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獲紓困資金未能“觸底反彈” 大富科技“賣子”被問詢是否利益輸送

時間:2020-12-24 13:55:22    來源:投資者網    

面對深交所的反復提醒,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富科技”,300134.SZ)終于還是食言了。

12月10日公司宣布,擬將子公司大凌實業連同5000萬元債權1元轉讓。這筆交易隨即引來“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的情形”的問詢。

一年前,大富科技承諾以大凌實業的不動產解決其債務問題,還表示引入紓困基金,公司業績也將因此步入正軌。

如今重組完成后,原有的問題依舊存在。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凈利潤出現虧損;實控人與控股股東的最新股權質押率高達100%;董事會成員相繼出走。

5G創新大周期下,濾波器作為5G基站中最為重要的射頻元器件,已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據Resnant預計,至2025年全球射頻濾波器市場規模有望超過280億美元。

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基站濾波器設計制造商,大富科技的業績卻走出不一樣的趨勢。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16.5億元,同比下降10%;歸母凈利潤為2809.87萬元,同比下降41.6%。

2017-2019 年,大富科技營業收入為 17.79 億元、18.21 億元、23.38 億元;凈利潤為-5.12 億元、0.25 億元、-3.55 億元,累計虧損 8.42 億元;扣非凈利潤連續為負。

企查查資料顯示,大富科技創建于2001年,2010年上市,主要從事移動通信射頻器件及射頻結構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與華為、蘋果、愛立信等通信行業龍頭企業保持穩定合作的關系。

大富科技并不滿足于做細分領域的龍頭,公司在財報中提示:“射頻器件行業屬于通訊領域的細分子行業,其特點是客戶集中度較高,供應商較少,公司與客戶等各方進行博弈來確定產品的最終定價。在‘提速降費’背景下,運營商的盈利壓力可能影響行業供應鏈的相關公司。產品的定價會存在一定的風險。”

為了扭轉這一局面,大富科技上市之后忙于并購,集齊了物聯網、石墨烯、特斯拉、智能穿戴、虛擬現實、無人駕駛等眾多熱門概念。期間,實控人還與相關基金簽下兜底協議,以獲得大額融資。

并購后,子公司業績不僅不盡人意,還紛紛“暴雷”。以2015年收購的大凌實業為例,該公司連年虧損,還面臨銀行等多方債務違約等問題,大富科技去年對其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約6900萬元,相關借款也產生約7000萬元損失。

獲紓困資金未能“觸底反彈”

業績被推入谷底后,大富科技尋求資本紓困。2019年12月公司公告稱,控股股東配天投資與中國信達深圳分公司以及蚌埠相關政府投資平臺共同簽署債務重組框架協議,本次交易包括債權收購及債務重組和基金投資兩個部分,交易總額不超過60億元。

彼時公司竭力對外釋放即將“觸底反彈”的信號:“2019年12月11日,國內首只由地方政府+金融機構(AMC)+產業資本+私募基金共同組建的紓困基金框架確定。”

大富科技還為實控人孫尚傳量身定做了一個故事——其醉心于實業、絲毫不懂資本,卻在一場定增中誤簽下兜底協議,最終被資本做局,在行業周期性下行中被迫陷入資金危機。一旦公司現金問題得到解決,大富科技將乘5G風口之勢,業績大漲。

今年10月29日晚,大富科技籌劃了近一年的債務重組完成。但業績卻并未出現預想中的提升。除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以外,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凈利潤還出現0.46億元的虧損。

子公司造成的拖累也懸而未決。2020年上半年,大富機械、大富機電、大凌實業、大富網絡、華陽微電子分別虧損571萬元、13萬元、308.6萬元、434.9萬元。

甚至大股東配天投資依然處于債務壓力中,其股權質押率為100%,實控人孫尚傳及股東浙商產融股權質押同樣達到100%。

資本正在遠離大富科技。近一年以來,公司股價累計下滑超30%,大幅跑輸行業均值(-4%)。

“市場不買賬的原因是,為解決債務問題進來的,一個是專做不良資產的,一個是國資的,而且還有股債結合的,唯獨沒有產業基金。新資金的作用僅僅是緩解實控人資金緊張的局面,隨時可能減持套現。”有投資者為此寫下注腳。

“被問詢”后兩名獨董辭職

醉心于資本運作的孫尚傳,最終困于資本運作。

12月9日,大富科技轉讓大富機械100%股權給蚌埠高新投。據天眼查,大富機械今年上半年營收291萬元,凈利潤虧損571萬元;2019年虧損3242萬元;雖連年虧損,但并不影響高價轉賣——這筆交易對價達到1.6億元,高于標的總資產1.4億元。

12月10日,其又宣布將大凌實業及其債權5000萬元轉讓給千帆建筑,對價1億元。

12月15日,深交所對大富科技下發問詢函,要求回答大凌實業主要資產的具體明細,各主要資產評估的具體評估過程等;與千帆建筑是否存在關聯關系,是否存在任何形式的資金往來或者其他利益安排。

另外,控股股東配天投資簽署債務重組協議前夕,在對深交所回復函中承諾:“與大凌實業簽署協議,約定其將名下房產、土地交付給公司處置,作為還款保障;已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并申請財產保全。”

深交所要求據此說明,彼時回復是否存在不實信息或者故意遺漏;在已采取保障措施的情況下,未選擇對大凌實業名下房產、土地進行處置而是選擇按評估值轉讓債權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損害上市公司利益、利益輸送的情形。

大富科技回復稱,不存在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

頗為蹊蹺的是,就在深交所發函三日后(12月18日),大富科技宣布了兩名獨立董事因個人原因辭職,其中劉爾奎2016年4月加入公司,耿建新僅任職一年半。

更早之前的6月,大富科技董事杜德強辭職。其入職時間與耿建新在同一天,均為2019年5月15日。

在股吧中,有投資者因此討論高管紛紛出走,公司內部是否存在財務造假、資金占用或其他重大利空?《投資者網》近期就相關問題致電并電郵公司證券部,等待三個工作日仍未獲回復。(思維財經出品)

關鍵詞: 大富科技 賣子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