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東鵬控股上市募資16億 資金置換難掩債務焦慮

時間:2020-12-21 13:36:03    來源:投資者網    

從港股退市4年的廣東東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鵬控股”,003012.SZ),終于順利在10月19日登陸A股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東鵬控股是廣東一家陶瓷企業,主營業務為瓷磚和潔具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東鵬控股近期披露的盈利預測報告顯示,2020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67.96億元,較去年同期僅增長0.65%;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6.29億元,同比下降20.82%。

從近三年來的財報看,東鵬控股的利潤出現下滑的趨勢,今年以來,公司毛利率及營業利潤率等亦在不斷下降。

那么,公司盈利能力走低的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不斷攀升的存貨和債務風險對公司經營又帶來哪些影響?

盈利能力逐漸走弱

作為陶瓷行業的老牌企業,東鵬控股在行業深耕了近50年,今年受新冠疫情沖擊,公司陷入了盈利下滑的困局。

財報顯示,過去三年時間,東鵬控股營收表現穩定,但凈利潤自2018年出現較大下滑后,增速一直處于放緩狀態。2017年—2019年,東鵬控股的營收分別為66.32億元、66.19億元、67.52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32億元、7億元、7.19億元。

進入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沖擊,東鵬控股經營業績出現下滑。上半年,東鵬控股營收為26億元,同比下滑13.59%,歸母凈利潤為2.15億元,同比下滑34.6%。在經濟整體復蘇的大環境下,該趨勢尚未得到扭轉。截至今年前9個月,東鵬控股營收為47.69億元,增速微降;同時,凈利潤下滑6.9%至5.23億元。

東鵬控股預計2020年實現營收為67.96億元,同比增長0.65%;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為6.29億元,同比下降20.82%。

“主要還是受到疫情的影響。”針對利潤下滑的情況,東鵬控股投資者關系部負責人向《投資者網》表示。

值得留意的是,公司近三年來,盈利表現正在逐漸走弱。

根據Wind數據顯示,東鵬控股毛利率從2017年的37.21%降至35.69%,進入2020年該趨勢并未得到扭轉,同時,營業利潤率及凈資產收益率亦在今年出現大幅下降,這意味著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正在逐漸走弱。

“建材市場近幾年的利潤很低,瓷磚現在由于房地產調控,出現嚴重的壓價現象。在精裝房需求上升情況下,廣東省內的許多陶瓷廠家大多數都和地產商尋求合作,比如:碧桂園、恒大的樓盤一般都是第一時間以較低的價格聯系廠家進行供貨,如此一來,廠家利潤收入低。”一位廣東佛山的資深陶瓷行業人士向《投資者網》透露。

他認為,陶瓷行業盈利已經不同過去數十年前的黃金時期,許多外省批發商拿的都不是廣東地區的瓷磚,有些客戶、經銷商甚至為了幾毛錢去和廠家議價,“今年受疫情沖擊,廠家生存艱難,總的來說,行業景氣已經不比往年。”

疫情對于企業的沖擊顯而易見,但隨著國內經濟復蘇,在行業有著領先地位的東鵬控股,如何在規模做大之后提升盈利能力,依然是擺在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存貨長期居高不下

翻閱東鵬控股的招股書,《投資者網》發現,公司存貨規模一直居高不下。顯然,大量的庫存積壓問題成了公司當下亟待解決的第二道難題。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以及2020年1月—6月,東鵬控股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10.25億元、13.31億元、13.4億元和14.2億元,占各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7.59%、32.4%、25.46%和27.15%;存貨周轉率上,公司從2017年的3.87次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15次。

對于較高的庫存,東鵬控股方面解釋稱:“與公司經營模式和行業特點有關,為了保證對銷售渠道的充分供貨及相應速度,各類產品均需維持一定規模的庫存商品。”

而對于高庫存對經營帶來的影響,上述投資者關系部負責人向《投資者網》表示:“整體影響不大。公司每年都會定期派專人去清庫存,已經達到一定的庫存或存在部分產品滯銷時,公司就會對產品進行清倉,去庫存是持續不斷的,今年由于疫情的特殊性導致庫存變高,往年公司庫存并不算太高。”

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東鵬控股的存貨創下14.5億元新高,較2019年全年整整超出1.11億元。

“不止是今年,事實上,在疫情尚未爆發前的幾年,去庫存對于陶瓷企業而言,也是一道難題。雖然瓷磚的一個重要優勢是產品不會過期,但為加速去庫存,行業對于部分產品會進行特價處理,即現在行業常說的特價磚,比如,一個磚花色不好賣,積壓多了就會進行降價處理,一般會降價處理給大客戶,當大客戶消化不完時,會處理給外面專門收購特價磚的公司。”上述陶瓷行業資深人士向《投資者網》表示。

通常而言,過高的庫存一方面會令企業資本固化和加劇損耗,另一方面也是公司運營效率下降或整體議價能力減弱的表現。

目前,東鵬控股庫存不僅未得到有效改善,存量還仍處于攀升的狀態,未來,一旦公司去庫存不佳,不僅會帶來資產貶值風險,同時對企業經營也將帶來不利影響。

資金置換難掩債務焦慮

11月23日晚間,東鵬控股公告稱,同意使用募集資金置換前期已預先投入募投項目的自籌資金9.36億元,置換資金總額9.36億元。

剛剛于10月19日上市的東鵬控股,以11.35元/股發行價格,共募集資金16.23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擬投入募集資金金額為14.8億元。現在,東鵬控股決定將剛剛募集得來的近63%的資金與此前投入的自籌資金進行置換,引起投資者關注。

“自2017年以來,我們用自有資金對項目的投入已經達到了9億多,說明了我們自有資金的整體實力較強,目前募集資金已經到位,公司希望把募集資金與自有投入資金進行置換,作為我們的流通資金,用于公司經營或理財等方面,進一步提升公司業績。”上述東鵬控股投資者關系部負責人對此表示。

實際上,在募集資金被迫切使用的背后,難掩公司的債務焦慮。

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負債總額為45.25億元,其中流動負債39.36億元,流動負債占公司負債總額的86.98%;流動比率為1.33,速動比率為0.97。近八成的流動負債及較低的流動、速動比例,反映了公司面臨短期償債壓力。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資產負債率進一步提升至46.38%,同時,流動負債占總債務比重亦進一步增長至89.51%。

盡管流動負債較高與所處行業密切相關,但東鵬控股近九成的流動負債率,不僅會提高企業的負債償還壓力,帶來債務風險,還可能會因為財務結構存在風險而面臨再融資壓力。

當下,東鵬控股順利在A股上市,伴隨著募資的投入一定程度能緩解公司的資金壓力,但由于盈利走低、積壓庫存過高、債務風險增加等難題未解,對公司經營或帶來重重隱憂。未來,東鵬控股的“三道難題”能否解決,《投資者網》將持續關注。(思維財經出品)

關鍵詞: 東鵬控股 募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