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提升A股質量 監管部門應在退出通道上再加把勁

時間:2019-02-18 09:43:34    來源:證券日報    

繼1月8日,長航油運在上交所重新上市后,近日,國重裝5也開啟回A之路。退市企業重新上市意味著資本市場有進有出的市場生態環境正在逐步成熟。今后,筆者認為,監管部門應在退出通道上再加把勁。

作為2014年退市制度改革以來,首家主動退市的公司,1月25日,國重裝5公告稱,根據公司目前的發展戰略及資本運作需要,公司擬籌劃重新上市事項,即未來擬在適當時機申請公司股票在上交所重新上市。該事項目前處于前期籌劃階段,且需要向有關部門進行政策咨詢。

根據交易所規定,申請重新上市需具備最近三年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最近三年凈利潤均為正值且累計超過3000萬元(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為計算依據)及持續經營能力等方面條件。

國重裝5披露的 2016年、2017年年報顯示,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7042.80萬元、7513.40萬元,按照公司業績預告,預計2018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5億元左右,公司符合重新上市的要求。

筆者認為,對于符合重新上市要求的退市企業,市場是歡迎的,就像此前重新上市的長航油運一樣。能夠重新上市,對于公司、投資者和資本市場來說都有重要的意義。

在企業上市的通道更加順暢之后,筆者認為, 建設富有國際競爭力的資本市場,退市制度的不斷完善是必然之選。這樣才更有利于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雖然近幾年監管層一直在不斷完善退市制度,從2001年的《虧損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到2014年被稱為“史上最嚴退市新規”的《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再到2018年這一意見的修改完善,退市制度改革一直在穩步推進中。

但是,一些中國股市的“特色”仍制約了企業的退市數量,例如,股市“不死鳥”的存在;財務狀況嚴重不良、長期虧損,屬于僵尸企業的上市公司的存在等等,雖然每年退市的數量在不斷增長,但是,市場整體退市率仍然很低。

因此,A股市場上市通道越來越順暢的同時,筆者建議進一步加強退市通道的建設,切實提升上市企業的品質和資本市場的質量。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