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世界百事通!妙招+硬招,緩解“停車難”

時間:2022-09-21 08:42:36    來源:安徽日報    

近日,社會車輛整齊地停放在合肥市西園街道新建的安徽電氣工程學校地面停車場內。記者 殷驍 攝

開拓停車資源 “找位”不再犯愁

9月14日上午,合肥市下起綿綿細雨,前來蜀山區西園街道辦事處的莊先生并不慌張,把車停在與辦事處一路之隔的安徽電氣工程學校地面臨時停車場,步行至街道辦事處?!奥犐鐓^同志介紹,這邊新增了一個停車場,我就決定開車過來,方便!”莊先生開心地說。


(資料圖片)

此前,莊先生來這里辦事,停車很令人頭疼。西園街道辦事處位于長江西路與潛山路交口東南角,辦公場所停車位有限,臨街又是兩條主干道,“停車難”一直是困擾轄區居民的一大問題。“找一刻鐘也找不到車位,只能將車停在街道門口,留下手機號讓保安隨時通知挪車。辦事也心慌,生怕要挪車,更不知道該挪到哪?!鼻f先生回憶。

“居民頭疼,我們也發愁,有些工作人員寧愿坐公交、地鐵或騎電動自行車,也不愿開車上班?!蔽鲌@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鄭林告訴記者。此前,來該街道辦事的群眾不僅車難停,而且還常因臨時停車阻礙道路交通。緩解“停車難”成為該街道一項重點工作。

經調研,西園街道發現長江西路與潛山路交口西南角有塊約7000平方米的空地,隸屬于駐地單位安徽電氣工程學校,原為該校平房,拆除后曾被借用為軌道交通建設臨時辦公點,現已閑置。

經多次多方協調,西園街道決定在該閑置地塊未開發前,將其作為臨時停車場。該停車場設有200余個車位,進場15分鐘免費,首小時收費5元,后續每小時3元,全天停車30元封頂,車主還可以辦理月卡。除了增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臨時停車場特別配備4個殘疾人車位,方便特殊人群?!凹染徑馔\囯y題,又利用了暫時閑置的用地,可謂一舉兩得?!蔽鲌@街道七里塘社區黨委副書記方孝飛說。

“可以把車停在這充電,再走幾分鐘上班?!?月15日,在合肥駱崗公園附近工作的張瑤瑤說,有了三角島臨時停車場,再也不擔心找地方為新能源車充電了。

8月下旬,合肥市包河區廬州大道三角島臨時停車場投入使用。據該區城管局停車辦主任張立新介紹,該停車場由廬州大道延伸拓展出的邊角空地改造而成,面積約4000平方米,可容納185輛機動車,還設置了60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三角島臨時停車場距高鐵合肥南站和軌道交通5號線地鐵口不遠,周圍還有規模較大的住宅小區,是典型“P+R”(兼具“停車+換乘”功能)換乘停車場。“停車場提供每天2次、每次5小時免費停車機會,方便新能源出租車和網約車駕駛員停車、充電;同時,市民停車后可換乘地鐵,側面緩解了市中心和老城區交通壓力?!睆埩⑿赂嬖V記者。

查漏補缺“找地” 智慧手段助力

“螺螄殼再小,也能做道場?!痹诰徑狻巴\囯y”過程中,鄭林經常用這句話勉勵同事。盡管轄區內老舊小區、主干道較多,用地緊張,地下停車場偏少,但西園街道仍想方設法,盡力為群眾、企業增加停車位。

串聯共享轄區成員單位停車資源。西園街道轄區內的瑞福食尚街被四條主干道圍繞,周邊住宅小區較多,人氣很旺。但停車位少、路段偏窄,市民停車難,影響了街區商戶引流?!昂芏囝櫩陀啿颓笆紫染蛦柡貌缓猛\?,得知停車位少又不好???,往往就不來消費了?!币幻惋嫷甑曛鞲嬖V記者。

為解決“卡脖子”問題,幫助商業街可持續發展,西園街道成立由黨工委書記吳奇志任組長的經濟工作專班,發揮街道大黨委統領作用,依托黨建聯席會,經多輪協商,最終與周邊高校、建材市場達成一致,相關單位拿出近500個停車位,與食尚街錯峰停車。

