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速訊:“長三角網絡安全協同發展”論壇在肥舉辦

時間:2022-09-08 07:50:05    來源:合肥晚報    

20家高校及企業與合肥市簽約落地、合肥軟件供應鏈安全檢測中心揭牌、多位重磅嘉賓共話長三角網絡安全……9月6日下午,“長三角網絡安全協同發展”論壇在合肥舉辦,論壇聚焦長三角地區網絡安全技術產業協同創新,組織多家企業創新應用先進技術,翼方健數(上海)、科大國盾量子(合肥)、高維數據(合肥)等3家企業作創新成果發布,并發布國內首部《網絡安全人才實戰能力白皮書》。


(資料圖)

嘉賓為長三角網絡安全一體化 出謀劃策

此次論壇邀請到了來自長三角多個地區的網絡安全專家,對長三角網絡安全一體化進行交流,提出寶貴建議。

來自上海市委網信辦的總工程師楊海軍提出,長三角網絡安全一體化建設應做好“六個一”,即打造一項“新機制”;建設一個長三角區域網絡安全基礎數據庫;制定一個聯合制定網絡和數據安全地方性新標準;筑牢一張“數據網”;繪制一幅“產業圈”;培養一批“智囊團”,開展長三角網絡和數據安全保障體系相關研究。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副所長孟楠對網絡安全產業的發展態勢進行全面解讀。她表示,在“十四五”發展期,新型融合性網絡安全保障體系、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風險管控和網絡安全產業發展方面有望迎來新的政策加持。

作為此次活動的協辦單位,新華三集團副總裁、新華三信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孫松兒提出了網絡安全體系建設思路。他認為,網絡安全體系建設應遵循六大要點,即堅持主動安全理念指導頂層規劃設計,落實技術和運營建設效果,夯實情報、云與AI技術演進,踐行設計、開發、驗收、供應鏈安全環節,拉通安全孤島搭建安全中臺,推行以靶場為底座、體系為支撐、產學研聯合培養人才舉措。

在隨后進行的長三角網絡安全圓桌論壇上,來自企業、高校的多位專家,就長三角網絡安全如何協調發展、教育技術產業如何融合發展兩項話題,展開了熱烈的交流與探討,表示將充分發揮高等學府人才資源優勢,緊貼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通過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更好地服務網絡安全產業發展。

合肥軟件供應鏈安全檢測中心揭牌

當天下午,在該論壇上,20家高校及高新技術企業與合肥市簽約落地,總投資達22.1億元。合肥軟件供應鏈安全檢測中心也在會上正式成立并揭牌。

合肥聚焦長三角地區網絡安全技術產業協同創新,組織多家企業創新應用先進技術,會上翼方健數(上海)、科大國盾量子(合肥)、高維數據(合肥)等3家企業作創新成果發布。其中翼方健數發不了隱私安全計算與數據要素流通,科大國盾量子發不了量子+智能安全辦公產品,高維數據則發不了“新型泄密溯源取證系統解決方案”。

作為本次論壇的承辦方之一,新華三集團的產業基地于2017年正式落戶合肥,依托合肥優越的發展資源和環境,實現了安全理念和技術的全面部署和應用落地。在網絡安全方面,該公司主導、參與制定了百余項國標、行標,百余份安全技術白皮書、報告,承擔數十項國家、省部級前沿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充分發揮自身安全能力和經驗,全面推動了合肥及長三角地區乃至中國的網絡安全產業的創新和發展。

《網絡安全人才實戰能力白皮書》

發布

當天下午,國內首部聚焦網絡安全人才實戰能力的白皮書——《網絡安全人才實戰能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在該論壇上正式發布。

作為白皮書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安全學院執行院長俞能海介紹,《白皮書》聚焦實戰,著重從網絡安全人才實戰能力方面展開研究。

據白皮書,當前我國網絡安全人才缺口巨大,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據白皮書數據,到2027年,我國網絡安全人員缺口將達327萬,而高校人才培養規模僅為3萬/年。

白皮書基于420余場不同領域的專業網絡安全賽事中超過85000條實戰數據,889份調研問卷,從實戰人才的供給側及用人單位的需求側,全面呈現我國實戰型人才的供需現狀、培養現狀、評價方式及發展建議。

俞能海表示,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應以合肥高新區為主體,探索基礎人才培養校企聯合培養機制,打造網絡空間安全教學教研平臺,聚焦產教融合,構建“矩陣式”人才培養體系,引領技術創新,打造產業地標,共建“中國安全谷”。

合報全媒體記者 張夢怡

關鍵詞: 網絡安全 協同發展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