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爆款”基金接連出現 近期“爆款”基金何以頻現?

時間:2020-02-17 16:12:22    來源:中國基金報    

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擔憂尚未減輕,投資者布局基金入市的熱情卻日漸高漲,自2月3日開市以來,“爆款”基金接連出現。

據中國基金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近兩周出現了鵬華價值成長、萬家自主創新、東方紅恒陽五年定開、富蘭克林國海基本面優選、建信科技創新、永贏科技渠道、招商科技創新等多只“爆款”基金,不少產品一日售罄,單日募集金額頻頻超70億,掀起新基金發行的小高潮。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基金覆蓋面廣,除了大型基金公司,規模排名50左右的基金公司也有“爆款”產品。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5日,2月份以來有12只新基金成立,合計募集規模242.98億份,其中,混合型基金發行規模達到187.9億份,占比77.33%。今年以來,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發行已超過1250億份,占比超過66%,可見權益基金成為新發市場主力軍。

主動權益新基金發行持續火爆,究其原因,第一,由于政策面加強對抗擊疫情的支持,A股市場除春節后首日出現大跌外,近兩周持續表現不俗,尤其是新能源車、5G、醫藥等行業明顯受到資金關注和追捧。

第二,憑借深度、前瞻性研究和專業化資產配置,2019年公募基金表現出色,平均業績跑贏滬深300指數,基金賺錢效應凸顯,新基金受到普通投資者的追捧,尤其是一些明星基金經理“掌舵”的新發基金更受青睞。

第三,去年以來股市走強,推動投資者風險偏好上升,即便在疫情爆發后,投資者風險偏好也沒有降低。同時,銀行、券商等渠道也加強了對新基金的宣傳力度,投資者借道公募基金入市的熱情較高,對于一些科技領域的新基金追捧力度更強。

第四,節后40多家基金公司自購旗下偏股型基金,總金額約26億元,部分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經理也出資申購旗下產品,這些專業機構投資者用“真金白銀”申購的行動,也激勵了普通投資者參與。

由于基金發行市場過往存在“好發不好做、好做不好發”的現象,因此,也有市場人士擔憂新基金后續的市場表現。不過,此次情況跟以往似乎不太一樣,一些基金公司主動控制產品發行規模,很多新基金將實行比例配售,并沒有盲目擴張規模;同時,投資者普遍更重視長期業績優秀的基金經理,不少產品屬于三年定開產品,也讓投資者被動長期持有,減少“追漲殺跌”的操作,這將有助于基金管理人“從長計議”,踐行長期投資理念。

本周,睿遠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安信基金等公司將發行新基金,有可能再現“爆款”產品。如果有更多資金追捧優秀基金經理所管理的權益類基金,無疑能為市場注入更多“活水”,并傳遞積極信號,進而有利于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中國基金報記者方麗)

關鍵詞: 爆款基金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