“街道與轄區成員單位就錯峰共享停車位等問題簽約,由我們‘擔保’共享車位期間停車秩序、交通安全等問題,打消了成員單位在車輛管理等方面的顧慮?!眳瞧嬷菊f。

居民小區內閑置空地雖不多且大多面積有限,但西園街道采取增設機械車位等辦法,合理有效地利用了邊邊角角,實現了“螺螄殼里做道場”。

智慧手段到位,大幅提高了停車效率。在位于合肥市馬鞍山路皖能大廈北側的皖能大廈停車樓,記者駕車開至停車場出入口,停好車,選擇“存車”后離開,“機器人”自動完成車輛升舉搬運入庫等一系列操作。取車時,按下“取車”鍵,僅需1分鐘,車輛即“自動駛出”。

據安徽皖能大廈有限責任公司副經理李佳介紹,區別于傳統人工停車方式,該停車樓啟用“機器人搬運系統”,用戶通過人臉識別,手機App,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傳統IC卡,觸摸屏等方式就能完成存取車、預約車位、線上支付等操作,平均存取車時間不超過90秒。該停車樓共7層,現可提供210個“機器人”停車泊位。

業內人士表示,皖能大廈停車樓智能停車技術手段系合肥首個成功案例,在全省也屬于領先水平。另外,記者發現,該停車樓立體機械車位比普通機械車位更平直寬敞,對新手駕駛員更友好。

“皖能大廈停車樓位于人流量、車流量十分集中的蕪湖路商圈,立體式車庫能高效利用城市中心空間,緩解周邊停車難問題?!崩罴颜f。

合肥廬陽區杏花公園最近建成投運了面積1.5萬平方米、停車泊位420個的地下公共停車場,并通過“一個平臺采集、一個平臺處理、一個平臺運營”智慧停車系統,為車主提供無人值守、余位查詢、車位導航、自主繳費等停車服務?!澳壳叭站嚵髁考s700輛,使用率較高?!蓖\噲龉芾矸焦ぷ魅藛T表示。

優化管理方式 提高泊位指標

近年來,合肥市不斷加大停車場建設力度,近3年共建成停車泊位32萬余個。今年前7個月,該市新增城市停車泊位數64056個,新增公共停車泊位數17340個,兩項數據均位居全省第一。下一步,該市還將編制城市公共停車場專項規劃,合理布設公共停車場,構建“分區差別化”停車供應體系,并試行“無感進出/支付”,進一步加快停車場使用效率、改善駕駛員體驗感。

在設法開拓停車資源的同時,“喚醒”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資源的工作,也應提速。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很多新建中小學設置了地下停車場,且出入口大多與校園分開,適合向公眾錯時開放。不過,個別學校出于防疫、保障師生安全等方面考慮,暫緩開放停車場,這非常可惜。同時,出于管理角度考慮,部分機關事業單位也不愿開放內部停車場和停車位,市、區層面有時很難推動相關工作。

“一方面,職能部門應鼓勵、引導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在工作日晚間和節假日向社會開放。另一方面,也應細化管理政策并推出舉措,倡導市民文明停車,幫助單位內部停車場規范管理?!庇袑<医ㄗh。

一次,看到車位緊張,湖南游客丁樂便將車輛停在合肥某景區新能源汽車專屬車位上,雖然當時停車場內并未停放新能源汽車,但他還是很快收到了系統發來的挪車通知。

“作為公共資源,新能源汽車車位管理應靈活、優化。在燃油車車位緊張情況下,可以適當限時開放新能源汽車車位。如果監測到新能源汽車即將飽和,再提前通知燃油車主駛離?!倍方ㄗh。

據合肥市建設部門相關人士介紹,為繼續深化便民停車,該部門正修編控規通則,擬調整部分建筑配建指標,提高居住小區、醫院、學校等配建停車指標。例如,新建住宅小區停車泊位配建標準力爭提高至1:1.2到1:1.5。新建醫院、商場等公共建筑,按每100平方米1.1個至1.5個車位配建,進一步提高停車泊位指標。

(記者 殷驍)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