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越跌越買 近一月股票ETF凈流入資金約560億元

時間:2020-04-08 15:45:54    來源:證券時報    

全球股市巨震,場內資金借機抄底。滬指自3月5日摸高3074點后,一月來震蕩下行,到4月3日,跌去了近10%。場內資金卻借道股票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越跌越買,同期有557.12億元資金凈流入。

近一月凈流入560億元

股票ETF份額漲逾10%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4月3日凈值更新,254只股票ETF總份額為4475.82億份,比3月5日股市近期高點時增加433.02億份,增幅達到10.71%。

根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股票ETF基金資金測算模型》計算,近一月,股票ETF凈流入資金557.12億元,這一數據已接近機構資金抄底最兇猛的2018年四季度566.26億元的凈流入量。

從資金流向可以看到,近一月資金凈流入呈現明顯的“高拋低吸”特點。在滬指快速下跌區間,凈流入資金洶涌,尤其是滬指跌至2700點下方,單日凈買入資金屢次超過百億級體量;而當股指反彈至2800點附近,資金則變為凈流出。

針對這種現象,集思錄副總裁鄭志勇表示,股票ETF具備市場越跌凈流入資金越多的特征,2018年就是如此。國內ETF的投資者七成以上是機構,在市場低估時買入,高估時平倉。以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為例,該類機構多以一年作為考核周期,投資中追求絕對收益,如果在股票ETF投資中賺取10%左右的收益就會擇機賣出。

A股近一月異常波動,多位績優基金經理認為,股市震蕩也孕育了投資機會,部分中長期景氣度較強的子行業仍然具備投資價值。對未來股市的長期看好,正是投資者青睞偏股型指數基金的重要原因。

中郵基金基金經理楊歡表示,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大,風險偏好降低,連具有一定避險屬性的資產如黃金都出現了巨大的波動,A股也受到外資流出和風險偏好波動的沖擊。但波動孕育機會,宏觀上的短期沖擊后續會體現在經濟數據和上市公司業績中,期間部分績優股可能會被錯殺,短期情緒影響下的回調,提供了低吸優質標的機會。一旦疫情得到控制,經濟的修復性反彈也將出現。 “雖然海外流動性壓力和風險偏好的大幅波動仍將持續一段時間,但也可借機配置優質標的,在動蕩的市場中,更應重視中長期景氣度仍然較強的行業。”楊歡說。

資金流向泛科技、

跨境ETF、寬基ETF

從資金的流入結構看,近一月泛科技ETF、跨境ETF和大盤寬基ETF等產品規模增長位居前列。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3日,泛科技ETF占據規模增長前三名。華夏中證5G通信主題ETF總份額增長82.96億份,以309.52億元規模位居主題ETF首位;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銀華中證5G通信主題ETF分別增長了45.57億份和32.08億份。此外,天弘中證電子ETF、華夏中證新能源汽車ETF、國泰中證全指通信設備ETF等4只科技類產品近一月規模增長都超過了10億份。

海外股市大跌,疊加港股估值吸引力增長,跨境ETF成為資金蜂擁買入的另一個主要方向。易方達恒生H股ETF、華夏恒生ETF、華安德國30(DAX)ETF近一月總份額增長也都超過了10億份。

同時,大盤主流指數的調整導致A股整體估值回歸,大盤指數基金同樣受到資金青睞。華泰柏瑞、天弘基金旗下的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易方達、華安基金旗下相關的創業板ETF新增份額也在10億以上。此外,華寶、國泰基金旗下的券商ETF、華夏央企結構調整ETF等行業或主題ETF規模增長也超過了10億份。(證券時報記者 李樹超)

關鍵詞: 股票ETF凈流入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