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銀保監會:進一步遏制保險中介市場違法違規亂象

時間:2019-04-03 08:29:11    來源:上海證券報    

銀保監會昨日發布公告稱,為落實2019年全國銀行業和保險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相關要求,進一步遏制保險中介市場違法違規亂象,銀保監會決定開展2019年保險中介市場亂象整治工作,并印發了2019年保險中介市場亂象整治工作方案。

據了解,本次亂象整治對象覆蓋保險公司、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及與保險機構合作的第三方網絡平臺。工作主要包含三項重點任務:一是壓實保險公司對各類中介渠道的管控責任,二是認真排查保險中介機構業務合規性,三是強化整治與保險機構合作的第三方網絡平臺的保險業務。

近年來,通過一系列保險中介專項檢查和亂象治理工作,各保險機構合規意識有所提升,各類風險得到明顯遏制,但仍有部分機構存在內控管理不規范、線上線下管控尺度不一致等問題。

銀保監會表示,各保險公司應切實履行中介渠道管控責任,依法合規開展經營活動。根據方案,重點整治以下幾個方面:是否虛構中介業務、虛假列支等套取費用,是否銷售未經批準的非保險金融產品、存在非法集資或傳銷行為,是否唆使、誘導中介渠道業務主體欺騙、誤導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是否利用中介渠道業務為其他機構或個人牟取不正當利益等。

業內人士表示,保險公司“虛構中介業務、虛假列支等套取費用”等違規行為相當普遍,且屢禁不止。“這是因為相較于數十萬元的罰款,虛構中介業務、虛假列支套取費用獲益更多。所以,本次亂象整治工作將其列在整治重點的首位。”

根據方案,本次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的整治重點還包括:是否銷售未經批準的非保險金融產品,是否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是否按規定對銷售人員進行執業登記等。

此外,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是否存在將保險產品與儲蓄存款、銀行理財產品混淆,套用“本金”“利息”“存入”等概念,將保險產品收益與銀行存款收益、國債收益等片面類比,變相夸大保險合同收益、承諾固定分紅收益等誤導行為,也是本次重點整治工作之一。

隨著互聯網渠道成為重要的保險銷售渠道,第三方網絡平臺非法銷售保險產品的違規行為隨之而來。

根據方案,銀保監會將重點關注下列違規行為,包括:第三方網絡平臺及其從業人員是否非法從事保險銷售、承保、理賠、退保等保險業務環節,保險機構是否與從事理財、P2P借貸、融資租賃等互聯網金融的第三方網絡平臺存在合作等。

根據銀保監會安排,整改分為自查整改、監管抽查和總結匯報三階段。4月至6月是機構自查階段,7月至11月是各銀保監局抽查階段,11月30日之前各銀保監局向銀保監會中介部報送保險中介市場亂象整治工作報告。(韓宋輝 記者 陳婷婷)

關鍵詞: 銀保監會 違法違規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