、無序用水等情況發生。 ”朱善斌說。

據了解,自7月1日到8月23日,淠史杭灌區通過多種水源綜合利用,保障在地水稻用水需求,其中淠河灌區、史河灌區、杭埠河灌區三大渠首灌溉引水13.28億立方米、灌區內部蓄水利用約3.2億立方米、提外水約4億立方米。同時,今年以來累計向合肥市、六安市等提供生活用水4.14億立方米。

記者 袁野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