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科創板受理名單首現“紅籌” “包容”特質展現

時間:2019-04-19 09:43:13    來源:新華網    

備受關注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發行審核正快速推進,已受理企業名錄中17日首次出現注冊地為“境外”的企業。受理名單首現“紅籌”,成為中國科創板“包容”特質的展現。

按照中國證監會的定義,所謂紅籌企業是指注冊地在境外,主要經營活動在境內的企業。去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關于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的若干意見》,允許符合條件的紅籌企業按程序在境內資本市場發行股票或通過發行存托憑證(CDR)上市。

今年3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發布“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相關業務規則,符合試點條件的紅籌企業被允許在科創板發行上市。

4月17日收盤后,科創板發行審核系統正式受理九號機器人有限公司的發行申請。作為“小米系”公司之一,這家企業注冊地為開曼群島,主要生產經營基地位于北京中關村。

招股書顯示,九號機器人公司本次擬向存托人發行不超過704.09萬股A類普通股股票,作為發行CDR的基礎股票。CDR發行后占公司總股本比例不低于10%,基礎股票與CDR之間按照1股/10份CDR的比例進行轉換,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約7040.92萬份CDR,擬融資規模20.7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九號機器人公司不僅是典型的紅籌企業,同時也是一家采用VIE架構的創新公司。其在受理名單中現身,也被業界視為科創板展現“包容”特質的良好例證。

“過去數十年間,中國股市錯失大批本土高科技企業,VIE架構與‘同股同權’上市原則的格格不入成為主要原因。”億信偉業基金首席顧問江明德評價認為,著眼“增量改革”的科創板允許紅籌及存在表決權差異化安排的企業上市,不僅體現了對企業公司治理實踐選擇的尊重,也有望為境內資本市場留住更多優質上市資源。

業界預計,在九號機器人公司的示范之下,科創板受理名單中有望出現更多的紅籌企業和VIE架構企業。與此同時,各方對科創板的包容度有更多期待。

針對尚未在境外上市的紅籌企業和具有表決權差異安排的發行人,科創板確立的市值及財務指標為預計市值不低于100億元人民幣,或預計市值不低于50億元人民幣,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5億元。

“由‘海歸’科學家創立的高科技企業中,相當比例注冊在境外,且大多采用VIE架構。這些處于快速成長階段的企業迫切需要資本市場的支持,但其當下的體量與科創板‘門檻’尚有一定距離。”中國科協海歸創業聯盟理事長、美時醫療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啟元說。

作為領先的醫療影像技術創新公司之一,美時醫療擁有高溫超導射頻、超高場超導磁體、人工智能診斷平臺等多項原創技術。馬啟元透露,目前公司正在籌劃赴港上市,同時對科創板保持高度關注。

“科創板的問世,不僅助力中國原創技術發展,更可加速中國產業向高端轉型。”馬啟元說,對于尚處于成長期的“硬科技”紅籌企業而言,“更包容”或是他們對科創板最大的期待。(記者 潘清)

關鍵詞: 科創板 受理名單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