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湖南:土特產“變身”文創品

時間:2019-02-19 16:58:27    來源:新華網    

湖南長沙湘江邊,市中心繁華地段的一家高端商場里,在眾多國際大牌名品店的“包圍”下,有一個顯得“格格不入”的文創集市。這里展出銷售的是湖南各地土特產衍生出來的文創品。

文創集市持續一個月,元宵節是最后一天。其中,色彩鮮艷、包裝精美的花瑤竹編禮盒套裝,花瑤挑花圖案的相機帶和手機殼,還有兒童益智書《花瑤歷險記》等“花瑤”文創品吸引了眾多顧客駐足。

這些商品很多來自300公里以外的隆回縣虎形山瑤族鄉。近年來,湖南大學定點幫扶隆回縣,在當地推進“文創+扶貧”項目,將挑花、茶葉、米酒、富硒大米等土特產打造成文創品,帶動貧困戶就業增收。

虎形山瑤族鄉白水洞村是湖南大學的駐點幫扶村,海拔近1000米,常年云霧繚繞。白水洞村民奉娟花和大多數瑤族婦女一樣,過著農忙時種地、農閑時挑花的傳統生活。她未曾想過,一針一線繡出的作品,原本只是自己用來做裙子和衣服,現在卻能夠進入大城市。

在隆回縣,像奉娟花這樣的瑤族居民有6000多人。當地瑤族婦女筒裙上裝飾有艷麗的挑花圖案,因而被稱為“花瑤”。花瑤挑花的手藝世代相傳,常見的圖案有老鼠送親、哪吒鬧海、群虎出山等,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不用畫模板底稿,圖案都在腦海中。”奉娟花說,她參與文創扶貧項目以來,做了50條挑花相機帶,一條收入50元,做了挑花包裝袋200多個,每個收入30元。設計師提供基本材料,她們在上面繡花紋,可以“自由創作”。

白水洞村茶葉合作社同樣完成了“華麗變身”。經由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重新打造,再加上標準化生產水平的提高,茶葉價格翻了幾倍。茶葉罐印有挑花圖案,茶葉取名為“虎久霧語”,老車間被改造成茶文化展廳,這一切都變得有些文藝小清新。

“如果沒有創新的品牌和包裝設計,我們的產品可能一直走不出大山。”茶葉合作社負責人譚德友說,自己從20多年前開始制茶,但以前根本不懂得品牌策劃和推廣。

泡上一壺“虎久霧語”茶,他信心滿滿地說,現在打響了品牌,合作社產值由2014年的30多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200萬元。預計再過3年至5年,產值能達到1000萬元,從而帶動更多老百姓致富。

湖南大學駐白水洞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康添慧說,一些來自瑤鄉的文創品不僅走出大山,還走進了北京國際設計周等展會。“文創+扶貧”提供了很多家門口就業的機會,增加了貧困戶的收入,也推動了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傳播。(記者白田田)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