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大商所推出標準倉單業務 上線首日成交金額合計2540.48萬元

時間:2020-05-30 23:19:19    來源:證券日報    

為了進一步拓寬場外衍生品渠道,繼商品互換、基差交易業務后,5月29日大商所正式推出標準倉單交易業務。

《證券日報》記著從大商所相關人士處獲悉,倉單交易平臺上線首日,累計完成報價23筆,成交20筆,成交量合計4340噸,成交金額合計2540.48萬元;其中,豆油成交11筆,成交量合計2700噸,成交金額合計1531萬元;聚氯乙烯成交9筆,成交量合計1640噸,成交金額合計1009.48萬元。

“以前現貨和倉單是兩個相對獨立的市場,作為貿易商,在起到連接兩個市場橋梁作用的同時,也承擔起部分現貨與倉單轉換的成本。”浙江物產氯堿化工有限公司研究發展部經理葉辰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該公司作為掛牌方參與了首日交易并實現500手的交易。“通過期貨買入套保,計劃對預售的訂單配對江蘇和浙北的倉庫倉單,但很可能最終得到部分浙南和浙東的倉單。而在傳統的業務中,公司只能利用自身的產業渠道優勢,將這些倉單注銷后銷售,并另行采購江蘇和浙北的貨物交付訂單,這額外增加了業務成本,還承擔了區域升貼水、品牌升貼水波動的風險。”

中信期貨旗下全資現貨子公司中信寰球商貿(上海)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劉勇表示,大商所標準倉單交易上線后,知名油脂企業紛紛開戶并積極參與交易,企業分布覆蓋區域廣泛,平臺交易活躍。基于對現貨市場需求及農產品市場總體情況判斷,預期下周豆油價格將呈現震蕩偏強走勢。因此公司擇機摘牌買入豆油倉單200噸。

國投安信期貨公司副總經理楊曉武認為,大商所上線倉單交易業務,有利于期貨公司引導更多的產業客戶參與期貨市場,為期貨公司服務產業風險管理提供了新的平臺,進一步增加客戶黏性,進一步拉近了實體企業和期貨市場的距離。

據記者了解,大商所推出標準倉單交易業務后,很多企業都積極參與倉單交易業務。

嘉吉中國糧油油脂蛋白交易總監陳夢慈表示,標準倉單交易的上線為企業提供了多層次的風險管理工具,有助于促進油脂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的深度融合。以往有企業會碰到通過期貨交割的貨物與實際客戶需求不匹配而需要轉讓倉單的情況,而此次開展的標準倉單交易業務將為這些轉讓提供便捷的途徑。同時,由交易所參與的三方開具發票的模式也有利于保障實體企業的資金安全性。

“大商所標準倉單交易的推出很好地解決了一些產業客戶在交割上的困惑,使得標準倉單的使用和流轉效率大大增加,標準倉單的作用進一步得到發揮。”國泰君安期貨副總裁聞勇翔說,對期貨經紀商而言,這又多了一個可以向貿易類客戶推薦的交易平臺,也多了一個服務客戶的工具。(記者 王寧)

關鍵詞: 大商所 標準倉單業務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